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關鍵不在於讀書量,而在於這一點

“你說這些問題有啥難的?看幾本書就能搞清楚的事兒,非得自己在那瞎琢磨。”

上禮拜家人生病去診所掛點滴,旁邊一個正在掛點滴的年輕人正在看托馬斯·霍布斯的《利維坦》。當時覺得很驚訝,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看這種大部頭的書了。於是我在陪護的間隙跟他聊了幾句,後來互相熟悉了就討論關於讀書對於人生的幫助有多大。

讀書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關鍵不在於讀書量,而在於這一點

於是,就有了開頭提到的那句話。

讀過我之前幾篇文章的讀者老爺們應該記得,曾經有一篇文章是討論為什麼有的人讀書不多,但是見識和思想深度卻遠超旁人。作為一個經常讀書的人,讀書帶給我的收穫非常多。但是這並不意味我贊同讀書萬能,讀書能不能起到提升自我的作用,關鍵在於讀書的過程中有沒有進行思考。

我把這個觀點說出來之後,病房裡的那個年輕人表示不認同我的觀點。在他看來讀書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終極辦法,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有讀書的習慣。他們的成功也是因為大量的閱讀,所以現在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為懶得讀書。

關於讀書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認同讀書作用大的人,會以成功人士都喜歡讀書為例。比如國外的比爾蓋茨、扎克伯格,國內的馬雲、樊登、羅振宇等等。而不認同讀書的作用的人,會以讀書不多但是卻成為老闆的人來舉例。比如他們知道的身價千萬的老闆,中學都沒上完就出來打拼等等。

讀書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關鍵不在於讀書量,而在於這一點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學習是我們讀書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現在有很多人卻在盲目地推崇讀書,認為通過讀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種觀點到底對不對呢?正好4月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就接著這個話題來簡單說說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知識從哪來

在開始今天的內容之前,先來明確一下我的觀點。讀書是性價比最高的個人投資之一,通過讀書可以完成快速成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有讀書,才是成長的唯一途徑。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得從我們是如何學習知識的開始說起。

知識的來源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實踐。以小孩玩打火機為例,小孩子沒有打火機=危險這個概念。當他被打火機燃起的火焰燙到手之後,才會形成打火機=危險這個概念。人類的第一批知識就是以類似的方式,通過實踐積累得來的。

讀書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關鍵不在於讀書量,而在於這一點

當小孩子有了打火機=危險這個概念之後,他會把這個概念告訴契機的小夥伴。這樣其他對這個概念沒有了解小孩子們,會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打火機=危險這個概念。人們會把自己的知識,以語言。文字、圖像等方式告訴給別人。

我們讀書的過程,就是以文字的形式學習前人的經驗。

前面提到知識的來源可以分成兩種,除了實踐和傳授以外,第三種被稱為反饋。當另一個小孩子聽到別的小孩子說打火機=等於危險之後,還是會控制不住好奇心。於是他在不斷的嘗試中會發現,原來當手指快速穿過火焰的時候,自己並不會受到傷害。於是知識此時就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打火機=危險,變成了火焰長時間接觸手指才會受傷。

這個過程,就是通過反饋來更新知識的過程。

讀書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關鍵不在於讀書量,而在於這一點

當我們通過讀書學到知識之後,需要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然而知識是由過去的人經過觀察總結而來的,他們在記錄過程中所處的環境和條件與我們不同。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完全複製當時的情形,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調整。

這種經過調整的知識,相比舊的知識更加適合當下的情況。

說完了知識的來源,我們再來看看讀書這件事。當我們通過讀書完成知識的遷移之後,知識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抽象概念。對於知識,我們知識有一個懵懂的理解。只有通過思考,將知識與現實情況相結合,我們才能發揮出知識的最大作用。

這樣讀書才是有效果的。

讀書的作用在於掌握更多思維模型

很多人之所以讀了很多書,卻仍然解決不了問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沒有通過讀書來鍛鍊自己的思維模型。

讀書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關鍵不在於讀書量,而在於這一點

就拿動力思考法來說吧,這套思考法的主要因素包括這幾個方面:輸入項、輸出項、合作者、影響者、競爭者。比如用動力思考法來分析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對汽車產業的影響。傳統動力汽車儘管在國內已經發展很多年,但是在面對以BBA為首的傳統車企時,競爭力仍然不夠足。

輸入項是我們已經擁有的完整的汽車產業鏈,輸出項是我們的整車和出口的零部件。合作者是位於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生產商,影響者是車企所在地區的政策、經濟環境等等,競爭者則是國外老牌汽車生產商旗下的頂級零件供應商。

用動力思考法來分析問題的時候,想找到這幾個方面其實並不難。這套思考方法的難點,在於第二步,也就是依據時間來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

想要理解一件事的發展方向,在完成分析要素之後,就要尋找合理的參照物,以這些參照物來分析事情的發展進程。

讀書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關鍵不在於讀書量,而在於這一點

按照前面的分析來看,在傳統動力汽車領域裡,我們的劣勢過於明顯。比如動力技術、氣動技術等等,最主要的是,我們在這些領域裡的話語權不夠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要創造出一款全新的傳統動力汽車難度太大。

於是我們可以嘗試開發新能源動力汽車,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汽車生產商正好可以滿足我們對於這方面技術的需求。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政策、經濟以及市場方面的幫助。讓特斯拉來上海建廠,幫助國內的新能源動力汽車產業進行技術升級。

通過讀書,我們可以找到許多類似的“線索”。再把這些線索與我們所面臨的問題結合,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讀書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關鍵不在於讀書量,而在於這一點

這樣讀書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

讀書的關鍵在於主動思考

說完了這些,也許各位讀者老爺們已經明白了。一個人的認知方式、思維深度、眼界的廣度與讀書多少並不是直接因果關係。多讀書,可以讓我們快速從前人的經驗中找到解決辦法。不喜歡讀書也沒關係,同樣可以在看影視劇、與別人交流等等過程中,思考這些事背後的規律。

在找到規律之後,再用他們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這個主動思考的方式,就是邏輯學中經常強調的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通過類比推理發現從書中得到的哪些方法與之類似,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將這些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調整。在完成一次解決問題的過程後,還不能算完。

讀書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關鍵不在於讀書量,而在於這一點

接下來要做的,就像前面小孩子玩打火機那樣。將調整過的知識總結歸納,形成個人經驗。在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後,我們的個人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關於讀書的多寡與個人能力、認知水平之間的關係,我們就簡單說到這裡。如果說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特點,我想說經常讀書的人不迷信。這裡說的“迷信”指的是盲目推崇讀書的作用,經常讀書的人知道讀書並不能解決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只有在讀書的時候多思考,讀書才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