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

自卑能毀滅你,也能成就你。超越自卑,你將成為內心強大的自己!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作為個體心理學創始人,“自卑情結”是人們最為熟知的,也是阿德勒最著名的概念之一。如果一個人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

1927年,《自卑與超越》出版,它象徵著阿德勒思想體系的成熟,堪稱阿德勒心理學的巔峰之作。在書中,阿德勒從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與優越感等12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並坦言:自卑是人類的通病,也是失敗的根源。所以,要從青少年時期就培養孩子建立完整人格、人生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讓孩子正確地理解職業、社會、家庭和性的觀念,以便更好地克服自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

生活的意義

我們都生活在“意義”的領域中。人的一生並不僅僅只是經歷事物本身,更為重要的是,體驗這些事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意義。我們接觸事物時往往都是以自身立場作為立足點對其加以衡量的,無論事物本身有多簡單。

我們通常會以自己賦予現實的意義作為標準來感受現實,所以我們感受到的是現實被我們賦予的意義,而不是現實本身,或者說我們感受到的是自己對現實的理解。生活的意義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這是因為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


每個人都必須面對下面這三個重要的事實。這三個事實構成了我們生活的現實,並且制約著我們。因為這些事實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我們,所以,我們註定要不停地解答由此而引發的一連串問題,而從一個人的回答中,我們將瞭解到他是怎樣理解生活意義的。

其中的一個事實是:由於我們是在這個被稱為“地球”的貧瘠星球上生活,因此,我們是無法脫離它的。這樣的一個事實限制了我們的行為,我們除了依靠它所提供的各種物質資源來不斷地繁衍之外,是無處可逃的。為了確保人類的生生不息,我們必須不斷髮展個人的靈魂和軀體。這個問題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個體索取著答案,至今還沒有誰能夠逃得過它的挑戰。

第二個。在地球上,我們並不是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與我們同在的還有其他人,我們在有生之年,或多或少都會與他們發生關聯。人類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以及目標就是:在這個貧瘠的星球上,與同類建立聯繫並進行合作,保證我們生命的不斷延續及人類命脈的傳承。倘若我們想繼續繁衍生息,我們就必須調整好自己情緒及行為與這個問題及目標間的關係。

最後一個事實,人類有性別之分。無論是個體還是人類集體,在生存發展上都必須正視這一客觀事實。每一個男人或每一個女人都無法迴避愛情和婚姻這樣的關係,而這種關係無疑也是建立在這一事實基礎之上的。我們基於這一事實基礎上的行為便體現了我們對生活的態度。這一事實會引發多種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選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解決,而我們所選擇的解決方式則反映出我們所認為的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在論述了以上三個事實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三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在受到制約的前提下,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謀取一份可以讓我們生存下去的職業?為了使我們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並分享其快樂,我們應該如何在同類中得到不可動搖的地位?為了適應“兩種性別的客觀存在”以及“人類的繁衍生息依賴於愛情”這樣的事實,我們應該如何調節自身行為?其實,以上三個問題涉及社會、性別、職業這三個領域,同樣也是人類無法迴避的。

對於每個個體來講,生活中的多數問題都可以包含於社會、性別及職業這三個領域之內。每個個體對生活意義的深刻體會都是通過個人針對這些問題所做出的各種反應而體現出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總結出這兩種“生活意義”的共同特徵:一種是正確的,另一種是錯誤的。一切的失敗者,如犯罪分子、酒鬼、精神病人、自殺者等,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失敗者,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缺乏興趣,且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他們在處理友情、性及自己的職業時,並不認同以合作的形式來解決問題的觀點。他們眼中所謂的“生活意義”只是屬於自己的:通常情況下,他們的目光只聚焦在自己的身上,認為沒有誰能夠通過達到目標而獲取某種利益。對於他們,成功是針對個人而言的,這樣的目標實際上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個人成就感。

真正的意義,只有在與他人產生聯繫的時候才切實地存在,個人所認為的“意義”,實際上是虛幻縹緲的。我們對他人的意義才是我們唯一的意義。

真正的“生活意義”是有標準的:它們一定是所有人都能夠共同享有的,是共同的意義,是可以被很多人確定為有效的意義。如果一個好方法能夠解決某個個體所遇到的困難,那麼,它一定也可以為其他人解決相似的問題,這樣的科學方法對於整個人類都是有相同意義的。

生活的意義在於個人為團體所貢獻的力量。我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正確與否,帶來的結果將會有天壤之別。正確的意義像是我們事業的護衛者,錯誤的意義則如撒旦[插圖]般可怕。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瞭解這些意義的形成過程,充分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並在它們產生重大偏差時能夠及時糾正。

對“生活意義”的研究和探索從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時就開始了。就連嬰兒這樣的弱小群體,也會通過其掌握的方式估量一下自己的實力,以及這種實力在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少。

導致兒童形成錯誤“人生意義”的做法是因為他們過於嬌縱。受到溺愛的兒童總會將自己對他人的期待理解成一種命令,他無須努力就能夠受到上帝的嬌寵。並且,他們還會認為:他們天生是與眾不同的。第二種導致兒童形成錯誤的“人生意義”的做法是對他們的忽視。這些兒童從來不瞭解愛與合作的真正內涵,他們忽視了友愛的力量,賦予生活不合理的解釋。


職業問題

一直以來,將人類捆縛住的三條繫帶構成了人類無法迴避的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必須統一解決,不能被分割開來。如果想解決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都要以解決其他兩個問題作為基礎。其中,第一條繫帶帶來的問題就是職業上的困難。

每一個時期的人們都會試圖找到一個統一的答案,然而,不管怎麼樣,人類總是在不停地追尋更完美的答案,努力地提升自己。通過不斷努力,我們已經找到了可以解決職業所帶來的困難的最有效方法,這個方法和第二個困難是息息相關的。

束縛人類的第二條繫帶是:所有的人類都屬於同一個種族,並且生活在與他們所必須面對的第三個困難的聯繫當中。只要解決了這個困難,我們的職業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果我們想要解決自己在職業上所遇到的困難,就必須讓自己作為人類分工架構中的一員,為整個社會的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三條束縛人類的繫帶是:人類有性別區分,一個人要麼是男,要麼是女,而沒有第三種狀態。人類在生命中的作用是依賴異性的,並且,一個人始終要履行自己的角色所擔負的責任。因此,兩性關係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也是脫離不了另外兩個問題的。如果想要在愛情和婚姻上取得成功,這個人一定要處理好自己在人類分工架構中所擔負的職業角色,同時,也要和他人保持合作與友好的關係。

我們可以從一個人解決這一困難的過程中看出他是否願意與人合作。人類生活中的這三個問題是始終結合在一起的,他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每個問題的解決都會對另外兩個問題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可以將它們看做同一種環境、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方面,這個共同的問題就是:“我們必須在生存環境中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

在子女的生命中,母親是第一個參與其職業興趣發展的人。而對一個兒童而言,在生命剛開始的4~5年中,究竟受到什麼樣的教育,對他們之後的各項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孩童自我訓練的第二個階段是在學校中進行的。眾所周知,如今的學校也越來越關注孩子將來的職業定位,以及根據他們的職業方向應該怎樣有意識地鍛鍊他們的眼、手、耳、鼻等器官。

對於兒童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普通學科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心靈的各種機能都可以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得到鍛鍊或運用。一般來說,12~14歲的兒童對他們今後所從事的工作會有一個模糊的認識。一些孩子在16歲高中畢業的時候,面對未來卻依舊是一臉茫然,對自己想從事的工作也並不清楚。通常,他們都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但卻對自己的未來缺乏規劃。

我們應該早一些引導孩子發掘自己感興趣的工作,這對孩子的發展是很有利的。通過孩子對未來職業的選擇,我們可以瞭解到他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的。有一類人是這樣的:無論他們選擇了什麼樣的工作,都不會感到滿足。在他們心中,比起一份穩定的職業,更有價值的是獲取優越感的方式。由於他們認為生活壓根就不應該向他們不斷拋出麻煩,因此,他們也不喜歡去解決遇到的困難。這是被寵壞的孩子的通病,他們時刻渴望別人主動來提供幫助。

如果我們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可以發現他們在有意無意地訓練自己在某一職業方面的技能。一些兒童長大後會變得無所事事、好吃懶做,然而,這些錯誤的職業訓練也是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的。這樣的孩子一般在遇到生活問題的時候會顯得手足無措,最終選擇逃避的方式。這種對孩子及早進行職業訓練的好處,集中體現在了所謂的天才身上。天才就是那些對人類發展貢獻出極大個人價值的個體。

在解決兒童的問題時,我們的入手點應該是找到他們所感興趣的事物。然後,以此為切入點,這樣做總比對他們提供泛泛的讚揚效果要好得多。


朋友及同伴

對於人類而言,與自己感興趣的人交朋友是最古老的努力目標,整個種族素質的提高也是因為我們對同類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對於那些一心想要收穫,卻不想付出相應的勞動,只看重個人利益得失的觀念,我們肯定是不會認同的。這樣的想法無論是對於集體還是對於個人,都沒有什麼好處。只有當一個人對同類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他的個人能力才可能被激發出來。

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一直在為個人的獨立和優越感目標而奮鬥,對於他們而言,生活是他們自己的,理應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改變。這樣的想法無法讓社會上的任何人表示贊同。我們發現,這樣的人一般無法與其他人進行合作。當我們身邊存在這種對他人沒興趣、只關注自己的人時,我們經常可以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一種卑鄙或者迷茫的表情,同樣的表情在罪犯或者神經病人臉上也可以看到。這類人的想法大多是自私自利的,通過他們的眼睛,我們看不到他們與任何人的聯繫。

如果一個人孤僻到極點,那麼,他就會發展到瘋狂的境地。假如我們能夠成功地將他們的興趣轉移到別人身上的話,那他們就不是無藥可救。瘋子一般都不和他人產生聯繫,他們與同類之間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簡直無人能及,在這一點上,也只有自殺者可以與他們相比。所以,想要讓瘋子恢復正常,簡直比登天還要困難。在幫助他們之前,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吸引病人的注意,讓他們能夠和我們一起合作。然而,要想做到這一點,也只有擁有耐心並且始終保持著仁愛及極其和善的心態才可以。

憂鬱和喜歡妄想的人與其他正常人的區別一般都是顯而易見的。患有妄想症的病人對於這個社會以及所有人類都飽含著怨恨,他常常會覺得自己身邊的環境簡直是糟糕透頂了,其他的人也都特別壞,都想來陷害他。患有憂鬱症的病人一般都生活在自怨自艾的環境中

可是,一個人責怪自己做錯事的行為其實只是表面現象,他的實際意圖是想要指責別人。憂鬱症患者大多有自殺的傾向,他們一般以這樣的方式作為報復的途徑。

我們一般是在家庭或者學校中培養出對同類的興趣的。一個人的社會感並不是通過遺傳得來的,然而,遺傳卻可以帶給我們產生社會感的潛能。有很多因素可以影響到這類潛能的發展,比如,母親的為母之道,母親是否對孩子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孩子對於自己所處的環境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和想法等。

父母之間也應該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而他們對外界的態度也應該是和善的。只有當父母做到這點時,才會讓自己的孩子認為他們在家庭以外也可以有很多能夠信任的好朋友。

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校園中,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要為更高層次的目標做充足的準備。我們的所有目標都應集中在孩子身上,努力讓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讓他們變成社會中平等的一個個體。也只有達成這樣的目標後,孩子們才會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令人振奮的勇氣,從容不迫地解決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困難,並且願意為其他人作貢獻,增進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所謂盡職盡責,就是要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三個問題。這個世界對於一個人的所有要求,以及可以帶給他的最高獎勵,就是他一定要成為一個好的勞動者,與周圍的人建立平等友愛的朋友關係,在愛情或者婚姻中做一個好的配偶。總而言之,他一定要向世界證明,他是一個具有合作能力的人,是人類友好的夥伴。


愛情與婚姻

由於人類在身體上會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所以在這個荒涼的星球上,他們無法一直生存下去,所以,如果想要讓我們的生命得到無限的延伸,就要利用我們生育後代的能力以及軀體上的互相認同來不斷地繁衍生息。

處於這樣的社會中,在愛情方面我們將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和糾纏。一般來說,婚後的夫妻雙方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父母會關心、干涉他們的生活,甚至連整個社會都被攪入他們的生活中,亂作一團。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方法,讓這個問題得以解決,而我們的討論一定要是客觀的,不帶任何個人情感色彩的。我們要把自己的心靈清空,忘記所有既定的規則,在這個問題的討論過程中,一定不要受到來自其他方面的干擾。

我們之所以會被各種繫帶所牽制是因為:第一,我們是在這個星球上的某一個固定的地方生活發展,而且這樣的環境經常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客觀的制約因素。第二,我們是在同類中生存發展的,因此一定要學會適應環境,適應同伴。第三,人類都有明確的性別區分,而我們種族的未來就依賴著這兩種性別關係。

如果婚姻中充滿合作精神,就不存在誰是誰的附屬品這個問題。假如說,夫妻雙方有一個人想要控制對方,希望對方跟著自己的步調走,他們之間的相處就很難做到開心愉悅。

在當今社會,很多人其實都沒有為合作做好準備。我們的教育導致我們太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從生活中獲取更多的東西上,而對於我們應該付出的內容卻很少涉及。

從別處聽來的、憑空捏造的性知識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危害。戀愛的問題和其他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如果能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那就最好不過了。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憑藉自己的力量去找到想要的答案。如果說能在孩子和大人之間建立一種互相信任的關係,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困擾。

假如說父母之間的關係是恩愛且和睦的,那麼孩子們所做的準備就會比較好。一般來說,兒童都是從父母的關係中形成對婚姻最初的印象,婚姻和工作是有相通之處的,婚姻也有一定的準則,我們不能只保留我們喜歡的部分,而將另一部分扔掉。婚姻所要遵循的準則就是要懂得合作。

如果說每個人都為自己留下了足夠的退路,那麼,我們就不會全心全意地付出。世界上任何一種需要認真對待的工作或者生活,都不允許我們提前為自己準備好後路。如果那樣,我們的愛情就無法達到極致。

愛情中是有一些束縛因素的,我們不能做到絕對自由,我們必定需要與對方合作。對於愛情和婚姻而言,最讓人關注的部分就是養育後代了。而如果一個人從內心深處表現出對同類的冷淡,那麼,他們就會拒絕養育後代;假如他們只是將注意力放在索取上,而不願意付出自己的真心,他們就會對孩子不感興趣。在他們心中,焦點永遠都只有自己,而孩子就意味著一種負擔,一種麻煩,一種可能會給他們造成困擾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要想讓婚姻變得和睦、幸福,養育後代是不能丟掉的環節。對於人類的繁衍生息而言,養育子女是一種最有效的途徑,因此,所有想要結婚的人都應該明白這一點。

在某種程度上,婚姻所要達到的目的也可能是非正當的。有些人結婚的動機不是很單純:或者為了求得穩定的經濟環境,或者出於對對方的同情,還有的人是想要有一個人服侍他。然而,婚姻中是容不得這些不正當因素的。

人類並不是天生就該一夫一妻或者一夫多妻的。然而,我們居住在地球上,被分為兩種性別,並且一定要和周圍的人建立平等互利的關係,同時周圍的環境還為我們提出了必須解決的三個生活方面的問題。從以上事實我們可以看出:有且只有在一夫一妻的制度下,我們才能擁有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家庭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