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南:我的家風家訓故事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的家風家訓是:“傾己勤勞,用心做事,為人正直,踐行德義”。

背景故事一:

那是一九七八年一個寒冷的冬天,為了趕會找到攤位,東方還沒露出白色,母親就騎著自行車帶著貨物往市裡趕,路上五米之內看不到一個行人,只聽到身後很遠傳來拖拉機行駛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拖拉機和母親擦身而過,母親不經意間看了一眼拖拉機,滿滿的一車東西,就在母親低頭看路時,“啪嗒!”像是什麼重物從拖拉機上掉了下來,母親大喊前邊的司機停車,但是拖拉機上的人一點兒反應都沒有,卷著塵土繼續向前行駛,母親下車發現一件又長又粗又大的包裹,足有幾百斤,掀開外邊包裹的白布,裡邊竟是幾大匹嶄新的布料,母親看著布又望望遠處的塵土,焦急的盼望能不能有一部車把布拉上,追上前邊的拖拉機或者失主能返回來。

就在這時,一個騎自行車的男子趕過來,母親攔住他說明情況,叫他幫忙找車追趕失主,男子說:“大嫂,這裡別沒人,咱倆把這布匹分了吧。”母親很生氣:“這布不是我們的,丟布的人發現少了這麼多布還不一定多著急呢。”

過了大約一個小時母親終於等來一部拖拉機,母親求人幫忙把布匹拉到了張孟公社建築社我父親當時的工作單位,父親知道情況後二話沒說找了很多工人幫忙找失主,直到下午才知道是張孟公社供銷社丟的布,父母把布原封沒動還給了供銷社。

第二天,供銷社的人敲著鑼,打著鼓到了村裡感謝我的母親,村裡喇叭裡支書讀著感謝信,供銷社的領導給我媽媽戴上了大紅花,一邊說著感謝的話一邊拿出一大卷錢給我母親,我母親看都沒看,婉言謝絕,那個領導又拿出200元和二斤塊糖給我母親,母親臉漲的紅紅的:“布本來就是你們的,物歸原主是應該的,為人要正直,做事要講德義,這糖你們要是同意就分給鄉親們吃了,這錢我不能要。”然後摸了摸我的頭,又抱起我妹妹回家啦。那時我的小腦袋裡就記下了母親的教誨:“為人正直,踐行道義”,這話也成為我和兄妹行為處事的道德準則。

故事背景二

母親勤勞能幹,做事認真,早上四五點鐘就揹著籮筐去拾柴、打豬草、擔水、推磨、攤煎餅……然後回家喊醒我們,安排我們打掃衛生、幫她做飯……有時候母親忙的都來不及吃早飯就去生產隊幹活,母親從沒睡過午覺,忙碌了一天,吃了晚飯再去生產隊系煙、解煙、選菸葉……夜裡十一點了母親還在微弱的油燈下納鞋底、做鞋、繡花。無論割麥、播種、施肥、做家務母親都是一把好手,乾的活也最細緻。

一次母親讓只有十歲的哥哥幫她耙地,哥哥閃過去幾塊土疙瘩,母親叫哥哥返工,母親看到哥哥不情願:“孩子,秋天種下種子夏天才能收穫,每粒種子都來之不易,土疙瘩要是壓住種子,種子就不能發芽,這粒糧食浪費了不說,還閒置了土地,種地是為了讓土地產糧,所以就要認真對待土地,敬畏土地。”母親的話當時我們還不是很懂,但是母親那:“傾己勤勞,用心做事”的精神卻鞭策著我們。

正是母親的“傾己勤勞,用心做事”,讓母親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成為家鄉的致富能手,母親用勤勞和節儉攢下的錢孝敬爺爺奶奶、幫助村裡的五保戶、孤寡老人以及村裡條件差的村民。只要做好吃的,母親總是讓我們先給給爺爺奶奶送去,給村裡孤寡老人送去,母親還經常給孤寡老人做家務、救濟他們衣服、生活用具等等。

背景故事三

“你真是個鐵人!”“你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太累了!要注意休息呀!”有一次學校栽植綠化苗木,工作到很晚,老師們都已回家,可是還有一部分苗木沒有栽完。張老師怕這些剩下的苗木一夜乾死,就和保安、夜間值班人員忙到凌晨兩點,直到把所有的樹木都栽種完才放了心。這對於擔任校長近十年的她,僅僅是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一個縮影。

從貴州轉來的學生陳龍,父母都不在身邊,生活上缺少家長的關懷和照顧,張南就自己拿出錢來讓他去理髮;一年級學生趙樹菲是單親家庭,父親經常不來接孩子,她就每天從家中多帶一份飯菜和趙樹菲一起吃。這樣關心學生的事例還很多。為此許多學生都喜歡跟張老師做朋友。有些學生畢業後,每逢節假日就給她打電話、發短信,感謝她的培育教誨之恩。

這是和我共事多年的教師寫的關於我“傾己勤勞,用心做事,為人正直,踐行德義”的文章的一部分。

母親言傳身教,形成了我家的家風家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待人處事的態度,我將把優良的家風家訓傳承下去,用“傾己勤勞,用心做事,為人正直,踐行德義”來影響周圍的人,影響下一代。

(作者系青州經濟開發區牛家小學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