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小站》這篇課文,曾出現在幾代人的語文課本上。

筆者小的時候,總覺得這課文裡的小站格外熟悉,卻並不知道,她就在距我數十公里之遙的大山深處。

長大以後,終於知道,這座小站就是鴨大線上的松嶺車站。遺憾的是,在上世紀末,這座小站連同鴨大線上的眾多車站一同被拆除。站房早已不在,課文中描寫的精緻的噴泉和爛漫的杏花,也一同塵封至歷史深處。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小站》插圖

日本侵略者修建的鴨大鐵路

要了解小站,先要了解鴨大鐵路。

這是一條由日本人修建的鐵路,建成於1940年。這條鐵路從南滿重要城市通化市鴨園鎮岔出,通往中朝邊境的臨江市大栗子鎮。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80年代吉林鐵路路線圖

上圖中紅圈圈出的就是鴨大鐵路。當年,日本人為掠奪大栗子溝鐵礦、石人鎮煤炭、沿線木材等自然資源而興建該鐵路,全線在長白山餘脈——北老嶺的崇山峻嶺間蜿蜒穿行,橋隧眾多。

姥姥活著的時候經常給我講,當年她的二哥因為讀過書被日本人用槍指著抓去當差,就曾帶人負責過鴨大鐵路林子頭段的修建。那是國破家亡的苦難歲月,個人命運在大時代的裹挾下不值一哂。

日本投降後,末代皇帝溥儀從長春乘火車經鴨大線逃往大栗子溝,最終被蘇聯紅軍俘虜。

當年修築鐵路時,日本人從東北、華北征集了大量戰俘和民夫參與建設。因山區鐵路工程浩大,築路中國人死傷極大,屍體都被草草掩埋在鐵路沿線。我父親兒時在鐵路邊玩耍,還曾看見過被雨水沖刷出的累累白骨。

1940年鴨大鐵路建成。松嶺小站的站房,連同沿線的林子頭、遙林、珍珠門等車站,都是當年日本人修建的。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鴨大線林子頭站已拆除,老樹仍在

這條鐵路成為南滿抗日武裝破壞的重點。日本人在沿線修建了眾多炮樓,或巨石壘砌,或鋼筋水泥,至今還有眾多遺存。炮樓上的斑斑彈痕,講述著當年抗戰的悲壯。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鴨大鐵路沿線的日本炮樓

消失的小站松嶺

《語文》書插圖上的小站松嶺美麗安詳,彷彿隱藏在大山深處的世外桃源。然而,距離車站不遠的隧道口,就有一座炮樓,歷80年風霜而不倒,愈發印證了當年日本侵略者的可怖。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隨著公路交通日漸發達,鴨大線上的火車越來越少。當時的瀋陽鐵路局做出決定,拆除了鴨大線上林子頭、松嶺、珍珠門、大栗子等車站,改為乘降所。課文中的“小站”就此消失在歷史舞臺上。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火車經過鬆嶺

上圖中火車經過的位置,就是曾經松嶺車站的所在地。筆者的初中同學劉宏斌就出生在松嶺,他的父親是松嶺車站的扳道工。他常對我講,他們在鐵路邊的炮樓裡撿到過數不清的彈殼,還挖出過已經鏽跡斑斑的日本軍刀。

如今,松嶺雖然已經沒有火車站,卻以“雪村”之名為更多的國人所知。松嶺是一座典型的山東移民村落,冬天的雪非常厚,非常美。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松嶺雪村

鴨大線,一條美麗的景觀線

鴨大鐵路雖然是日本侵略者留在大地上的一道長長的傷疤,但就鐵路本身而言,她很美。

因為沿山而建,這條鐵路成為欣賞東北林區山景的絕佳觀景線。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鴨大鐵路林子頭段

首先,這條鐵路彎道眾多。如今興建鐵路,兩山之間往往架起高大雄偉的大橋,而鴨大鐵路不然,她順著山脊蔓延,哪怕兩山相距只有幾千米,也會繞出數公里的彎來。

其次,四季分明的東北,也讓四季的鴨大線呈現出不同的風姿,特別是秋季,東北的群山變得色彩斑斕,火車就在這天地生成的調色盤間穿行,美得不可名狀: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秋來鴨大線

冬天,東北大地銀裝素裹,火車就在蒼茫大地間開往莽莽林海雪原。特別是蒸汽機車年代,寒冷的天氣讓火車噴出的濛濛白霧格外顯眼、分外美麗。可惜,蒸汽機車早已消失多年。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冬日鴨大線

鴨大線上,日本人建設的站房雖小,但往往精緻。如今殘留的已經不多: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殘留的珍珠門車站

讓筆者嘆惋的是,殘留下來的車站,也已經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不倫不類。上圖中的珍珠門車站已改為乘降所,曾經的站臺成了菜地,站房也變成了“四不像”。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鴨大線上的S彎

如今,這條鐵路上每天對開一列客車,從通化至臨江。全程票價4.5元,很實惠。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臨江車站

臨江站,如今是鴨大鐵路客運的終點。過了臨江,還有望江樓、大栗子等車站,均已拆除,不再辦理客運業務。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鴨大鐵路

曾經,這條鐵路是沿線眾多村莊村民出行的必經之路。筆者在白山市讀初中時,每個週末都會乘火車往返學校和家、城市和鄉村。

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語文課本上的小站已不在

鴨大線,王八炕和洋灰橋

上圖中的鐵路橋是日本人修建的眾多橋樑中的一座,就在筆者老家村子裡。不得不說,日本人對工程質量的要求很高,這座橋建成近80年來,沒有經過任何維修。老人們常說,小鬼子修橋打洞是把好手。

圖中的紅褐色峭壁名為“王八炕”,因為它的頂部平坦如“炕”。傳說日本人潰敗時,曾把帶不走的金葡萄藏在峭壁上。

在全國鐵路圖上,鴨大線是一條毫不起眼的“神經末梢”,但她的故事多到講不完,她見證了民族的恥辱與復興,她值得銘記,值得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