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書緣一一

讀了幾年私塾的父親認為,世上唯有讀書高。於是,在父親的薰陶下我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是聽著父親故事長大的。父親講:《鑿壁偷光》《牛角掛書》《囊螢映雪》和愛讀書的高爾基。父親一肚子的故事:《水滸傳》《三國演義》,古代《二十四孝》等,還有精忠報國英雄岳飛。一個個人物在父親的刻畫中栩栩如生!

記憶中接觸最早的便是連環畫,那時物質和精神生活都很匱乏,對於一個農村孩子而言,看連環畫是一種奢侈。二牛有一本《小兵張嘎》讓我羨慕煞,我想買連還畫的念頭在心裡紮了根,在大湖畔,小河邊、港溝裡,我將田螺一顆顆拾進箢箕,沉重的擔子壓在肩上趔趄幾步喘息一陣,昏黃的燈下我將田螺肉一顆顆剔出來。為了賣個好價錢,雞叫頭遍時我和父親翻山去城裡賣田螺肉。肉包子和油條的香味遠不如連環畫《雞毛信》帶給我的誘惑大,捧著書回家翻過大山也不覺得累了!

我讀初二那年,我姑家的兒子從部隊轉業帶回一箱子好書。我磨破嘴皮從表哥那借回四集《紅樓夢》及紅樓夢註釋和評劇。複雜的字註釋裡都標有拼音,還逐字逐句解釋,如:"紅樓"指貴族之家,"林黛玉”取意為“玉帶林中掛”。"甄士隱"取意為"把真事隱去”……正當我如醉如痴讀《紅樓夢》最後一集時,舅舅來我家看到《紅樓夢》要借去看。我不想轉借,但礙於是我舅只得借。當舅舅還給我《紅樓夢》時,我傻眼了,嶄新的書已是皺巴巴,中間還撕了半頁,我當時就傷心的嚎啕大哭起來,並嚷著要舅舅賠書。表哥那一箱子好書可是我夢寐以求的呀!舅舅不小心弄壞的《紅樓夢》,從此讓我斷了借表哥書的念頭。

我懷著美好的願望帶著相依為命的母親去 礦山打工,打工工資低,買書是種奢望,班組裡只有一份企業報和《黃石日報》,滿足不了我渴望看更多書的慾望。我發現馬路旁有個賣報刊的書攤,我每天都光顧這個書攤蹭書看,看多了又怕賣書的阿姨心裡不悅,有時買一份報紙或一本最便宜的書。

班組裡有位同事常借些《小說選刊》《十月》《中篇小說選刊》等之類刊物,我常搭在她肩後看書,恨不能一口氣看完,每次沒看完結尾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我對同事的借書證羨慕極了,如果我能擁有一本借書證該有多好啊!可是,我是臨時工辦不來借書證。

我開始學寫新聞稿是懷著"功利心”的,礦山廣播每播一篇稿有2元稿費,有了這些錢我可以買書。一次,在企業報的徵文中我的人物通訊《陳湘素描》獲得徵文一等獎,還在《湖北日報》上刊登。因為寫作我認識了礦山宣傳部部長,在周部長的幫助下,可望而不可及即的圖書室為我敞開了大門,繼而選送去報社學習一個月的名額,為我這個“飛鴿牌”臨時工前所未有的亮起了綠燈……

書,為我開啟了一扇明窗,讓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如今,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但我仍與書結伴,堅持每天閱讀。

與書結緣的日子裡,書籍帶給了我光明和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