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文史|隋唐運河商丘段:一條河的使命(二)

尋覓隋唐運河的步履和痕跡


當年,隋唐大運河流經商丘近200公里。時至今日,彷彿還聽得到它當年震盪商丘大地的步履聲響。

商丘市還有一些村鎮因大運河而得名。如睢縣的寥堤,是因運河堤上生寥草,遠望若嶺,故名寥堤嶺(今寥堤鎮)。明清時代商丘八景之一的“隋堤煙柳”,也是因隋煬帝南巡時為遮陰避暑在通濟渠兩岸築堤植柳而得名。

另有一些地名的由來,屬於頗有些傳奇色彩的傳說。如今梁園區水池鋪,傳說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流經此地,帶動商業發展,兩岸店鋪林立,許多支流把店鋪包圍,遠看如店鋪坐落在水池中。

又如虞城縣的芒種橋、谷熟集、麥仁店,傳說隋煬帝經運河下揚州,在商丘虞城縣被一條河攔住,他下令停船造橋,正值麥收大忙季節,老百姓不得不放下鐮刀來架橋,芒種橋因此得名。從芒種橋東行,隋煬帝在穀子成熟的季節到達一地休息,此地即被後人稱為谷熟集。第二年麥子黃梢時節,隋煬帝路經一村莊,在這裡品嚐了麥仁湯,從此命名麥仁店。另有蔡道口村,村人說原名本叫“菜到口”。隋煬帝下揚州途經這裡,時值冬天,很久沒吃上青菜了。來到一處村莊,有村民獻上一把野菜。隋煬帝龍心大悅,野菜入口時,他一連說了幾句“菜到口了,菜到口了”。從此,村子就叫“菜到口”,後來漸漸演變成另一個名字,“蔡道口”。

這些地名伴隨著歷史的傳說,流傳至今,構成了與大運河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豐富了大運河作為一部社會史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