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易老闆自殺,幣圈中結局往往比真相美麗

6月10日的晚上,比特易老闆惠軼被原比特易合夥人張歆彤在群裡發佈出去世的信息,惠軼享年42歲。

比特易老闆自殺,幣圈中結局往往比真相美麗

好好的一個老闆怎麼會選擇自殺呢?惠軼的背景並不算簡單,在中國科技大學、長江商學院EMBA就讀過,而且擔任過IBM中國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曾經創辦過不少公司,趕上互聯網金融的潮流,創立了"花果金融"和"神仙有財",再到最近碰上了幣圈,創立了幣圈資訊平臺"比特易",可見惠軼在創業的路上跟著潮流走,哪裡是風口,就去那裡。

越是妄想幸運,越會變做貧民

根據傳聞說,惠軼自殺的原因是炒槓桿100倍虧損2000個BTC,這2000個BTC都是來自於投資者的。

2000個BTC價值1億人民幣左右,可是100倍槓桿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槓桿最直接理解的意思是借錢交易,只有在保證金足夠的情況下,交易者可以以倍數的方式盈利或虧損,例如你有1個BTC的保證金,用20倍槓桿去做多BTC,BTC行情升1倍,你直接獲得20個BTC,不加槓桿的情況下,你有1個BTC,BTC升1倍,你還是隻有1個BTC,反之亦然,可見槓桿威力之大。

惠軼做100倍槓桿已經是常見的事情,時不時惠軼會在群裡面曬單,可能之前的預測都過於順利,沒有看清市場的真正面目。BTC市場其實就是資金的多空對決,有人說惠軼的失敗就是過度膨脹,曬單出來,給對手盤機會,而且沒有做好對沖風險,最終輸得一無所有。

比特易老闆自殺,幣圈中結局往往比真相美麗

運氣在市場面前短暫的,以為運氣選擇自己的,往往是貧民。

結局只是美麗的謊言?

其實2000個BTC對於惠軼來說,並不是大問題,惠軼早已經是過億級的富豪,完全有能力賠付,有不少認為惠軼這次是以自殺為藉口的跑路計劃,原因是早在一個月之前,比特易的公司已經人去樓空,所有資產都轉移到國外。

比特易老闆自殺,幣圈中結局往往比真相美麗

其實惠軼的公司比特易也很可疑,之前做"花果金融"和"神仙有財"的時候,惠軼說過"我在P2P領域的這兩年,很多問題始終沒有答案,比如平臺退出機制、行業監管細則等等,這個行業讓人充滿敬畏。"可是惠軼遇到數字貨幣後,這個沒有機制和監管的市場,惠軼面對誘惑讓自己的底線都逐漸失去。

人一旦沒有底線,魔鬼就會喜歡上你。

說回比特易,比特易是一家數字貨幣資訊平臺,為數字貨幣投資者提供專業的市場分析工具、數據指標和風險管理策略,幫助投資者有效控制數字貨幣投資風險。一家平平無奇的平臺是如何吸引韭菜的垂青呢?靠的就是大公司的流量,這個手法有點類似P2P,2018年的4月份幣圈裡滿是軟銀中國和藍馳創投聯合投資比特易的新聞,自此之後,比特易的關注度開始火爆,可見軟銀中國的影響力之大,目前比特易的官方網站上也寫著軟銀中國投資,可是,現在已經被證實軟銀中國沒有投資比特易,只是接觸過,最後放棄了投資計劃。

比特易老闆自殺,幣圈中結局往往比真相美麗

可見比特易只是空心老倌,而且與客戶簽約《委託管理協議》的合同上面寫著不對委託方資產安全作保證,這也是惠軼可以搞100倍槓桿的底氣。

惠軼到底有沒有去世呢?暫時無從知曉,比特易公司已經處於半解散的狀態,警方暫時沒有公佈其死亡證明和相關記錄,而且惠軼是6月5日自殺的,直到6月10日才通過合夥人公佈,在時間線上也相對可疑,當中真相無法得知,可能當中有一個比結局更加精彩美麗的故事。

不管如何,希望投資者可以從這次事件中學到經驗,數字貨幣無論是自己搞,還是委託給別人搞,都是相對大風險的,別被金錢衝昏頭腦,時刻保持理性。

最後,願逝者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