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瘋了吧,好好的怎麼突然間增了一百多例確證?”還記得2月底,被韓國朋友一個電話炸醒。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擴散給了韓國當頭一棒,使其幾夜之間“榮登”除中國外的早期重點疫情國之一,接下來不見好轉的確證數激增使眾多韓國民眾一下子陷入恐慌。


目前,韓國境內的疫情擴散得以基本控制,而“疫情全球化”的現狀下,新冠肺炎帶來的經濟創傷仍在擴大。


韓國國策研究機關——韓國開發研究院KDI近日表示,隨著“COVID-19”疫情的全球性擴散,國內外經濟正在加劇萎縮,並分析3月以後,對外需求減少造成的影響將逐漸擴大。


《KDI經濟動向4月號》中診斷稱:“2月韓國全產業生產受疫情影響有所減少,以服務業為中心的僱傭市場更是急劇萎縮。”


“由於中國產汽車零部件供需出現差池等原因,汽車製造業的生產減少,開工率亦有所下降。總體上看,2月製造業庫存率較上月高出118%,平均開工率較上月下降4.9%,表現不佳。”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KBS NEWS)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韓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2%。若該預測成真,韓國將“迎來”自1998年IMF外匯危機(-5.1%)後22年來的第一次年增長率出現負增長。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NEWS1. 在光華門十字路口,市民們正在上班)


再細看僱傭市場,新冠肺炎引發的僱傭危機已成現實。據統計廳17日發表的“3月僱用動向”,上月就業者為2660萬9千名,相較一年前足足減少19萬5千名。這是自全球金融危機時2009年5月(-24萬人)以來的最大減幅。上月臨時休職者人數為160萬7千名,創下了自1983年3月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大規模。與前年同月相比暴增126萬人(363.4%),增幅也是自1983年7月統計以來的最高值。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聯合新聞. 在首爾麻浦區的首爾西部就業福利中心,求職者們正在接受就業諮詢。)


01


韓國是一個IT(信息技術)和ICT(信息與通訊技術)產業發展蓬勃的國家。在各行各業幾乎無一倖免都有所受創的情行下,這兩個產業的動向備受關注。首先讓我們來看看IT產業的現狀。


新冠疫情的肆虐下,人們不得不減少和他人的直接接觸,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隨而轉變為非尋常的“Untact”狀態。據統計,疫情下,半導體、PC等的需求增加,而智能手機、電視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卻相較減少。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新冠疫情的長期化將最終導致整個行業市場的全面惡化。


4月10日,據市場調查企業DRAMExchange透露,3月份PC用DRAM(DDR4 8Gb)的平均固定交易價格為2.94美元,與2月份相比增加了2.08%。連續3個月呈上升趨勢。用於SolidStateDrive(SSD)等產品的NAND閃存128Gb多用途晶片(MLC)產品價格也上漲了2.6%,達到4.68美元 (3月)。


DRAM及NAND的價格增加趨勢是由數據中心企業帶動的。這些企業以新冠疫情擴散、增設服務器、積累庫存等原因為由,正大量購買存儲器。這得益於“Untact效果”一定程度增加了在線視頻和PC遊戲等的使用時間。


三星電子、美國美光、臺灣南亞科技等企業第一季度的業績均超過其市場預測值。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DigitalDaily)


居家辦公和遠程授課的興起促使其銷量增加。據價格比較網站DANAWA統計,3月第三週韓國國內筆記本銷量環比上升52%。據樂天Himart透露,3月份銷售的電腦銷售額比2月份上漲了15%。大型電商平臺WeMakePrice則稱,3月12日至4月1日期間,平板電腦和顯示器的採購者分別增加了40%和53%。


相反,智能手機和電視等家電產品的銷量卻萎靡不振。生產工廠停產和線下流通網癱瘓等不利因素重重交織。


據悉,三星電子從本月8日(當地時間)到19日關停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紐貝里的洗衣機工廠。而位於俄羅斯卡盧的電視機廠、墨西哥蒂華納的電視機廠、波蘭家電廠和印度工廠等已經停產。


LG電子的情況也同樣不盡理想。墨西哥雷諾薩和明西卡利電視機廠、俄羅斯盧傑家電和電視機廠、波蘭弗羅茨瓦夫洗衣機和冰箱廠等全部處於關停狀態。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DigitalDaily)


此前市場分析及諮詢機構韓國IDC曾預測今年智能手機市場規模較上年同比下降1.5%,而近日,IDC將該預測值更改為同比下降5%~10%。


02


那麼面對急劇萎縮的智能手機市場,這些IT產業巨頭都有些什麼樣的舉措和動向呢?


首先,蘋果、三星、LG紛紛決定推出自家的“中低價位手機”,以吸引消費。


當地時間15日,蘋果發佈了中低價位iPhoneSE的第二代機型。售價約人民幣3299元,低於預期。我們可以猜想,這回蘋果也把賭注押在了“價廉質美”,即通常所說的“高性價比”上。緊跟其步伐,三星電子、LG電子等韓國企業也將從今年春(4、5月)開始陸續推出中低價智能手機,意在激活當下蕭條的手機市場。


三星電子計劃於本月開始陸續推出中低價產品Galaxy A71、A51 5G產品。這兩款產品是去年12月于越南首次發佈的中低價位產品,此次推出的產品有望實現5G通信功能和應用處理器(AP)的升級。預計價格在50萬~70萬韓元(約人民幣3千~4千元)左右。


LG電子將擴大中低價生產線,計劃於今年5月推出比現有高端產品群價格更低的中低價5G智能手機。LG電子上月推出了實惠型智能手機LG Q51。據透露,今年第二季度,將在中南美和歐洲地區推出K61、K51S、K41S等3款實惠型智能手機。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ChosunBiz. 從左起順時針方向,以此為iPhoneSE2, LG K61, 三星GalaxyA51)


此外,IT企業們全力展開Untact式營銷。充分結合VR、AR技術,為消費者呈現生動的新品體驗。


對於智能手機和汽車等高價產品來說,購買前用肉眼觀察並親身體驗產品的過程非常重要。而在疫情導致的“Untact”大環境下,線下體驗產品顯然變得不合理且不安全。


那怎樣才能滿足消費者對新產品的好奇心,最大程度挽救低迷的銷量呢?順應目前網絡之勢,加強“Untact式營銷”,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非面對面式營銷”,成了IT企業們的不二之擇。


由於新冠疫情,很多製造企業今年主要通過線上發佈會介紹新產品

。實際上比起面對面服務,很多時候,“千禧一代”更傾向於非面對面服務,而企業們則以其為主目標,最大限度地擴大網上諮詢的便利性服務。


這樣一來,雖然比起親自訪問體驗,購買率可能會有所下降,但通過提供多樣的內容,甚至和VR、AR等尖端技術相結合,創造富有趣味性和真實性的無接觸新品體驗,還是能夠融化一部分冰霜。


今年3月,現代汽車集團通過網絡現場直播發布了第4代索蘭託,並推出了可以利用AR體驗外觀和內部設計的應用程序“GiaPlayAR”。該APP上市5天就實現了1萬次下載。同月,第7代伊蘭特的首次公開活動也通過流媒體進行無觀眾現場轉播,YouTube頻道正在提供相關VR內容。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DigitalDaily. GiaPlayAR 運行畫面截圖)


樂天Himart從本月開始啟動與消費者實時線上溝通,交易商品的直播銷售服務“Hartlive”(HimartLive)。本月1日首次進行的節目中,IT產品測評專家Techmong出演並介紹了多種遊戲機。據樂天Himart透露,雖未公開準備的數量,但當天準備的遊戲機Xbox全部售罄。


樂天Himart相關人士表示:“傳統的網上購物在掌握產品實際使用方法和優缺點方面存在侷限,通過實時流媒體直接演示產品能讓消費者有一種身臨賣場的真實感。”其實轉念一想,這樣的操作,不就是我們國內在服飾、彩妝和生活用品等領域已經盛行多時的電商直播嗎?據韓國IT業界相關人士,這樣通過流媒體進行產品展示和推銷的方式,在疫情結束後也很有可能繼續保留並壯大。


我們再來看看華為。本月8日,華為通過多數社交平臺實時轉播了“2020華為春季新品發佈會”

。與其他企業的差別在於,華為通過去年10月推出的VR護目鏡支持了參與其中的方法。有媒體報道稱,VR實況廣播將引領新的互聯網時代,內部屏幕可以通過該機器無限放大。


此次華為春季發佈會是5G移動通信智能手機P40系列上市紀念活動,但同時也實現了對VR機器的變向宣傳。


第三,IT業界積極利用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Blockchain等第4次產業技術,加強非面對面渠道的活躍,並拓建網絡授課平臺,力尋新機。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Naver Edwith網課平臺首頁截屏)


此外,除大型門戶網站旗下的網課平臺外,受疫情催化,各式各樣的網絡授課平臺創業也指得一提,新生創業公司SocialLive推出的VAVALIVE網課平臺就是其中一例。


最後,IT企業加盟OECD全球協議體“D4SME”,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趨勢中,有觀點認為,中小企業數字化不再是選擇,而是生存下去的必要條件。Kakao集團作為本月16日通過視頻通話舉行的“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援倡議(Digital for SMEs Initiative, D4SME)”的運營委員之一,就中小企業重振方案進行了討論。


當天的會議以“為應對新冠危機推進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為主題。D4SME強調道:“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

中小企業數字化已經不單純是影響生產力高低的指標,而是關係到生死的問題。”為了控制疫情,很多國家都頒佈了強度各異的封鎖令,只有具備數字化能力的企業才有機會在危機中存活,繼續經營事業。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中央日報. Kakao正式成為OECD D4SME協議體運營委員)


Kakao表示:“為了克服危機,應該消除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數字化鴻溝”,為了支援因技術、基礎設施不足等而面臨數字化轉換困難的中小企業,Kakao探討了自己的苦惱和政策方向。


“D4SME”是由OECD(經合組織)的創業、中小企業、地區開發中心主導成立的全球協議體。讓各領域中小企業得到數字化支援,共享學問和知識,提高利害關係理解度是其設立的宗旨。


再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國內,阿里巴巴4月7日宣佈,將再次啟動扶助中小企業的特別行動——“春雷計劃”,發揮阿里巴巴數字化能力,幫助中小企業度過眼前的“危”,找到面向未來的“機”。這是2009年3月,阿里巴巴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首次啟動“春雷計劃”後,時隔11年再次集中全力幫助國內中小企業乘互聯網之勢衝出寒冬。


03


那麼同樣是韓國領頭產業的ICT產業,又有哪些特別的動向呢?


首先從受疫情的影響來看,ICT產業的現狀亦不容樂觀。這裡我們來看看上文提到的韓國IDC近日發表的“韓國ICT2020年市場前景報告書”。


據該報告書,在新冠肺炎餘波帶來的經濟打擊下,企業們不得不因應急經營機制和短期成本節約而對ICT的支出進行下調。最有可能上演的是疫情擴散局面在第二季度得到穩定,屆時國內ICT市場將較上年同比增長止步於2.4%。這是從現有的3.1%的增長率預測值讓步並下調的數值。


而更悲觀的一種預測是,全球疫情擴散局面持續到第三季度仍無法得以控制,經濟停滯現象便會更加長期化。屆時,增長率預計同比下降0.5%。此外,韓國IDC將IT市場今年的增長率預測值從4.0%下調至2.5%,最壞的情況是萎縮到-1.2%,下降幅度劇烈。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ITDaily.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韓國ICT將2020年韓國ICT和IT市場增長率預測值進行了下調)


面對這樣略顯尷尬的局面,ICT產業的舉措與IT產業多少有異曲同工之處。


“我們將積極培育以數字化為基礎的非面對面產業。”


16日通過視訊通話舉行的第2次ICT緊急對策會議中,科技情報通訊部崔基榮長官表示,為了面對“後新冠時期”(Post Corona),有必要做好全面準備。


此前,文在寅總統14日在青瓦臺與民館舉行的國務會議上曾表示,在迎來“後新冠時期”之際,有必要對“非面對面產業、生物產業、創業和風險企業”領域進行充分積極支援。崔部長當天的發言正吻合了文在寅總統的指示,加速準備面對“後新冠時期”。


04


Naver、NHN、Netmarble等IT公司本週起恢復線下上班,試驗新“出勤體制”,每週出勤2~3日。


據聯合新聞報道,因新冠疫情擴散而轉換為居家辦公的IT企業正在逐漸恢復部分上班體制。


疫情致韓國芯片銷售短暫增長,經濟仍面臨22年來最大負增長

(圖片出處:聯合新聞. 京畿道城南市Naver本部熱成像相機映照出的格外冷清的公司大廳。)


Naver(韓國最大搜索引擎和門戶網站)將本月20~29日定為準備結束遠程辦公體制的轉換期,並決定每週2次正常線下出勤。此前,Naver從2月26日起實行全體職員遠程辦公體制。


公司方面稱:“當下的新冠狀況仍不能放鬆警惕,為了保持最大程度的慎重,我們決定實行轉換期”,“為了避免一次性大量職員聚集,公司內部將保持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員上班。在轉換期間,孕婦、基礎疾病患者、有症狀者及需要照顧家人者仍可繼續遠程辦公。”


NHN(曾是韓國最大互聯網集團,現知名遊戲集團)也將在4月末之前實行每週2天(週一、週四)上班的間歇性上班制度。 通過不規定上下班時間的自主上下班,減少職員間的接觸。


人向來是一種需要交際的生物。無法通過面對面進行與人溝通,生活、學習或工作,那就轉而運用互聯網絡。從某種角度看,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們對互聯網絡的需求,加強了通過網絡而實現的非面對面人際交往,催化了IT和ICT產業的市場變革,同時也為非IT非ICT的其他產業培養數字化能力敲響警鐘。


不難看出,不論韓國還是我們國家,任何一個觸冰的企業,當具備一定的數字化能力時,即擁有了一條突破寒冰的道路。並且,這條道路即便在人類戰勝新冠以後,也將繼續為企業的發展鋪墊鮮花。


聚創谷 劉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