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成了公司股東引發訴訟,化解“官民”糾紛有新招


莫名成了公司股東引發訴訟,化解“官民”糾紛有新招

因為身份證被盜用,寧夏的修女士莫名其妙成了杭州一家公司的股東,並由此引發了一場行政訴訟,著實讓她頭疼不已。好在該起行政爭議處理過程中,下城法院凝聚各方合力,最終促成爭議實質性化解

莫名成了公司股東,她將市場監管局告上法院。

2019年1月,修女士因生意經營需要準備設立一家公司,卻在申請過程中被意外告知,自己已經是杭州一家廣告公司的股東和法定代表人了。“我是寧夏人,常年生活在北京,什麼時候成了杭州公司的股東?”更令其鬱悶的是,這家於2014年10月註冊成立的公司,因存在多項異常經營行為已被列入工商黑名單,修女士也因此列入黑名單無法再註冊公司


莫名成了公司股東引發訴訟,化解“官民”糾紛有新招

網絡圖片

為此,修女士向下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訴要求撤銷公司註冊登記。因申訴未果,修女士隨即起訴至下城法院,要求判決市場監督管理局撤銷公司註冊登記

筆跡鑑定+綜合分析,法院發出撤銷建議。

為了支持自己的主張,修女士向法院提出申請,對登記機關留存的案涉公司設立過程中形成的申請書、公司章程等材料中,原告簽名的真實性進行司法鑑定。


莫名成了公司股東引發訴訟,化解“官民”糾紛有新招

網絡圖片

結果顯示,上述材料中“修某”的簽名均非修女士本人所寫,結合其身份證曾丟失的事實、實際居住生活情況以及與杭州之間的聯繫,法官認為修女士被冒名登記為公司股東的可能性極高。基於上述情況,下城法院向下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了啟動擬撤銷調查公示程序的建議。

凝聚各方解紛合力,四方遠程促成撤訴。

案件受理後,下城法院積極發揮區行政爭議調解中心的溝通、協調功能,多次組織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研究化解途徑。此外,基於和區檢察院、區司法局協商擬定的《下城區關於聯合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實施辦法》中的約定:對行政行為有可能認定違法,存在可能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情形,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司法局共同開展工作,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下城法院同時將案件抄告區檢察院,邀請其協助配合。

檢察院依職權進行相應調查後,也認同法院的意見,並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了要求啟動擬撤銷調查公示程序的檢察建議。


莫名成了公司股東引發訴訟,化解“官民”糾紛有新招

四方遠程現場

擬撤銷公告發出後,3月30日,正值疫情防控期,下城法院與區檢察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修女士

通過四方視頻遠程,就案件處理情況進行系統梳理,並對修女士的困惑作了詳細解答。經過充分溝通、釋法析理,修女士放寬了心,當場由代理人提交撤訴申請,案件得以圓滿解決。

近年來,下城法院深入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充分發揮行政爭議調解中心作用,2019年至今共調解、撤訴行政案件30件。為進一步推動行政爭議及時有效化解,切實保護群眾合法權益,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下城法院與區檢察院、區司法局於3月23日聯合出臺《下城區關於聯合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實施辦法》,著力構建通力化解行政爭議的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工作聯絡長效機制。三方成立聯合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小組,指定聯絡員負責具體對接,定期通報受理的案件情況及數據,加強信息互通,實現資源共享,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二是堅持通力協作、優勢互補。將存在違法、瑕疵行政行為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當事人合理訴求無法解決等九類情況列為聯合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重點,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優勢,由司法局負責督促行政機關、搭建溝通平臺,法檢兩家負責加強協調溝通,推進爭議化解,三方協作促成糾紛化解,切實減輕當事人訴累。

三是促進行政爭議化解機制有效銜接。明確在開展爭議聯合化解工作中,可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律師、公證員、社區工作人員等作為特邀調解員參與其中。對行政執法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積極延伸職能,協商提出司法建議、檢察建議及複議建議,從源頭上規範行政行為、減少行政爭議。

下一步,下城法院將繼續強化訴源治理,發揮行政爭議調解中心作用,凝聚多元解紛合力,促進行政爭議實質化解,積極助推基層治理、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在行政訴訟中的獲得感。

文案:Summer


莫名成了公司股東引發訴訟,化解“官民”糾紛有新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