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保,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完美…

好醫保,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完美…

好醫保長期醫療險,借靠支付寶巨人的肩膀,一經推出便躥紅互聯網保險圈。

首創的“保證續保6年”更是目前市場最長的保證續保期,至今無人破。

保費也賊便宜

支付寶的大「街」小「巷」裡,也似乎插滿了好醫保的小廣告。

連加入個相互寶,還不忘提示你一下要不要升級購買好醫保。

市場固然熱鬧,也不能因為出於對馬爸爸的信賴,而忽略產品細節,畢竟人家是中國人保出品,和馬爸爸沒有半毛錢關係。

只能說,一款好產品,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且深藏不露。

那就本著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起,從2個角度來探探究竟吧。

一、比一比,健康告知有何區別

通過產品健告對比,評價寬鬆程度。

好醫保,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完美…

粗看健告的數目,好醫保就短了一大截。

如果給商業健康險的健告尺度排個序的話,大致是這樣。

從嚴格到寬鬆:醫療險、重疾險、防癌險、定期壽險…

而好醫保的健告,我第一次看時,就覺得寬鬆到不可思議!

好醫保,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完美…

最常見的甲狀腺結節,沒有詢問!

乳腺結節,沒有詢問!

作為是一款醫療險,好似有些不務正業…

告知個人健康情況是每個投保人的義務,但如果健告沒有特別指出,即使有點小問題(三高、乙肝等),便自然可視為標準體,正常購買。

以「甲狀腺3級」為例,看好醫保產品。

從健康告知,並沒發現有詢問,而如果走一下智能核保,卻是除外承保。

好醫保,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完美…

什麼意思?為什麼健康告知沒有詢問,一到智能核保又除外了?

帶著這樣的疑問,看一下條款中怎麼說?

好醫保,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完美…

免除責任中有一項:

被保險人在首次或非連續投保時未如實告知的既往症及在本合同首次或非連續投保保單簽發日前24個月內已經存在的疾病。

簡單說,就是你之前存在了疾病,但是你沒說,不好意思,不提供保障。即使買了,也可以不賠。

其他產品通常也會有類似的既往症免賠,但在健告會攔的嚴格一些。

反觀好醫保,第一道健告寬鬆,第二道條款中又免責,實屬典型的,口子放很寬,卻留著閥門關下水道。

二、從健康告知看躲在產品背後的“隱患”

買過互聯網保險產品的都知道,在看完產品,想要下一步購買時,健康告知頁會單獨呈現,提示大家認真閱讀並核實自身的健康狀況。

提示告知的嚴格程度會被消費者第一眼所看到。

通常寫健康險產品測評,健告的寬鬆與否時常也會被作為產品的亮點之一。

為什麼平時推薦產品健告寬鬆是亮點,到了好醫保這,卻隱隱約約…

關於這一點,也特地和保司做產品的同事交流過。

小結幾點對好醫保不失道理的見解吧。

1)健告不嚴謹,免責留一手。

健告松,才會有更多的人買,萬一賠付率高,免責拿出來說事,賠付好的話,大家都OK。

2)符合健告,忽略既往症,一樣會有拒賠風險。

如甲狀腺結節3級,符合寥寥幾行的健告,買進,而條款明確既往症不賠。

我們可以理解對既往症的定義就是健告,所以甲狀腺結節3級,可以不賠,具體就要看保險公司的尺度。

試想一下這樣一條產品生命週期鏈。

健告寬鬆,門檻低了,買的人自然多了,人群包含了健康體、猶豫健康體、非健康體

非健康體買入的人越多,理賠案件發生率提高,爭議增多,直接將會導致的結果,就是產品下架。

這對健康體購買的人群就不太公平,也影響保障的連續性。

如是,那麼一場由健告寬鬆引發的產品下架,便不是一個互聯網產品健康的生命週期。

總結一下吧。

一直深信,產品也好,平臺也好,都懷有一個初心…

好醫保,至此都不可否認其不失為一款好產品。

以上的個人觀點,道來道去,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買健康險,嚴謹和誠實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健康告知和保險條款都要仔細閱讀,避免發生事故不能理賠的情況。

作為保司,面對普羅大眾,在遊戲規則面前,也應該少一點太極。

更多保險和理財分享,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奔保兒”(搜索:benbaoerb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