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知識梳理

第一單元梳理

1.社 戲

一、助學資料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等。

文體知識介紹:(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2)小說情節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3)人物描寫一般有: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

(4)環境描寫可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二、字詞通關

1.字詞讀音

倘tǎng     歸省xǐng    行háng輩

忌憚jì dàn 怠dài慢 鳧fú水

竹篙gāo 磕kē頭 搖櫓lǔ

彌散mí sàn 屹立yì lì 鬆懈xiè

踱duó步 躥cuān 剝bāo豆

撮cuō著吃 棹zhào 船楫jí

皎jiǎo潔 糾葛jiū gé 獸脊jǐ

絮xù叨 裝模mú作樣 攛掇cuān duo

蘊藻yùn zǎo 柴火huo 潺chán潺

踴躍yǒng yuè 鉗qián 偏僻pì

欺侮wǔ 好歹dǎi 家眷juàn

2.詞語解釋

偏僻:偏遠荒僻。

行輩:輩分。

照例:遵照常例。

欺侮:欺負。

寬慰:寬解安慰(動);寬暢欣慰(形)。

囑咐:叮囑,吩咐。

怠慢:淡漠;不恭敬。

禮數:禮節。

攛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

鳧水:游泳。

潺潺:形容流動的樣子。

踴躍:情緒激烈,爭先恐後。

屹立:高聳挺立。

家眷:眷屬。

皎潔:形容很白很亮。

好歹:好壞,危險。三、重難點透視

1.在課文第1112段中,作者從哪些感官寫景,寫出了景物的什麼特徵?這些景物描寫對錶現文章中心思想起什麼作用?

運用嗅覺(水草的清香、豆麥蘊藻之香),視覺(朦朧的月色、起伏的連山、依稀的趙莊、幾點火),聽覺 (歌吹、橫笛),想象 (戲臺、漁火)寫景,寫出了景物的清新優美。

作用:①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江南水鄉所特有的清新優美的圖景。②寫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③烘托了“我”急於看到社戲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④抒發了作者熱愛農村的感情。

2.人物形象分析。

(1)分析雙喜的言行,談談雙喜是個怎樣的孩子。

①當“我”看社戲遇到波折時,雙喜大悟似的提議。(聰明)

②當外祖母擔心都是孩子們時,雙喜大聲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兒向來不亂跑;③大家都是識水性的。(反應靈敏、考慮周到、善解人意、果斷)

③看戲時雙喜分析鐵頭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聰明、細心)

④歸航偷豆時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捱罵的。(考慮周到)

⑤吃完豆,雙喜所慮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鹽和柴,並考慮好對策。(考慮周到)

⑥雙喜送“我”回到家,說:“都回來了!那裡會錯。我原說過寫包票的!”(做事有始有終)

⑦雙喜回答六一公公的問話。(反應靈敏)

小結:雙喜是一個聰明、細心、果斷、考慮周到、善解人意的水鄉少年。

(2)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談談六一公公是一個什麼樣的老人。

①“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

證實雙喜他們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責他們踏壞了莊稼。(善良、寬厚,愛惜勞動果實)

②“六一公公看見我,便停了楫,笑道,‘請客?——這是應該的。’”還問“迅哥兒,昨天的戲可好麼?”“豆可中吃呢?”(淳樸、好客)

③六一公公送豆給母親和“我”吃。(淳樸、好客、熱誠)

小結:六一公公是一個寬厚、善良、淳樸、好客、熱誠的老人。

2.回延安

一、助學資料

賀敬之,1924年生於山東省嶧縣。4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出版《放歌集》《雷鋒之歌》《賀敬之詩選》《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詩集。1945年在集體創作著名歌劇《白毛女》中擔任執筆,此劇1951年榮獲斯大林文學獎。 80

年代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回延安》是賀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參加五省(區)青年造林大會時寫的一首抒情詩。1940年到延安,1946年離開延安。從1946年到1956年,其間離開整整10年。全詩以回延安的過程為線索,共寫了五個部分。

信天游,也叫順天遊,是流行於陝北的一種民歌,兩行一節,上下句押韻,一節一韻,詩行錯落有致,讀來高亢悠遠。有的一節表達一個簡單獨立的意思,有的幾節構成一組,表達比較複雜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來抒情,亦可敘事。注意運用比興手法,貼切、自然,增強了詩的音樂性。聯想豐富,感情深切。

二、字詞通關

1.字詞讀音

羊肚dǔ    糜méi子    油饃mó

燈盞zhǎn 黍shǔ 腦畔pàn

登dēng時 眼眶kuàng 魂牽夢縈yíng

窯yáo洞

2.詞語解釋

登時:形容事物的發展。

腦畔上:文中指窯洞的頂上。畔,邊。

眼眶:眼睛周圍的部位。

魂牽夢縈:某事牽動靈魂,縈繞於夢中。縈,繞。三、重難點透視

1.詩歌每部分的內容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感情?

①回延安,激動滿情懷——激動、興奮;

②憶延安,聖地養育“我”——感激、懷念;

③話延安,歡聚話今昔——歡喜;

④看延安,舊貌換新顏——喜悅、自豪;

⑤祝延安,聖地大貢獻——讚頌、憧憬。

2.作者通過高超的寫作技巧表現出自身對延安最濃烈的深情,說一說作者通過哪些寫作技法表達情感。

①善用修辭表現情感。如:比喻、誇張、排比、擬人等。

②選取延安獨有的風俗民情表達情感。如:第三節中,詩人通過描寫延安親人對詩人盛情接待的情景表達熾熱的感情。

③採用“信天游”的形式,運用帶有鮮明地方色彩的語言表達情感。如:詩中的棗園、窯洞、寶塔山、糜子等帶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詩中的“登時”“莫要”“幾根根”等,取自陝北的方言。詩歌表達的是對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詩中景物的描寫、形式的採用以及全詩的遣詞造句,都帶有鮮明的地方色彩,使詩的內容與形式達到了和諧統一。

3.理解

信天游在文中的體現。

①格式上每兩句一節,有時一節就表現一個意思,有時多節共同表示一個意思。

②節內押韻。

③運用比較多的疊詞。

④善用比興手法。

比興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一種手法。所謂“比”,即比喻。古人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謂“興”,即起興。古人說:“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如:

“樹梢樹枝樹根根,親山親水有親人”(以“樹”起興,比喻詩人和延安密不可分的關係);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以“羊羔吃奶”起興,比喻延安對詩人的養育之恩);

“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以“茂盛的莊稼”起興,引起自己投身其中鍛鍊、學習)。

3.安塞腰鼓

一、助學資料

劉成章,1937年生,陝西省延安市人。著作《羊想雲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安塞腰鼓是陝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現象,也是陝北人精神風貌的象徵和符號,而這一切均與陝北古老的歷史有關。陝北高原是連接中原農業民族和草原遊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邊關要地:秦始皇時期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鎮守陝北,築長城、修直道,防止匈奴內侵;北宋時期韓琦、范仲淹、沈括等一代武將、文臣來到陝北,領導過抵禦西夏人入侵的戰爭;而明朝時期九鎮之一的延綏鎮長城,幾乎承擔了明朝中、後期北方邊境的一半以上的防務。可以這樣說,“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勵邊關將士衝鋒殺敵、浴血奮戰的號角,也是將士們征戰凱旋的歡迎曲。它氣勢磅礴,它置於死地而後生,它充滿激情與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與狂歡……古代戰爭擂鼓鳴金的場面,永遠地消失了。然而,這種於激情和力量中的儀式,卻深深地根植於陝北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在陝北的鄉間,腰鼓成為一種娛樂形式,於浪漫中宣洩生命的激情,於詩意中追求永恆的精神力量。

二、字詞通關

1.字詞讀音

燥zào熱     恬tián靜     亢kàng奮

羈絆jī bàn 大徹chè大悟 嚴峻jùn

瞳tóng仁 冗rǒng雜 燒灼zhuó

戛jiá然而止 磅礴páng bó 淋漓lí

氛fēn圍 戰慄lì 應接不暇xiá

驀mò然 輻fú射 震撼hàn

閉塞sè 酣hān暢淋漓 渺miǎo遠

晦huì暗 束縛fù 粗獷guǎng

慷慨激昂áng

2.詞語解釋

律動:有節奏地跳動。

粗獷:粗野。

蓬勃:繁榮;旺盛。

瞳仁:指眼珠。

恬靜:形容為人閒適,安靜。

亢奮:極度興奮。

晦暗:昏暗。文中是迷惘、糊塗的意思。

束縛:指被拘囚。

羈絆:纏住不能脫身,束縛。羈,約束。

閉塞:指堵塞不通;交通不便;偏僻。

冗雜:繁雜。

嚴峻:嚴厲、嚴肅,嚴重。

震撼:震動;搖撼。

磅礴:形容氣勢盛大,廣大無邊。

渺遠:遙遠。

大徹大悟:形容徹底醒悟。徹,明白。悟,領會。

歎為觀止: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戛然而止:聲音突然中止。

樸實:淳樸誠實。

忘情: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閃射:閃耀,放出(光芒)。

燥熱:炎熱。

飛濺:向四外濺。

蕭蕭:象聲詞,形容風吹、馬叫聲。

燒灼:燒、燙,使受傷。三、重難點透視

欣賞本文語言特色。

(1)多用短句。如“一群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湧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無不鏗鏘激昂。

(2)大量運用排比句式。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仗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的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3)快速的節奏。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節奏。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半分喘息的機會。快節奏使得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4.燈 籠

一、助學資料

吳伯簫(1906—1982),原名熙成,筆名山屋、山蓀,山東萊蕪人,是我國當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1938年投奔革命聖地延安,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是抗戰時期偉大的散文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書》《黑紅點》《北極星》《忘年》《吳伯蕭散文集》中。這些作品情感真摯深厚,描寫樸實動人,結構嚴謹,語言清麗洗練。

1931918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炮火不僅震碎了壯麗的祖國河山,也擊破無數文士的美好幻想,這其中就包括吳伯蕭。然而,國民黨政府竟然採取

不抵抗政策,這讓他十分憤懣,憂心如焚、怒火中燒,骨鯁在喉,不吐不快。於是,他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堅持業餘寫作,舒解一腔積鬱。他在這一時期的散文,常常回蕩著愛國主義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憶童年生活的篇章裡,這一旋律也時常跳躍而出,《燈籠》正是這個時期回憶主題的文章。

二、字詞通關

1.字詞讀音

爭訟sòng    領域yù     斡wò旋

靜穆mù 司馬懿yì 思慕mù

悵惘wǎng 鏗kēng然 褪tuì色

垂珠聯瓏lóng 燎liáo原 熙xī熙然

馬前卒zú 神龕kān 幽悄qiǎo

驃騎piào qí 慰藉jiè 長幼情篤dǔ

鄉紳shēn

2.解釋詞語

爭訟:因爭論而訴訟。

斡旋:調停,調解。

幽悄:幽深寂靜。

悵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溫和歡樂的樣子。

馬前卒:比喻沒有目的地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指為人處世的方法、道理和經驗。

不甚瞭然:不太瞭解,不怎麼清楚。

鏗然:形容敲擊金石所發出的響亮的聲音。

況味:境況和情味。

夜深星闌:夜到盡頭,星也稀疏。

徹夜:通宵,整夜。

長幼情篤:情真意切,情深意長。三、重難點透視

1.結合29自然段中的相關語句說一說燈籠有著怎樣的意義。

①村犬遙遙向燈籠吠了……那種熙熙然庭院的靜穆,是一輩子思慕著的。(燈籠映照著長幼情篤)

②母親給留著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親手接過了燈籠去後遞給自己的……母親的頭髮也全白了。(燈籠宣照著母子情深)

③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虛驚的時候,忽然發現星天下紅燈高照,總會以去村不遠而默默高興起來的吧。(燈籠慰藉著孤行客的心)

④進士第的官銜燈該還有吧,垂珠聯瓏的朱門卻早已褪色了。(燈籠記錄著歲月的滄桑)

⑤若是紗燈上的字是“尚書府”或“某某縣正堂”之類,懂得了意思,也會覺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純德堂的家用燈籠,可也未始勾不起愛好來。(燈籠顯示著主人的地位和權勢)

2.關於宮燈的想象和對古時將軍挑燈看劍的描寫有什麼深刻意義?

①對宮燈進行想象,體驗深長的歷史況味。

②引述歷史上保家衛國的名將,表達自己做“燈籠下的馬前卒”的誓願。

③從歷史文化及個人情感上表達燈籠對於“我”及整個民族的重要意義。

3.結合全文,簡析作者喜愛燈籠的原因。

①燈籠寄託著祖父、母親等親人的慈愛和牽掛,也寄託著作者對親人的感激之情;

②許多鄉情民俗與燈籠結下太多的緣分,給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

③燈籠能為夜行人指路,溫暖他人;

④記錄、傳承著家族歷史;

⑤引發作者聯想起古代將領挑燈看劍,抗擊敵人的情景,激發愛國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