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梳理

1.社 戏

一、助学资料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等。

文体知识介绍:(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人物描写一般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4)环境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二、字词通关

1.字词读音

倘tǎng     归省xǐng    行háng辈

忌惮jì dàn 怠dài慢 凫fú水

竹篙gāo 磕kē头 摇橹lǔ

弥散mí sàn 屹立yì lì 松懈xiè

踱duó步 蹿cuān 剥bāo豆

撮cuō着吃 棹zhào 船楫jí

皎jiǎo洁 纠葛jiū gé 兽脊jǐ

絮xù叨 装模mú作样 撺掇cuān duo

蕴藻yùn zǎo 柴火huo 潺chán潺

踊跃yǒng yuè 钳qián 偏僻pì

欺侮wǔ 好歹dǎi 家眷juàn

2.词语解释

偏僻:偏远荒僻。

行辈:辈分。

照例:遵照常例。

欺侮:欺负。

宽慰:宽解安慰(动);宽畅欣慰(形)。

嘱咐:叮嘱,吩咐。

怠慢:淡漠;不恭敬。

礼数:礼节。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游泳。

潺潺:形容流动的样子。

踊跃:情绪激烈,争先恐后。

屹立:高耸挺立。

家眷:眷属。

皎洁:形容很白很亮。

好歹:好坏,危险。三、重难点透视

1.在课文第1112段中,作者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运用嗅觉(水草的清香、豆麦蕴藻之香),视觉(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 (歌吹、横笛),想象 (戏台、渔火)写景,写出了景物的清新优美。

作用:①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②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③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④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2.人物形象分析。

(1)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个怎样的孩子。

①当“我”看社戏遇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聪明)

②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大家都是识水性的。(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果断)

③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聪明、细心)

④归航偷豆时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考虑周到)

⑤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考虑周到)

⑥双喜送“我”回到家,说:“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做事有始有终)

⑦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细心、果断、考虑周到、善解人意的水乡少年。

(2)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①“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②“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淳朴、好客)

③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淳朴、好客、热诚)

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2.回延安

一、助学资料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省峄县。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出版《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诗集。1945年在集体创作著名歌剧《白毛女》中担任执笔,此剧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80

年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间离开整整10年。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二、字词通关

1.字词读音

羊肚dǔ    糜méi子    油馍mó

灯盏zhǎn 黍shǔ 脑畔pàn

登dēng时 眼眶kuàng 魂牵梦萦yíng

窑yáo洞

2.词语解释

登时:形容事物的发展。

脑畔上:文中指窑洞的顶上。畔,边。

眼眶:眼睛周围的部位。

魂牵梦萦: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萦,绕。三、重难点透视

1.诗歌每部分的内容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回延安,激动满情怀——激动、兴奋;

②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怀念;

③话延安,欢聚话今昔——欢喜;

④看延安,旧貌换新颜——喜悦、自豪;

⑤祝延安,圣地大贡献——赞颂、憧憬。

2.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表现出自身对延安最浓烈的深情,说一说作者通过哪些写作技法表达情感。

①善用修辞表现情感。如: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

②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如:第三节中,诗人通过描写延安亲人对诗人盛情接待的情景表达炽热的感情。

③采用“信天游”的形式,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感。如: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诗中的“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的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3.理解

信天游在文中的体现。

①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有时一节就表现一个意思,有时多节共同表示一个意思。

②节内押韵。

③运用比较多的叠词。

④善用比兴手法。

比兴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一种手法。所谓“比”,即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谓“兴”,即起兴。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密不可分的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比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以“茂盛的庄稼”起兴,引起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

3.安塞腰鼓

一、助学资料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著作《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而这一切均与陕北古老的历史有关。陕北高原是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边关要地:秦始皇时期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镇守陕北,筑长城、修直道,防止匈奴内侵;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沈括等一代武将、文臣来到陕北,领导过抵御西夏人入侵的战争;而明朝时期九镇之一的延绥镇长城,几乎承担了明朝中、后期北方边境的一半以上的防务。可以这样说,“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它置于死地而后生,它充满激情与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古代战争擂鼓鸣金的场面,永远地消失了。然而,这种于激情和力量中的仪式,却深深地根植于陕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陕北的乡间,腰鼓成为一种娱乐形式,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

二、字词通关

1.字词读音

燥zào热     恬tián静     亢kàng奋

羁绊jī bàn 大彻chè大悟 严峻jùn

瞳tóng仁 冗rǒng杂 烧灼zhuó

戛jiá然而止 磅礴páng bó 淋漓lí

氛fēn围 战栗lì 应接不暇xiá

蓦mò然 辐fú射 震撼hàn

闭塞sè 酣hān畅淋漓 渺miǎo远

晦huì暗 束缚fù 粗犷guǎng

慷慨激昂áng

2.词语解释

律动:有节奏地跳动。

粗犷:粗野。

蓬勃:繁荣;旺盛。

瞳仁:指眼珠。

恬静:形容为人闲适,安静。

亢奋:极度兴奋。

晦暗:昏暗。文中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束缚:指被拘囚。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闭塞:指堵塞不通;交通不便;偏僻。

冗杂:繁杂。

严峻:严厉、严肃,严重。

震撼:震动;摇撼。

磅礴: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

渺远:遥远。

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彻,明白。悟,领会。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朴实:淳朴诚实。

忘情: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闪射:闪耀,放出(光芒)。

燥热:炎热。

飞溅:向四外溅。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吹、马叫声。

烧灼:烧、烫,使受伤。三、重难点透视

欣赏本文语言特色。

(1)多用短句。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2)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仗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3)快速的节奏。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4.灯 笼

一、助学资料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山东莱芜人,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散文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这些作品情感真挚深厚,描写朴实动人,结构严谨,语言清丽洗练。

19319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萧。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

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二、字词通关

1.字词读音

争讼sòng    领域yù     斡wò旋

静穆mù 司马懿yì 思慕mù

怅惘wǎng 铿kēng然 褪tuì色

垂珠联珑lóng 燎liáo原 熙xī熙然

马前卒zú 神龛kān 幽悄qiǎo

骠骑piào qí 慰藉jiè 长幼情笃dǔ

乡绅shēn

2.解释词语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斡旋:调停,调解。

幽悄:幽深寂静。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马前卒: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不甚了然: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铿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况味:境况和情味。

夜深星阑:夜到尽头,星也稀疏。

彻夜:通宵,整夜。

长幼情笃:情真意切,情深意长。三、重难点透视

1.结合29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灯笼有着怎样的意义。

①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②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③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

④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⑤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2.关于宫灯的想象和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①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

②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③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3.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