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十佳政法幹警劉滿鬆:韶山“滿哥”的數字故事

湘潭市十佳政法幹警劉滿松:韶山“滿哥”的數字故事

4月15日,劉滿松(左)在毛澤東廣場為遊客指路。(記者 趙明 攝)

劉滿松,52歲,本科文化,中共黨員,現任韶山市公安局韶山沖派出所副所長,主管毛澤東廣場快警站工作。2017年榮獲省推進社區工作成就獎,立三等功;2019年被湘潭市人民政府記三等功,11月獲全省最美基層民警提名獎。

湘潭在線4月2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明)4月15日,韶山毛澤東廣場附近,劉滿松帶著隊伍在頂著大太陽跑步前進。

58秒,從快警站到廣場獻花區的距離,劉滿松以跑步出警時間來丈量。過去兩個多月,韶山的旅遊業剛經歷“最冷清”的階段,遊客不多但劉滿松要求訓練不停,“秒級出警”的工作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規章制度中。

52歲的劉滿松,是全市快警站負責人中最年長的一位,也是在韶山沖派出所工作時間最長的民警,“他在我們所工作了17個年頭,是我們所的老大哥,也是我們所的‘寶’。”韶山沖派出所所長章愛良是劉滿松的徒弟之一,他說劉滿松把奉獻都寫進了一個個數字故事裡。

“兩喊一不叫”不是空談

“兩喊一不叫”,源自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源地浙江諸暨楓橋派出所,在劉滿松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劉滿松能輕鬆地喊出所管轄社區的每位居民的姓名,每位居民也都認識他。走動得多了,居民家的看家狗每次見著都搖著尾巴跑過來“歡迎”,不再當成陌生人叫喚。

17年前,劉滿松調入韶山沖派出所工作。韶山沖派出所管轄韶山核心景區,因其政治地位特殊,治安防控壓力大。“我是農民家庭出身,自小得到的教育就是踏實做事。”起初,劉滿松擔任兩個社區的社區民警,他一頭扎進社區,用熱心、熱臉和熱情對待居民,幫這家解決戶口難題,替那家調和鄰里糾紛,這些平凡小事為他贏得了信任和尊重。

如今,很多人可能一時想不起劉滿松的全名,倒是對“滿哥”的稱呼叫得格外順口,劉滿松成了他們大小事情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的貼心人。

“我們公司200多名保安,沒一個不認識劉滿松的。”省正業保安服務公司總經理趙盛怡說,作為和劉滿松搭檔工作十多年的“老夥伴”,他由衷地佩服:“能做到讓這麼多人認識,靠刷臉是不行的,必定有過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找尋500份希望

“13歲的孩子走失,發現情況請及時上報。”4月13日,劉滿鬆通過微信群發佈警情。很快,趙盛怡將任務分派給巡邏隊,故居安保負責人姚卓遠也迅速反應,幾乎同時韶山核心景區的駕駛員、講解員、保安員、售票員、導遊員(即景區“五大員”)迅速行動,1個小時後走失的男孩被找到。2019年數據顯示,老人小孩走失求助報警就達500起,劉滿松創新的掌上平臺管理模式,吸納景區“五大員”捆綁作戰,將“群眾的力量”發揮最大化。

2019年剛建成的毛澤東廣場警務站,由劉松滿和5名民警、輔警組成,然而面對平均3萬人次/天、峰值10萬人次/天的遊客量,如何做好群防群治和聯防聯控呢?年過半百的劉滿松把快警站“建”到了微信裡。這個106人的微信群覆蓋景區“五大員”相關負責人,一旦有突發情況,所有工作人員都可以第一時間知悉,無論是震懾犯罪還是幫遊客解決難題,均可做到時、地、空、人無縫覆蓋。

此外,劉滿松組織民警和武警進行混編巡邏,構建了環毛澤東廣場、環景區周邊、環韶山外圍“三道防護圈”,依託平安城市電子監控系統,將原有的“1、3、5”出警時間提速為“秒速出警”,維護了景區的社會治安穩定。

一方面是為毛主席家鄉站好崗,一方面是自己工作量成倍增加,劉滿松卻感慨:“對於我們來說是出一次警,對家人走失的家庭來說我們是他們的希望,一年下來我們幫這些家庭找回了500多份希望。值得!”過去17年,劉滿松在景區接到的遊客求助警情,完成率達100%。

17年的傳承

從社區民警,到快警站負責人,17個年頭的任勞任怨,白髮漸漸爬上了滿哥的鬢角,在曾擔任韶山沖派出所所領導、現任韶山市公安局工會主席張富強眼裡,劉滿松多年來仍保持年輕人的衝勁。

劉滿松被譽為金牌調解手,他經手的矛盾調解成功率達到98%以上,以他名字命名的調解室即將掛牌成立。共事期間一起2元錢礦泉水的矛盾糾紛讓張富強記憶深刻,當時遊客和商家因為一瓶礦泉水鬧僵,劉滿松介入後,主動掏錢買下這瓶礦泉水送給遊客,遊客不好意思接收,商家也推脫不收錢,相互推脫中雙方相視一笑矛盾自然化解。“遊客信服,本地商家信任,劉滿松的人格魅力靠的就是紮根基層積累而來。” 張富強說。

17年基層工作中,最得意的是什麼?劉滿鬆脫口而出——看著小趙可長大報效國家了。趙可是韶山鄉人,7歲時母親去世父親離家,和奶奶相依為命,從1997年開始,韶山沖派出所的民警就成了趙可的親人,一路資助他到大學畢業,趙可隨後又投身軍營。兩人結緣始於劉滿松來韶山沖派出所工作,當時他發現趙可和自己的兒子同齡,於是經常讓兒子陪趙可學習、玩耍、運動,“我相當於多了一個兒子,給孩子買的東西也給他捎一份。”2017年,趙可回鄉辦婚禮,邀請了劉滿松等民警參加,看到曾經孤苦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劉滿松感慨萬千。趙可說,他從劉滿松身上學到了很多優良品質。

滿哥的故事,還有很多,但劉滿松卻總說自己的故事不過是韶山沖派出所這個大集體裡的“小水滴”,“作為全國首批楓橋式派出所中的一員,我驕傲自豪,更希望把韶山的紅色革命文化精神在警營裡繼續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