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先生” 他的光芒,照亮溫暖了周圍人

有這麼一些人,不管狂風暴雨,選擇了一條路,不管結果如何,堅持走完。有這麼一些人,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價,讓自己沉澱下來,抱著學習的態度去適應環境。就如我們經常說接受你不能接受的,改變你不能改變的,不要等待著它變,只要你願意走,踩過的都是路;只要你不迴避與退縮,生命的掌聲終會為你響起。


“赤腳先生” 他的光芒,照亮溫暖了周圍人


被稱為“赤腳先生”的陳畝毛,無論你身處何方,身處何地,您自身的光芒照亮並溫暖了周圍人。

家住浙江省德清縣新安鎮新橋村,今年已經76歲,是村衛生室的一名醫護人員。五十年來,陳畝毛一直紮根基層,為村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人物事蹟:

1965年,在生產大隊擔任會計的陳畝毛,被群眾推舉成為一名“赤腳醫生”。推舉原因很簡單,他畢業於德清一中,是村裡學歷最高的人。在此之前,陳畝毛從未接觸過任何醫護知識,也沒想過要當一名“赤腳醫生”。

考慮到村裡的現實需要,時年21歲的陳畝毛硬著頭皮,“頂”了上去。 當時“赤腳醫生”的工作主要是防病,需要太多的醫護知識,加上有一位老師傅幫帶,當時的陳畝毛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時間一轉,到了1967年,村裡辦起了合作醫療,陳畝毛被派到了德清縣人民醫院進修。經過兩年左右的系統學習,陳畝毛積累了不少醫護知識,“赤腳醫生”當得也更有底氣了。“深造”回來,陳畝毛的事更多了。他的工作內容不再侷限於防病,而是開始替村民們看起了病。正因如此,那時村民們經常能見到揹著藥箱的陳畝毛,行色匆匆地穿梭在田間地頭,為村民把脈問診。

從之前的小年輕到現在的古稀老人,陳畝毛在平凡的崗位上一待就是五十多年。今年,陳畝毛有了退休的想法,“等再過幾年,自己就走不動了,那時候就可以安享晚年了。”當談及為何能堅持這麼久時,陳畝毛只說了兩個字——責任。就因為這簡單的兩個字,“赤腳醫生”陳畝毛卻用了大半輩子的時間,一直守護著新橋村的村民。是啊,就是這麼簡單的兩個字“責任”,做到平凡而偉大。

正如我們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離不開“責任”二字,生活的美好與幸福離不開“責任”二字。願天下所有的人都成為一個深諳責任之重要的人,成為一個時時處處都儘自己應盡的責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