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湯谷村隸屬於西疇縣西灑鎮瓦廠村民委員會,位於西灑鎮東北部,西、北接硯山縣,東接西疇縣雞街鄉,距鎮政府(縣城)所在地8公路。湯谷村共有75戶337人,其中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是一個壯族村落。珠江水系源頭之一的壩達河橫貫該村,森林覆蓋率高達83%。湯谷村獨有的“女子太陽節”又稱“女人節”,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先民對太陽的崇拜,是壯族原生宗教和女性崇拜的載體,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該習俗在2014年被列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2015年3月,西疇縣湯谷村被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壯族童謠之鄉”; 2015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七批“省級文明村”; 2017年9月,國家級非遺“女子太陽山祭祀”傳承保護湯谷畫院正式成立,2018年3月,“湯谷影視基地”“音樂創作基地”揭牌成立,傳統節日的元素慢慢與現代時尚元素結合,煥發出持久的生命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湯谷村一定能夠走出雲南,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早就聽說西疇縣有個壯族聚居的湯谷村,素有“找回太陽的村莊”之美譽,特別是“女子太陽節”祭祀活動名聲響亮,想去看看卻一直沒成行,這次有幸參加文山州作家協會組織的“最美民族村”文學採風活動,終於得以謀面。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從縣城出發,一路上,草木芳菲,翠峰如簇,鳥叫蟬鳴,大約半個小時,隨行的西疇縣文聯李彬主席指著說,對面那個村子就是湯谷村。我們放眼望去,但見湯谷村靜臥在半山坡中,村子坐北朝南,清一色的壯家吊腳樓錯落有致,背後是鬱鬱蔥蔥的大山,煙嵐繚繞。村前是一塊塊正在生長拔節的碧綠稻田,一條清澈的河流環抱著整個村子,真可謂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好一幅和諧美麗的壯鄉山水田園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踏上進村的風雨橋,橋上有一副對聯:“吟古歌祭太陽傳承千年,唱童謠敬鳥母恩澤萬代。”橋下,清澈透亮的壩達河波光粼粼,緩緩流過,不時蕩起一朵朵白色浪花,似乎是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逶迤而下的河水,柔潤多姿,似楚楚動人的壯家少女,風情萬種,嫵媚迷人,我為其美麗的情韻深深著迷,自己彷彿也是一朵瀟灑自由的浪花,遠離了城市喧囂,遠離了世俗紛擾。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進村路口矗立著一棵傲然挺立的古榕樹,當地群眾稱“太陽樹”。榕樹高達數十米,根系發達,枝幹粗壯,樹冠廣展,樹葉蔥蘢。榕樹就像身強力壯的武士,守護著湯谷村莊,年年歲歲;也像慈祥的老人,呵護著湯谷村子民,歲歲年年。當然,湯谷村的群眾對榕樹更是愛護有加,不允許有任何的人為破壞。古榕樹獨樹成林,人們可以躺在樹腳下乘涼,或對唱山歌,或閉目養神,怡然自得,是湯谷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湯谷村,家家戶戶的房屋風格都傳承了經典的壯家吊腳樓建築特色,既保留傳統的主房配樓結構,又經過不斷修葺完善,使房屋擁有現代建築的簡潔美。各家各戶房屋的牆面均設有文化牆體,分別繪上《太陽祭祀》相關圖案和壯族生產生活習俗,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據介紹,湯谷原名上果,壯語為“炭果”,意為“太陽躲身的地方”,後以“日出湯谷”和“太陽故鄉”之意得名湯谷。湯谷是壯族人民世代居住的村寨,距縣城西灑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共有75戶337人,其中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橫貫該村的壩達河是珠江水系源頭之一,森林覆蓋率高達83%,是天然氧吧。湯谷村獨有的“女子太陽節”,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先民對太陽的崇拜,是壯族原生宗教和女性崇拜的載體,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該習俗2014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女子太陽節’是個什麼節?”我好奇地問。方賢雲老師輕輕抿了一口茶,慢悠悠道:“相傳,古時候有十二個太陽在天上輪流巡遊,晝夜不分,大地被烤得炙熱難耐,眾人便推舉朗星去射太陽,射落了十一個太陽,留下一個照耀大地。可是,剩下的那個太陽很害怕,便躲著不出來了。天上沒有太陽,大地一片漆黑,萬物無法生長。最後,湯谷部落女首領乜星主動要求去尋找太陽,她長途跋涉,卻一無所獲。十二年後,乜星的女兒迪海與太陽化身的十二郎結為夫妻,十二郎為母女執著的精神感動,說出自己就是她們要找的太陽,並表示願意上天造福人間,但由於他藏於人間多年,失去了法力,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一躍上天。乜星聚眾商議,由乜星、迪海和推選的兩個年輕女子,食用神魚谷的魚,變身四隻美麗的神鳥送太陽昇天。這一天是農曆二月初一,四隻神鳥馱著太陽冉冉升空,迪海變成月亮陪伴太陽,其他神鳥變為滿天星斗。天上有了太陽,大地有了光明和溫暖,重現勃勃生機。為了感念太陽和乜星四人,每年農曆二月初一,湯谷村所有年滿十六歲以上的女子都放下手中的活計,到村中的女人河沐浴淨身後,穿戴上漂漂亮亮的傳統盛裝‘師儂’(鳥衣),彙集到祭臺神樹前,獻上雞、黃糯米飯等,由德高望重的太陽祭祀傳承人燒香祭拜,祭請太陽神靈,唱著《祭太陽古歌》,將太陽送回天上。年滿16歲的少女們在眾人的見證和祝福下,舉行成人禮,從而獲得對歌交友、談婚論嫁的資格。整個儀式,除了帶領祭祀的傳承人,全部由女人完成。後人一代接一代舉行祭祀太陽儀式,這便是‘女子太陽節’的由來,流傳至今。”真是太傳奇、太神奇、太神秘,我頻頻點頭。

在湯谷村,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壯族婦女們頭戴兩支形似牛角的黑色土布頭帕,身上衣襟兩側疊成羽翅,百褶裙在臀部纏繞成尾狀的傳統服飾,也就是鳥衣,胸掛銀光閃閃的金銀飾品,足蹬五彩繡花船形鞋,煞是好看。據介紹,這些古怪的服飾,原來是壯家婦女把遠古先民對水牛、鳥的崇拜做成服飾穿在自己身上。我深深震撼,村民們自發保存下來的這些寶貴民俗,是對自然原始崇拜的一種生命迴歸,更是千百年來壯族人民對祖先的敬重和對共產黨帶領少數民族同胞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珍惜和感恩。

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西疇縣湯谷村

近年來,在州級太陽祭祀傳承人陸順梅的帶領下,村裡自發成立了民間藝術團隊,每晚組織群眾練習古歌和民間舞蹈,將古歌的精神內涵與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多次應邀前往外地參加展演。圍繞打造“日出湯谷”“太陽鳥母”文化品牌,當地黨委、政府先後組織舉辦了中國·西疇“女子太陽節”活動、“文山州都夢駱越鳥部落族群文化遺產保護學術交流會”等學術研討,組織編排演出《太陽鳥母》歌舞劇併入選參加雲南省第十四屆新劇目展演,創作了長篇神話小說《乜湯溫》,創作《太陽鳥母之英雄(交響樂)》《湯谷之秋(作曲)》等作品和紀錄片《舞之靈》作為“中國湯谷太陽鳥母音樂歌曲系列”榮獲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15屆(2018年)世界民族電影節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歌曲大獎,大大提升了“女子太陽節”的對外影響力。湯谷村先後被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壯族童謠之鄉”,被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七批“省級文明村”;國家級非遺“女子太陽山祭祀”傳承保護湯谷畫院、“湯谷影視基地”“音樂創作基地”相繼揭牌成立,讓傳統節日文化元素慢慢與現代時尚元素結合,未來將煥發出更強大更持久的生命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獨一無二是最大的競爭優勢。離開湯谷車到半山腰時,我再次回望,陽光照耀下的村子紅綠掩映,美不勝收,演繹了千年花開花落的壩達河,依然一路瀟瀟灑灑,我知道,它要把湯谷帶出大山,走向世界……

審核:字丹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