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陽:“一紙建議書”變成“風險預警器”

“我們將對照問題、建議進行自查自糾,加大檔案收集整理、業務培訓和檔案法制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檔案工作規範化管理水平。”4月15日,麻陽苗族自治縣檔案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對前來送達文書的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表態道。

此次整改源於該縣紀委監委4月發出的一份紀律檢查建議書。近期,縣紀委監委在開展監督執紀執法工作時,發現2014年官村村級換屆選舉登記表選舉工作檔案丟失,檔案安全保管存在隱患問題。

“本是一起簡單的責任追究案,但是由於檔案丟失的問題,給調查取證增加了難度,導致案件被審理室退回調查補證兩次。”該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辦案人員滕代悅回憶說,他們在核查一起問題線索時,發現官村村原村委會主任田某在村委會換屆選舉時隱瞞其曾被判刑的事實,由於檔案管理欠規範,導致關鍵證據“候選人資格審批表”丟失,一度造成調查取證陷入僵局。後來通過間接證據形成完整證據鏈,最終鎖定相關人員失職責任,但浪費了大量審查調查資源。

針對該起案件調查審查中發現的漏洞,麻陽縣紀委監委“對症下藥”向縣檔案管理部門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提出問題、4個方面建議和整改時限,並要求其對開展檔案相關業務過程中發現相關的問題線索及時移送處理。承辦此次紀律檢查建議書的縣紀委監委審理室將通過電話督促、跟蹤回訪等方式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問效,確保發出一份建議、解決一類問題。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用好紀檢監察建議這一監督利器,我們在貫徹執行中,結合審查調查以及信訪舉報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隱患等,以紀律檢查建議書的方式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預警’。”麻陽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黃湧介紹,我們把改進工作、完善制度作為落腳點,在查糾具體問題的同時,推動以案治本、規範一線,形成標本兼治“大格局”。

據悉,麻陽紀委監委對紀檢監察建議書的適用範圍、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按照“誰承辦、誰督辦,誰審籤、誰審結”的原則做好跟蹤督促辦理工作。截至目前,針對作風不實、履職不力、管理漏洞等突出問題該縣紀委監委共發出各類建議書6份 ,提出糾正措施、健全制度等建議共21條。( 付名山 劉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