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師市水利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水一直以來都是稀缺資源,如何用好用活現有水資源,是師市面臨的一項課題。作為兵團水利體制改革試點師,按照“水行政、水事業、水企業、水民主”四分開為主線,師市推進水利體制改革,實現“橫向分散性管理”向“垂直集約型管理”轉變,建立了合法合理、科學高效的水利運行管理體制機制,師市水利事業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多措並舉,破除體制機制桎梏


水利體制改革是兵團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推進團場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一環。隨著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加之農業對水利工程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原有的水利管理體制及運作模式已較難適應當前灌區發展的需要,現有的農田灌溉設施建設需要較大的投入進行改造與發展,在不完全依靠政府的條件下,灌區要進行良好的發展與可持續利用,必須對水管單位進行合理的定性,對現有的體制機制進行改革。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師市水利局副局長李兆東介紹說,改革以前,師市水利管理處管理著6座水庫,屬於師市直管的事業單位,同時各團場均設有水管所(站),師市水利局只能進行業務指導,調度不暢、政令不通現象時有發生。

改革之前,師市水利事業單位人員隊伍龐大,各團場水利機構臃腫、用水效率不高。尤其是推進團場綜合配套改革以後,團場不再從事生產經營行為,連隊水利民主管理的改革沒有跟上,農業供水矛盾突出,小型水利工程出現了“有人用沒人管”的現象。與此同時,存在相同的水利工程結構體系、不同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問題,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中出現諸多問題。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一切變革都需要勇於衝破障礙、突破藩籬。師市以“水行政、水事業、水企業、水民主”四分開為主線,開展水利體制改革工作,完成人員清、工程清、資產清、水行政管理職能清,進一步健全和轉變水利“政”的職能,強化師市、團場水公益服務職能,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切實保障水安全。

“我們通過機構改革,減少了3個水利事業單位,撤銷團場原水管單位(節水辦)21個,精簡事業編制114個,水利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由1106人減少到674人,實現了由原來的‘橫向分散性管理’向‘垂直集約型管理’轉變。”李兆東說。

師市按照承接的62項水行政職能和行政執法權,進一步完善了水行政機構設置,健全了水行政職能,將原有事業單位進行重新優化整合,成立了水政監察支隊(水利工程質量安全中心)、水文水資源管理中心、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同時,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和“職責法定”的原則,制定了水行政部門的“權力清單”,加強了依法行政能力。

機制順則事業興。以新設立的師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為例,是由原師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水利管理處和建設管理處合併組建,內設綜合科、財務科、供水科和建管科,瑪河灌區管理站、呼河灌區管理站、引額灌區管理站和開墾河灌區管理站,統一管理灌區支渠及以上水利工程建設、運行和維護等工作,進一步理清了行政管理職能。

袁凱原先是師水利工程管理處辦公室工作人員,現在歸到了師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綜合科。“改革以後,人、事、財、物都順暢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許多。”袁凱說。

以前師水利工程管理處負責7座大型水庫運營管理維護,但是工程建設歸其他部門負責,建管分離,常常出現建設達不到使用要求,現在將建設管理歸併到了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真正實現了建管一體,使用效率進一步調高,工程維護成本大幅度下降。


協同治理,破解高水價困局


水是公共產品,政府既不能缺位,更不能手軟,該管的要管,還要管嚴、管好,要以保障職工利益為出發點謀劃水權水價改革。

長期以來,師市農業用水價格居高不下,造成職工群眾種植成本普遍上升,加大了增收阻力。

高水價有諸多構成因素,師市地處下游,沒有直接水源,引水成本高導致職工群眾用水成本高。加之體制機制不健全,管理人員隊伍龐大,管理不到位,存在跑冒滴漏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職工群眾用水負擔。

一邊是高居不下的灌溉費用,另一邊還要保證職工群眾的負擔不增加,這個難題如何解決?

目前,師市春耕春播工作全面展開,春季灌溉用水也已經開始,職工發現,水價降了。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今年,師市根據國務院和兵團相關文件精神,對職工身份地農業用水價格進行了調整。其中一○五團、一○六團、芳草湖農場及新湖農場水利工程供水水價由0.38元/立方米調整到0.34元/立方米,下調0.04元/立方米;共青團農場水價由0.32元/立方米調整到0.3元/立方米,下調0.02元/立方米;五家渠市(含一○一團、一○二團、一○三團)、軍戶農場、六運湖農場、土墩子農場及紅旗農場,水利工程供水水價暫不調整;奇台農場和北塔山牧場農業用水價格與地方持平,由0.09元/立方米調整到0.118元/立方米。


芳草湖農場二十連黨支部書記杜佔西說:“根據最新水價調整方案,一畝地定額354立方米/畝,每畝地下調0.04元/立方米,職工每畝身份地就可以省下14.16元。”

根據水價調整方案,師市還明確了水利工程供水水價、職工身份地用水定額、超定額用水水價徵收標準、水資源費徵收標準、水費徵收及管理方式等。

水價降了,水的流通運行環節更要精簡優化。

師市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實行“減編制、減層級、減人員、減費用”,整合水利事業單位,對水利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全員解聘、競爭上崗。2019年10月11日,師市水利事業單位舉行競爭上崗演講大會,來自師市水利系統的69名工作人員參加水政監察支隊、水文水資源管理中心、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相關崗位競聘。

劉愛業通過競爭上崗成為師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共青團農場服務站的一名管理人員。對於這次改革,他的感觸很深。

“改革最直接的體現是去年我們農場水的利用率提高了近3個百分點,省的就是賺的。”劉愛業說,改革以後,自己管理更精細,責任心進一步提高。

團場綜合配套改革以前,團場水管單位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存在收費不透明、水價浮動大等管理漏洞。結合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實際,師市各團場在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設立“水利站”,履行地方鄉鎮水利站的職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業務上接受師市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運行及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維護考核等工作。

農業用水要經過多個環節,從水庫經乾渠再到地頭,哪一個環節不順暢都將造成矛盾問題疊加。然而,由於水庫乾渠以下的支渠、斗渠、農渠產權歸屬不清、管理職責不明,職工群眾只用不管。時間長了,農田灌溉渠系坍塌淤塞,致使灌渠水流不暢,往往是“上游水飄飄,下游沒水澆”。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師市將骨幹水利工程與小型水利工程分開,支渠及以上骨幹水利工程由師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管理,斗渠及以下水利工程由連隊和用水合作組織進行民主管理,進一步理清了權責。


按照“花錢買服務,辦事不養人”和“管幹分離”“管養分離”的原則,師市著力推進斗渠以上水利工程的運行維護、觀測等,實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交由新疆準噶爾農發水電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形成了政府社會協同治水興水合力,實現了管幹分離。

李兆東介紹,師市水利局將通過內挖潛力、落實職工身份地水權、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等措施,綜合施策,確保農業水價持續降低。


用水自治,民管民用民受益


“連隊種植面積1萬餘畝,每年因為用水產生的矛盾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連隊和諧穩定。”共青團農場七連黨支部書記薛新偉說,“用水高峰期水量有限,以前配水員按照規定配水,職工群眾沒有參與,難免出現‘供需信息不一致’導致的矛盾。”

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後,連隊實行民主管理後,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如何適應新的體制,管護經費如何落實,泵站管理由誰維護,工程產權如何改革等問題亟待解決。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師市綜合運用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成果,指導團場連隊組建“用水協會”,把以前行政職能“管不好、管不了、管不到位”的水利工程交給職工群眾管理,充分調動連隊職工群眾用水自治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自從連隊成立了用水協會,職工群眾自行協商用水秩序,有效化解了矛盾,杜絕了關係水、人情水,促進了用水正常進行。”薛新偉介紹道。

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滴灌澆水成為常態,滴灌設施每年都需要維修保養。改革以前,連隊按土地面積收取滴灌設施維修費用,泵站等滴灌設施壞了以後,連隊首先要向農場打申請,再去領取零配件找人維修,結果到底花多少錢,連隊和職工群眾都不知道,還費時費力,耽誤按時澆水。

通過改革,讓職工群眾真正成為水利運行維護的責任主體,連隊水管員由連隊按照民主選舉方式從職工群眾中確定,田間灌溉首部管理員也由其供水範圍內的受益職工群眾自行推舉產生,管理費用由受益職工群眾自行協商解決。

去年,七連通過職工民主商議,每畝地收取18元服務費作為泵站管理服務人員工資,同時每畝地再收37元,交由連隊財經小組管理,作為泵站、管道等的維修費用,用不完的還可以退。

“以前都不知道錢用到哪去了,現在我們自己監督、自己使用,用水順序自己協調,再也不會因為用水發生矛盾了。”在七連種了20多年地的賈忠一說。

一〇六團地處沙漠邊緣,是“水到頭”的團場,水對於該團農業生產來說更是稀缺資源。去年七八月份上游來水較少,該團出現用水緊張的情況。該團充分發揮用水協會作用,採取少量快灌的方式,有效解決了用水困難問題,農業生產損失降到最低。

一〇六團二連黨支部書記李俊對此深有感觸:“維護職工群眾權利,把關係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公開,把連隊‘兩委’的職責履行到位,一切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李兆東說:“小型水利工程作為連隊的重要生產基礎、生產要素和直接生產設施,‘量最大、點最多、涉及群眾利益最直接’,是水利工程管理的‘最後一公里’,通過用水協會民主管理,有效化解了矛盾,真正實現了民用民管民受益。”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昔日,水荒致貧;今朝,水興糧豐百姓安。兩年間,在師市黨委頂層設計的“龍頭”引領下,師市水利體制機制建設攻難點、破梗阻,水利發展活力更強、質量更高。



六師五家渠市傳媒中心記者:多明忠 樊守成

編 輯:王 健 鮑 飛

副總監製:李新文 牛宏君

總 監 制:方 瑛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一水暢流 百業興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