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秋末夏冬初,一二知己,背上行囊,去武夷山,找尋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很省心被人安排好一切,跟著團,穿梭在山水之間,享受武夷山之美。

淡然從容,走走停停,旅不問人,行隨己意。住的賓館,依山傍水居“聽雨”,感受“小樓一夜聽風雨,客舍青青柳色新”之意境,細品嫋嫋茶香,享受返璞歸真的愜意與寧靜,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第一站:印象大紅袍

武夷山藉助張藝謀、王潮歌和樊躍的高水平創意策劃,把悠遠厚重的茶文化內涵用藝術形式予以再現,配以360度旋轉觀眾席和美麗的武夷山山水實景濃縮成以一場高水準的藝術盛宴。

觀《印象大紅袍》,亭臺樓閣在光影中夢幻起舞,山水在霓虹中如夢似幻,每5分鐘旋轉一次的舞臺,耳聽佳音,目極美好,在雨中身臨其境的感受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第二站:母樹大紅袍....

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景區的大紅袍母樹僅有六棵,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根據聯合國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大紅袍母樹作為古樹名木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自古好高山雲霧出好茶,百聞不如一見,真是名不虛傳。看著這在巖縫中倔強生長的茶樹,不由的對茶和製茶人產生深深的敬畏之情,亦更深刻理解了武夷巖茶“巖骨花香”的意韻。難怪說中國茶在福建,福建茶看武夷

關於大紅袍名稱的來歷。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大紅袍茶泡予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並用錫罐裝取大紅袍帶回京城。狀元回朝後,恰遇皇后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出那罐茶葉獻上,皇后飲後身體漸康,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前往九龍窠披在茶樹上以示龍恩,同時派人看管,採製茶葉悉數進貢,不得私匿。從此,武夷巖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受的貢茶。

毛澤東還送給尼克松四兩(相當於200克)“大紅袍”茶,尼克松覺得送得量少。周恩來聞之笑慰尼克松:“主席已經將半壁江山奉送了!”並將其中典故告訴他:“這種茶極為珍貴,每年所產不及500克,我們的主席已將他珍愛的一半家當奉送您了。”

1998年在首屆中國武夷山大紅袍茶文化節上,有中國“豪宅教父”之稱的澳洲許榮茂先生,以15.68萬元的高價在拍賣中競得20克母樹大紅袍。2005年4月13日在第十二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拍出的19.8萬元,2005年在第7屆武夷山紅袍節上20克武夷山母樹大紅袍又拍賣出20.8萬元的天價。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第三站:水簾洞

武夷山水簾洞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位於章堂澗之北。進入景點處,有一線小飛瀑自霞濱巖頂飛瀉而下,稱為小水簾洞,拾級而上,即抵水簾洞。洞頂危巖斜覆,洞穴深藏於收斂的巖腰之內。洞口斜向大敞,洞頂涼爽遮陽。兩股飛泉傾瀉自百餘米的斜覆巖頂,宛若兩條游龍噴射龍涎,飄灑山間,又像兩道珠簾,從長空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水簾洞,孫猴子的窩?不清楚,是雨水少還是其它原因,反正看到的只是一個沒有水的水簾洞......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第四站:九曲溪竹筏漂流.....

九曲溪是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峰巖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巖。峰巖交錯,溪流縱橫,九曲溪貫穿其中,蜿蜒十五華里。又因它有三彎九曲之勝,故名為九曲溪。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撐竹筏的在給我們小講九曲溪,每一曲都有不一樣的故事。

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蹟十餘處。

“溪流九曲瀉雲液,山光倒浸清漣漪。”形象地勾畫出了九曲溪的秀麗輪廊。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置身於青山碧水之間,坐著、聽著、看著、感受著........

第五站:武夷宮

武夷宮景區是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又稱“武夷宮”,景區位於九曲溪筏遊的終點晴川。武夷宮又名會仙觀、衝佑觀、萬年宮,在福建省崇安縣南約十五公里處的武夷山大王峰南麓,前臨九曲溪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

武夷精舍又稱紫陽書院、武夷書院、朱文公祠,位於隱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於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為其著書立說、倡道講學之所。有仁智堂、隱求室、止宿寮、石門塢、觀善齋、寒棲館、晚對亭、鐵笛亭等建築,時人稱之為“武夷之巨觀”。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第六站:大王峰

大王峰又稱紗帽巖、天柱峰,因山形如宦者紗帽,獨具王者威儀而得名。位萬年宮西側,雄跨九曲溪口,是進入武夷山的第一峰。海拔530米,上豐下斂,氣勢磅礴,遠遠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稱。

站在峰巔,俯瞰武夷群峰碧水,一覽眾山小……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第七站:天遊峰

天遊峰,海拔408.8米,獨出群峰,雲霧瀰漫,山巔四周有諸名峰拱衛,三面有九曲溪環繞,武夷全景盡收眼底。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評點說:“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故也有“武夷第一峰”之稱。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關於天遊峰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當年朱熹在隱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講學、著書立說。一天夜裡在天遊峰下的小亭子裡面一人對月飲酒,出現一個妙齡女子,於是對飲相伴。日久天長,兩人過起了恩愛生活。其實麗娘是狐狸修煉千年才得以化身的,只是她怕失去朱熹,一直不敢提及自己的身世。後來有一對烏龜精,嫉妒麗孃的法力,於是就乘麗娘外出時候,跟朱熹說,你妻子是狐狸精,不相信的話,你晚上看她的鼻子,會有意外收穫的。朱熹雖然不願意相信,但心裡記下了,夜裡假寐,後來看見麗孃的鼻前掛著一雙晶瑩剔透的玉箸。

朱熹失聲大叫。麗娘從夢中驚醒,水晶條掉在地上,化為粉末。麗娘掩面痛哭,說這是她千年修行的魂魄所在,如今沒有了,不得不離開。

在外看熱鬧的老烏龜夫婦竊笑,朱熹聞聲而至,急忙落荒而逃。朱熹憤然拿起桌上的毛筆,點過去。於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龜”。麗娘跑了。朱熹非常後悔,在後面一直追著。可是已經無法挽回了。在那座小廟裡面,看見麗娘安詳地躺在百花叢中,再也不會回來了。

看來不管聖人亦或凡夫俗子,都難過情關,聽到此處不由得想起《大話西遊》裡的經典臺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這位理學家若能穿越千年之後聽到這番話,不知會作何感想?只是,世間沒有如果……

第八站:虎嘯巖

虎嘯巖位於二曲溪南,怪石崔嵬,流水迂迴,是一個獨具泉石天趣的佳境。主要景點有天成禪院和虎嘯八景。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第九站:一線天

一線天又名靈巖,位於武夷群峰的西南端,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個幽邃的峽谷中。是武夷的最奇的巖洞,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稱號。

“雲裡石頭開錦縫,從來不許嵌斜陽。何人仰見通霄路,一尺青天萬丈長。.”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第十站:水吉後井建窯遺址尋盞見素~建盞

終於來到我魂牽夢縈的地方,在這裡見識建盞的樸拙大氣之美,腳踩在這片嚮往已久的曾經驚豔世人的廢墟之中,彷彿穿越到大宋的盛世繁華,若不是親眼所見,怎會如此震撼,怎會體會宋徽宗趙佶詩中

"兔毫連盞烹雲液,

能解紅顏入醉鄉。"之境。

亦感謝本君一家的盛情款待,不但品嚐了閩中農家的原生態美食,還欣賞了主人的多年的藏品,親眼目睹了建盞的整個燒製過程,體會到燒盞人的 艱辛與不易,更體會到了"一匠工成萬盞廢"的工匠精神和他們不斷創新,精益求精的匠心!水吉鎮後井村,讓我記住這裡,這片土地不但有八大民窯中璀璨奪目的建盞,還有如建盞般質樸的盞人!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武夷山——一場山水與茶的邂逅!只有來到才可以感受

古語有云:"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武夷尋茶、建窯尋盞,寄情山水,每到一處,去感悟自然真實的美,去探尋歷史所留給我們的人文氣息,所有的美景,並不是為了成為快門下的背景,因為腳下的路,更是心的旅程。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繁華落盡處,流連往返,忘返流連…

武夷山山美、水美、茶更美!哪天累了到武夷山喝杯茶,放鬆心情,放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