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打造長久的婚姻關係

在婚姻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一些矛盾,跟自己的愛人大吵一架,甚至鬧到離婚。在這個信息發達,人們內心焦慮的時代,伴侶之間的耐心似乎也更少了,一言不合就分手離婚的事情也變得越來越普遍。

然而,冷靜下來後,夫妻雙方又常常會後悔自己的衝動。那麼,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經營我們的愛情呢?

《親密關係》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提出了親密關係中有四個階段,當我們一步步跨越這四個階段,我們的親密關係,也將維持得更好,更加長久。

教你打造長久的婚姻關係

《親密關係》

克里斯多福是世界知名知見領袖訓練師、心理治療師、演說家。 本書的譯者張德芬曾說:這是我少數讀過兩遍以上的書。

那麼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該怎樣做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經營好親密關係呢?讓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吧。

01

作者克里斯多福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為我們介紹了伴侶之間的四個階段:即月暈期,幻滅期,內省期和啟示期。

教你打造長久的婚姻關係

親密關係的四個時期

處於月暈期的情侶在荷爾蒙的促發下,看一個人覺得怎麼樣都是好的,即使看到缺點也會覺得對方的缺點特別有個性。用中國的古話來講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到了幻滅期後,誘發衝動的荷爾蒙已經逐漸消失。隨著對伴侶更近一步的瞭解,突然會覺得對方其實也沒有那麼好,渾身都是缺點,甚至當初讓自己傾心的優點也成了缺點的一種。

倘若過不了這一時期,雙方的關係可能就此破裂,如果伴侶中至少有一方進入內省期,都會讓這段關係有進一步的發展。

進入內省期後,伴侶雙方看待另一半會更加理性,理解一個人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會接受另一半的缺點,也懂得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伴侶之間最佳的關係出現在啟示期,伴侶雙方會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面對另一半的人生追求,也會給予支持。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成全的。

我們先來說說戀愛關係中的月暈期和幻滅期。

02

徐志摩是民國時期感性的詩人,一生都在追求美好的愛情。每每遇到心儀的女子,他便不顧一切地奮力追求。他的一生有三個女人:張幼儀、林徽因和陸小曼。

張幼儀是他的第一個妻子,她溫良賢德,是中國禮教下的傳統婦女,為徐志摩生下一子,當她再次懷孕時,卻遭徐志摩拋棄,被迫離婚。

教你打造長久的婚姻關係

徐志摩和林徽因

徐志摩離婚不是因為張幼儀不好,而是因為他在留學的時候,遇到了林徽因。徐志摩為了追求心中所愛,義無反顧地拋棄懷孕中的妻子。當他欣喜地想要向林徽因求婚時,卻發現她已悄然回國,與恩師的兒子結婚了。徐志摩的愛情夢想成了泡影。

後來徐志摩在北京遇到了朋友的妻子陸小曼,頓時將她視為靈魂伴侶。兩人相談甚歡,陸小曼放棄原來的婚姻與徐志摩結為夫婦。

對戀愛的美好憧憬,讓徐志摩在追求愛情的時候,始終處於親密關係的月暈期。在他的眼裡,婚前的陸小曼和林徽因都是自己的完美女神。

然而婚姻生活多的是柴米油鹽,陸小曼過慣了千金小姐的生活,花錢大手大腳,還有抽菸和打麻將的習慣,為了滿足她的需求,徐志摩只能四處兼教。婚姻生活終究還是跟詩一樣的浪漫戀情有所不同。

教你打造長久的婚姻關係

徐志摩和陸小曼

後來徐志摩聽說林徽因在北京有一次演講,就坐飛機去看她,可惜飛機失事,他的生命在34歲的時候就畫上了句號。

徐志摩一生都在追求詩一樣完美的愛情,然而戀愛既然是人和人之間的事情,人又哪有完美的呢?他最終也沒有走過愛情的內省期,生命就此消逝了。

03

徐志摩對完美愛情的追求,讓他的婚姻生活終究成了不完美。相比之下,在三百年前的蘇州滄浪亭旁,沈復和陳芸夫婦月下對酌,房前種花,把生活過成了詩和甜蜜,這才是真正讓人豔羨的愛情。

沈復13歲第一次去外婆家,見到表姐陳芸,便一見傾心,暗許:“我此生非芸不取”。5年後,兩人18歲,沈復果真兌現了當初自己的諾言,兩人成婚了。

教你打造長久的婚姻關係

沈復和陳芸

兩人婚後的生活也並不太平。沈復的父親常讓陳芸代替婆婆寫信,導致家中閒言碎語不斷。後來陳芸為沈復的父親置辦納妾的事情,導致婆媳不和。陳芸因為替沈復的弟弟啟堂借債擔保,最終導致被追債,偏私的公公憤怒不已,將兩人趕出家門。後來沈復也曾因為給人擔保,借貸人跑路,導致家中常被催債。

沈復夫婦幾次三番遭人誤解,導致生活艱難,足見他們二人在溝通和處事技巧上都存在著一些欠缺。然而不管在什麼境遇下,他們都能恩恩愛愛,不離不棄,也足見他們兩人的深情。

古代女子需要遵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規矩,陳芸想要出去遊玩,但是又礙於禮法不能出去。沈復便讓她女扮男裝,兩人共遊太湖,無不盡興。

沈復出自書香門第,喜愛文人風雅之事。他們二人被趕出家門後,生活雖然窮苦,但是陳芸操持家務卻很精心。烹茶煮酒,賞花弄石,花費不多,日子卻過得如詩一般美妙。

教你打造長久的婚姻關係

沈復和陳芸

戀情度過了內省期,伴侶之間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歷經艱難,發現對方的不足之後,沒有抱怨,沒有憤怒,一心只為對方,這便是沈復和陳芸婚姻幸福的根源。

04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斯科特認為:愛就是幫助對方成長,幫助他達成心智成熟的過程。親密關係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啟示期,這一時期會促成伴侶雙方的共同成長。

在日本,有一對老夫妻,先生叫做津端修一,他的妻子叫做津端英子。他們遠離都市,在鄉間小屋一住就是50年。

教你打造長久的婚姻關係

修一和英子

英子喜愛耕作縫紉,在自己的菜園裡種了各種蔬菜水果,但是她比較健忘,常常不記得種過的蔬菜水果。修一就在果樹上掛一個牌子:櫻桃,英子。他也會在英子經常被絆倒的地方寫一個小牌子:注意!撞到會痛!

當英子翻土忙不過來的時候,也會向修一求助:拜託了!修一。修一看到後會翻好土地,然後插上牌子:搞定了,英子!

教你打造長久的婚姻關係

撞到會痛!

修一喜歡冒險,喜歡帆船,英子始終尊重支持丈夫的工作和愛好。修一說:她對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

修一做事縝密細緻,一絲不苟,而英子就隨性很多,儘管兩人性格相差很大,但是他們在相處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去愛對方。

正如作者克里斯多福在文中所說:

我們需要的是能鼓勵我們超越自我的伴侶;我們在追尋的是能激發人生意義與方向,並在我們受到考驗時,給予我們幫助的人際關係。

親密關係就是一種相互尊重、相互成全的人際關係。

我是愛讀書愛寫作的冰荷,歡迎關注我 ,希望能帶給你更多的書本和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