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下一波商業紅利在哪裡?

【觀點】下一波商業紅利在哪裡?|精益商業思維

最近這些天,關於直播帶貨的各類新聞都異常爆裂。


先是已經擁有最新頭銜“電商主播”的羅永浩,在愚人節這天晚八點準時出現在抖音直播間進行直播。三個小時的時間裡,羅永浩一共帶貨23件。這次直播可謂戰績輝煌,支付交易總額達到1.1億元,創造了抖音直播帶貨的最新記錄。


【觀點】下一波商業紅利在哪裡?|精益商業思維

而在同一天的稍晚時候,擁有“帶貨一姐”之稱的薇婭也優雅地開啟了當天的直播。只不過,這一天薇婭要帶出的貨品有一點與眾不同:一枚火箭。雖然聽起來有些離譜,但這依然難不倒薇婭,這枚火箭被賣出去了!

【觀點】下一波商業紅利在哪裡?|精益商業思維

曾幾何時,直播賣貨這種形式還不太被人看好,這種銷售方式被人戲稱為“互聯網上的‘只要998’”。知更君曾經在2017年做過淘寶直播的主持人,當時賣的是空氣炸鍋、榨汁機等廚房小電器,每場直播都要傾盡全力,耗費兩個小時的口舌,但是往往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下單的人並不多。


但僅僅過去兩年,不僅直播帶貨模式如火箭般雄起,消費者的態度也從質疑,轉變為接受、喜愛。


這就叫做大勢所趨,用專業的話講,叫做平臺紅利。


其實不論做什麼,我們都要利用順勢而為。簡單地講,就是能不能很好地利用紅利。尤其是做商業,如果看對了大勢,有效的利用了平臺紅利和技術紅利,就必然能事半功倍,相反就會很困難。


關於這一點,迅雷創始人程浩在其新書《精益商業思維》中,對中國新世紀的歷次紅利潮進行了完整梳理和精妙點評,並且準確的指出了下一波大勢紅利之所在。

【觀點】下一波商業紅利在哪裡?|精益商業思維

平臺紅利失之而不可復得

滴滴紅包的社交紅利案例

在《精益商業思維》這本書中,作者首先從平臺紅利的層面進行案例解讀,本書作者程浩現在從事投資領域,並撰寫一些文章,打品牌。寫文章首先想到的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傳播,但實際上現在做公眾號已經非常困難了。寫了那麼多文章,基本都上萬人閱讀,10萬+的也有,但公眾號積累的粉絲還不足5萬人。因為公眾號這波紅利已過去了。


早期微信公眾號有很多紅利,比如文章推送會直接顯示在微信對話裡面,而不像現在都摺疊在一起。很多跑在前面的大號,正是受益於早期的先發優勢,快速積累了大量用戶。而現在公眾號氾濫,人人都想從中獲利,信息爆炸,大家主動打開公眾號文章閱讀的意願非常小,更多是靠朋友圈傳播。


微博也一樣,流量早被大V們瓜分完畢,這個時候再去參與很難出頭。


另一個例子,就是當年滴滴紅包在朋友圈的各種信息轟炸。滴滴能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微信紅包可謂一大殺器,這就是微信的社交紅利。但現在大家已經很少看到了,不是微信不讓做了,而是對網民來講,這種方式已經不新鮮了。比如現在各種外賣點餐後也有紅包,但很少有人會分享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觀點】下一波商業紅利在哪裡?|精益商業思維


歷史上,所有跑得快的企業一定都是順應了大勢,最大化的利用了紅利。


不同時代的商業巨頭,一定是那個時代的紅利收益者

歷史上,所有跑得快的企業一定都是順應了大勢,最大化地利用了紅利。

當年的聯想能夠崛起,就是利用了PC普及的紅利。

互聯網時代產生了BAT,也就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它們的紅利是什麼?是中國網民從0到8億的人口紅利。


移動互聯網時代有TMD一說,也就是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它們的紅利又是什麼?是在短短几年內,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就超過PC用戶數量的紅利。


【觀點】下一波商業紅利在哪裡?|精益商業思維

O2O(外賣、團購、電影票等)的火爆,基於移動流量和移動支付帶來的紅利。


企業服務和SaaS為什麼發展很快?源於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和雲計算帶來的紅利。


消費升級,是中國人均GDP已達到9000美元帶來的紅利。


迅雷當年發展期遇到的紅利是什麼?是中國寬帶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如果沒有這個紅利,大家還都是撥號上網,那要迅雷還有什麼用呢?技術再牛也沒有價值。


由此,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些頂尖的互聯網公司,不論BAT還是TMD,它們成立的時間是很接近的。BAT成立於1998年到2000年,TMD成立於2010年到2012年。大家都趕上了同一波紅利,如果沒遇到那波紅利,可能就不會快速發展起來,就這麼簡單。


每一波紅利都會造就許多成功的企業。這裡的紅利或者大勢就是“道”。“道”是前提,“道”對了才輪到團隊、產品,才輪到精益商業。“道”不對則事倍功半。當然,所有的紅利都是有明顯週期性的,錯過了這一波,再做就是“逆大勢而為”了!


比如今天再去做一個移動App,可能所有投資人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麼獲取流量,因為移動流量的格局已定,這波紅利已經過去了。


如果上升到社會層面,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波紅利


作者對這件事的印象極為深刻:


“我上學時,不論中學還是大學,班裡學習最好最聰明的同學,畢業後基本都出國了,而且很多人再也沒有回國,在美國一待就是20年。而班裡學習成績不好、調皮搗蛋的那一撥人,多數留在國內發展。”


“20年後,形勢發生了大變化。當年出國的同學基本上都成了中產階級,在美國作為中產階級,工作和生活還是有一定壓力的,想回趟國,還得看看工作什麼時候方便、機票什麼時候便宜。”


“而在國內,不少當年調皮搗蛋的兄弟們卻生活得如魚得水,做基金、炒股票、搞房地產、做互聯網的都有。各種投資移民、海外度假,特別是一到暑假就帶著小孩去美國,一待兩個月,參加各種夏令營,順便玩耍。”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差?原因之一就是那些出國的同學,錯過了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最近20年中國經濟騰飛這波最大的紅利。現在再想回國發展,機會雖有,但發現回國買不起房了……


作者1997年剛去美國留學時,覺得美國各個方面都好,非常先進。現在再去美國,卻感覺美國在一些方面已經落後於中國了。


首先,沒有移動支付,在許多地方還都要刷信用卡,20年幾乎沒變化。在中國,移動支付已經非常普及了,哪怕是最頑固的據點,比如高速公路收費,也可以使用移動支付,所以我們很多人已經不習慣出門帶錢包了。


【觀點】下一波商業紅利在哪裡?|精益商業思維

基本沒有O2O、到家服務,想點個外賣需要給不少小費。


網上買東西,即使花99美元買了亞馬遜Prime會員,也只能保證2~3個工作日送到。在國內我們上京東,一線城市基本次日達,甚至上午下單下午就能送到,也不用交會員費,更別說還可以貨到付款。


談到服務業,中國的航空公司,無論是海航、國航,服務都非常好。對比一下,現在美國的航空服務和國內相比差距很大,經常坐飛機的人能非常直觀地感受到。


而且美國這些年的變化非常小。如果在美國買輛車,車載導航地圖10年不更新都能用,這在中國是難以想象的。話說回來,在中國基本不用車載地圖了,都用手機導航了。


很多從美國回國探親的人,一到國內,發現國內好玩的太多了,商場裡到處是迷你KTV,大街上隨處都有共享單車,實在太方便了。


不得不說,“大勢”實在太重要了。



下一波大勢是什麼?

下一波大勢是人工智能。當前,人工智能已經開始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將深刻改造我們的生活。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人工智能是因為Google的AlphaGo,比賽之前,很少有人預測AlphaGo會贏,但結果讓人們大吃一驚,AlphaGo 以4∶1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之後又以全勝戰績打敗了中國的柯潔。


【觀點】下一波商業紅利在哪裡?|精益商業思維

人工智能是不是隻能下圍棋?當然不是。廣義的人工智能其實早已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搜索引擎,百度有一套複雜的排序算法,能根據用戶對搜索結果的點擊行為自動學習。比如用戶搜索迅雷,出現10條結果,迅雷的官方網站出現在第5條,用戶點擊第5條之後,實際是告訴百度第5條結果才是用戶真正想要的結果,那麼百度就會根據用戶的這一輸入去反向調整它的算法,這就是機器學習。


所以,搜索引擎有明顯的“數據網絡效應”,也就是搜的人越多,搜的結果越準。搜一個流行的詞彙,所有搜索引擎的結果都一樣好;搜一個冷僻詞,搜索結果就大相徑庭,熱門搜索引擎的結果通常要好一些。


地圖也是。車載地圖現在基本沒人用了。因為它更新極慢,也不提供交通信息。手機地圖就方便多了,不僅可以實時更新,還能向用戶學習。比如地圖告訴用戶上班要從A到B,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從A到C再到B,於是聰明的地圖就會思考是不是A到B之間在修路或者A到B之間交通堵塞等。


還有電商的推薦引擎,用戶買了ABCDE五種商品,它會根據自己的一套算法,推薦用戶要不要買F或者G。今日頭條也是,根據用戶的點擊行為,來學習用戶的興趣愛好,從而做到智能化的信息推薦。


再有就是輸入法。搜狗輸入法為什麼能自動糾錯?比如用戶把“A”打成“S”(這兩個鍵是挨在一起的)。因為很多人都經常輸錯,大家把“S”改成“A”的這一行為,是在告訴搜狗我正在糾正剛才的錯誤。用的人多了,搜狗自然就學習了。智能糾錯對於手機輸入法來講太重要了,因為手機鍵盤比電腦鍵盤更容易輸錯。


還包括我們迅雷播放器上字幕匹配的推薦算法。如果同時有五個在線字幕,迅雷怎麼知道哪個字幕與片子最匹配呢?要知道看片子時哪怕字幕只有0.5秒的延遲,用戶通常也無法忍受。


同樣是通過對用戶行為的學習去解決這個問題:一開始會隨機推薦字幕,同時還會分析用戶的觀看行為,比如某個字幕,用戶看了不到一分鐘就切換了,那麼這個字幕大概率是不匹配的。如果很多用戶都看了一小時以上,那麼這個字幕應該問題就不大。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算法,真實的算法要複雜得多。


再比如汽車領域的高級輔助駕駛(ADAS),自動車道保持(LKA)、車道偏離警告(LDW)、自動跟隨等功能對於30萬元以上的車基本上是標配了。


還有一個特別常見的人工智能的應用,就是停車場。現在在北京、深圳的很多小區或者購物中心,已經用機器視覺自動識別車牌了,再加上中國獨步全球的移動支付,中國停車場的體驗真的是在全球領先。


人工智能離我們很近,已經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將深刻改造我們的生活。同時,人工智能還是一條長期賽道,還處於早期,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在人工智能領域,一定會出現BAT這樣級別的公司。


本文大部分內容摘編自《精益商業思維》第9章


作者簡介:程浩,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獲計算機科學碩士。之後在硅谷工作,於2001年回國加入百度;2003年初和杜克大學同學鄒勝龍聯合創辦迅雷,迅雷於2014年在美國NASDAQ上市。2016年1月28日,程浩正式宣佈離職迅雷金。2018年5月2日,程浩宣佈與田鴻飛、江平共同成立遠望資本,聚焦於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