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發展的時代價值

人民文旅智庫 | 文旅融合發展的時代價值

新時代條件下,文化與旅遊的相互滲入、互為支撐、協同並進、深入融合是滿足人民追求高品質旅遊和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由之路。文旅融合的內在價值表現在既能夠產生強大的經濟收益,為旅遊目的地帶來福祉,還能夠增進基於理解和體驗的文化創造、旅遊分享價值,有利於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意產品開發,更為重要的是在強化民族形象的塑造,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核/心/觀/點

文旅融合為旅遊目的地人民謀福祉

  • 文化旅遊具有強大的經濟力量,能夠為旅遊目的地創造就業崗位、引入投資,以及為當地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 文化旅遊還能夠通過適應性的再利用而為地域建築遺產保護以及當地社區的社會結構保護提供經濟支撐。

增進文化創造、旅遊分享價值,利於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意產品開發

  • 獨一無二的歷史遺蹟、建築、不同一般的展品、稀有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某種在別處無法獲得和體驗的產品等文化吸引物,無疑是文化旅遊中獨特文化發現的重要載體。

  • 文化旅遊從實質上促進了人類不斷在同他人和世界的交往中豐富自我、表達自我和發展自我的內在文化需求。

強化民族形象的塑造,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 文旅融合在強化民族形象塑造、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常常未被充分認識。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旅深度融合中,煥發出新的活力,為文化旅遊業注入更加優質、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容。

  • 紅色文化資源不但是中國文旅融合發展需要格外珍視的一種獨特文化資源,而且是優質旅遊資源。

習近平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以愉悅身心為目的的旅遊逐漸成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者也越來越注重旅遊的文化氛圍和文化體驗。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支出中,包含旅遊在內的服務消費比重每年提高約1個百分點。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居民國內旅遊達55.4億人次,同比增長10.8%。國內旅遊收入5.13萬億元,增長12.3%。我國居民出境旅遊達1.55億人次,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出境遊客源國。目前包括旅遊在內的服務消費已經佔國內居民消費支出比重的40%以上。[1]

在經濟轉型、消費升級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宏觀背景下,人民群眾對旅遊的需求動機、內容、意圖以及價值訴求正在發生新的變化。當下,僅僅欣賞好山好水名景點、拍照留影買特產的“打卡式”旅遊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需求,影視、動漫、綜藝、短視頻等辨識度、新奇度高的文化IP成旅遊產業增長新爆點。人們從觀光景區轉向特色社區,從繁華都市轉向悠久古鎮,從購物場所轉向文博場館,賞藝術、看民俗、品歷史、觀演藝,越來越注重文化風貌和文化場景的體驗,越來越追求有內涵、個性化、高品質的文化旅遊,這已然成為一種時尚活動。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旅遊活動中約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遊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長。文化成為旅遊最大的原動力。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不但呈現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而且成為影響未來10年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最大變量。2019年3月,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7%的受訪者體驗過文化旅遊。受訪者參與最多的是與旅遊地傳統文化故事有關的文化旅遊(65.8%),然後是與當地民風民俗有關的文化旅遊(58.2%)、與文學影視藝術作品有關的文化旅遊(44.7%)等。從文化旅遊產品特點來看,受訪者對能深入參與體驗的文化旅遊產品(60.5%)最感興趣。[2]

文化旅遊是一種古老的特色旅遊形式。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尚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際上就是把旅遊和文化融合在一起,2500多年前,孔子就闡述了“無文不遠”的理念。中國古人遊覽名山大川,留下傳誦後世的名篇佳句,實際就是一種深度的文旅融合。意大利商人、旅行家馬可·波羅早在13世紀,遊歷中國後寫下的《馬可·波羅遊記》,掀起西方歷史上第一次“中國熱”。文化旅遊也讓馬可·波羅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2018年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所發佈的最新報告《旅遊與文化協同作用》特別強調了旅遊與文化之間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

旅遊與文化相互交融、互為一體的過程,既賦予空間移動的旅遊以文化內涵,又使得包括自然風光、古蹟、歷史場所、博物館、藝術中心等物質資產和民俗、文化習俗、文化節慶等文化資產,在旅遊活動中得以演示、傳承、保護、開發和利用。文旅融合從本質上滿足了受文化動機驅動的人們對美食、藝術展示、歷史遺址等文化吸引物以及遊學、藝術表演、節慶等文化活動參觀訪問的需求。

新時代條件下,文化與旅遊的相互滲入、互為支撐、協同並進、深入融合是推動旅遊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文旅融合的內在價值表現在既能夠產生強大的經濟收益,為旅遊目的地帶來福祉;還能夠增進基於理解和體驗的文化創造、旅遊分享價值,有利於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意產品開發;更為重要的是在強化民族形象的塑造,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1 文旅融合為旅遊目的地人民謀福祉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文化旅遊具有強大的經濟力量,能夠為旅遊目的地創造就業崗位、引入投資,以及為當地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對於經濟發展項目有限的鄉村、少數民族地區而言,文化旅遊尤為重要。當地居民可以通過掌握旅遊吸引物的所有權,經營特產店、民宿、餐飲店,提供本地導遊服務,參加旅遊文化演出等途徑直接參與文化旅遊活動,也可以通過製作手工藝品、民間藝術品和紀念品出售給旅遊者來間接參與文化旅遊活動。

這些商業活動進入門檻低,當地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夠獲得經濟收益,顧家賺錢兩不誤。例如,2019年,隨著碧螺春茶的上市,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節暨太湖文化旅遊節也拉開大幕,文旅融合的產業模式將使碧螺春茶總量比往年增25%左右,進一步助力了當地富民增收。[3]

近年來,鄉村休閒遊成為文化旅遊的一個熱點。越來越多的旅遊者渴望暫時脫離日常的生活,在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交相輝映的鄉村中放鬆疲憊的身心,緩解精神壓力,享受一種愜意的慢生活。這也為擁有自然淳樸、多種文化元以及特色生活體驗等的原生態鄉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引來致富活水,鄉村遊在文旅融合的產業轉型下,擺脫了“採農家菜、看農家景、吃農家飯、賞農家戲”的單一模式。

據日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旅遊研究中心發佈的《旅遊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顯示,一批更富個性特色和精品特徵的民宿、鄉村度假酒店、鄉村度假中心、鄉村體育旅遊俱樂部等產品成為鄉村遊的亮點。[4]“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民俗文化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注入了文化內涵,增加了文化體驗和互動項目的鄉村旅遊,品質有了明顯提升,對文化旅遊者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強。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一些文化旅遊部門和旅行商也積極開展“送客入村”行動,充分釋放文旅融合的經濟價值,使鄉村旅遊發展煥發全新活力,有效帶動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全面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例如,2019年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省發改委聯合發佈了湘贛邊鄉村振興紅色旅遊經典線和大湘西“土家苗鄉峰林峽谷觀光線”“瑤鼓侗歌古城商道探秘線”等三條精品線路,[5]以文化旅遊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提升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旅遊者與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互動,不但能使旅遊者獲得情感上的親近和愉悅,而且有助於修復和振興當地文化傳統,讓當地居民獲得經濟收益的同時,賦予他們以文化歸屬感和意義感,提升了文化自豪感,與此同時也保護了與之相聯繫的文化傳統。例如,汶川地震使四川綿陽牛飛村羌寨傳承至今的古老羌族文化受到重創,震後在此地建成的羌繡文化旅遊產業園,以羌繡文化體驗為主的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遊客對羌族文化的好奇、體驗與欣賞,滿足了自身的文化探知的需求,也帶動當地羌繡文化的復興。羌族女性紛紛拿起針線,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羌繡的技藝,甚至還出現了愛好羌繡的“繡郎”。

文旅融合不僅幫助當地村民重拾生活的信心,逐漸走上致富的道路,還使當地經濟多樣化。由此,當地村民逐漸認識到羌族文化的更多價值,產生了文化自豪感。現在,繡娘們把羌繡的吉祥花紋繡到日常穿的衣服上,每逢節慶,寨子裡的人也都會穿上豔麗多彩的民族服裝慶祝節日,羌族文化得到自覺地傳承和保護。

文化旅遊還能夠通過適應性的再利用而為地域建築遺產保護以及當地社區的社會結構保護提供經濟支撐。例如,中國很多舊城、舊村的改造將年代久遠的廠房、商鋪、村屋改建為精品民宿,通過增添餐飲、文化體驗設施和住宿接待設施使一個衰敗的社區重新獲得活力。這些建築的適應性再利用,使當地居民重新獲得了身份認同感,起到了地域身份表達的作用。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另一個非常成功的轉型範例是創建於1914年的中國臺灣台北釀酒廠——當時全臺灣最大的釀酒廠遺址。隨著釀酒廠的搬遷,這裡廢棄閒置。臺北市感到無力承擔這座有著百年曆史文化記憶的廠房遺址修繕與改建所需的費用,於是向民間資本提供了開發整個建築群的機會,1997年,幾位藝術家看到酒廠仍保有過去臺北產業與生活的空間記憶,願把該工業遺址轉化為當地社區和旅遊的文化地標,並以創造性、文化性和可持續性為核心原則,將願景付諸實施。如今,酒廠及其周圍的多個社區已得到適應性更新,打造出“華山1914文創園”,成為一個具有溫馨親切氣氛的多元藝文展演空間,併成功整合了當地社區的休閒娛樂和旅遊用途。很多富有創造力的文化創意企業家們在這個經過重建的歷史建築裡工作,很多高端的藝術展覽、音樂表演、文化節慶活動也在這裡舉行。“華山1914文創園”每年吸引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旅遊者,2017年盈利金額達到了4億1668萬新臺幣,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促進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繁榮。

再比如,北京798文創產業園區依靠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對工業歷史遺址實施保護性開發利用,增強了城市經濟動力和文化活力,讓企業和當地居民雙雙嚐到甜頭,成為文旅融合的成功範例。

2

增進文化創造、旅遊分享價值,利於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意產品開發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近年來,《舌尖上的中國》《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文化綜藝節目及紀錄片的走紅為旅遊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目的地選擇。那些能夠體現文化魅力和文化價值,具有鮮活性、趣味性、多樣性的文化場景,對文化旅遊者來說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說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節目自2017年底開播以來,“為一座博物館赴一座城”讓文博旅遊持續成為熱門,各旅遊網站搜索“博物館”相關旅遊產品的數據環比上升近1倍,相關旅遊線路多達千條。

據統計,2019年全國文博遊已超10億人次。2018年國慶黃金週,僅成都一地,就有超過82萬人次觀眾走進各大博物館看展。[6]文博尋寶之旅其實也是旅遊者的文化發現之旅,旅遊者尤其是年輕人青睞於在旅行中進行不尋常且生動的文化探知、藝術體驗等,其熱度反映出在當前崇尚“個性+深度”的旅遊時代,淺層的觀光遊逐漸讓位於深度的文化體驗遊。

文化旅遊不是壓抑的,而是以調節身心,愉悅精神為目的的。多數文化旅遊者並不刻意追求深度的學習體驗,而是期望在輕鬆、美好、有趣、富有娛樂性的旅行中獲得獨一無二的文化發現和文化體驗。對於這些出於娛樂和逃避現實的目的而參與文化旅遊的人來說,文化想象成為現實是文化旅遊發現與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哪怕對於這種現實的體驗只是暫時的和替代性的行動。

這種文化訴求必然要求旅遊目的地將歷史文化、民俗民藝等文化資產轉化為場景、故事、體驗項目等奇妙之境,通過豐富和優化文化吸引物供給、創新內容表達和展覽展示手段,向旅遊者提供一個帶有夢幻色彩的氛圍和空間,從而成功傳達文化價值信息,滿足旅遊者的文化需求,引發情感共鳴,使其成為能夠驅動旅遊者克服重重困難仍然嚮往和喜愛的文化體驗目的地。

獨一無二的歷史遺蹟、建築、不同一般的展品、稀有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某種在別處無法獲得和體驗的產品等文化吸引物,無疑是文化旅遊中獨特文化發現的重要載體。文化吸引物中文化產品成功的創意設計,能夠將美好的文化願景附著或投射在功能多樣的產品身上,更大程度上激活歷史文化遺產在當代的審美價值和人文價值,讓文化遺產在發現創造和消費中重新走進人們的生活,真正讓文化可體驗,讓文化與時代潮流相結合。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文創產品在塑造旅遊體驗方面扮演了一個非常人性化的角色,做工精良、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能培養人們關於一個地方的長久記憶和聯想。文創產品能夠涵蓋器物、服飾、家居、藝術複製品、文具、玩具、禮品、化妝品、食品等多個領域,例如,2018年末故宮口紅的爆燃無疑為文創產品的創新打開了一條新的思路。“故宮文創館”推出了與故宮院藏文物同色的六款國寶色口紅,以“這是一場歷史與顏色的告白儀式”為主題,將古老的故宮文物直接與現代年輕人的日常消費品相鏈接,賦予文創產品以獨特的魅力。

文旅融合的縱深發展,會推動文創產品不斷提升文化品位和美學價值。當下全球文創設計的發展趨勢早就脫離了簡單結合文字、圖案與商品,或是將藝術原作進行符號化後轉貼的低級設計層次。高品質的文化產品設計是一種具有高度文化吸附力的跨界創意,能夠更精準地把握傳統元素與流行文化,提取適合年輕一代的文化價值觀、審美品位、時尚追求的關鍵文化要素,實現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的相結合,從而使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當代獲得尊重、瞭解和喜愛,從而能夠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化旅遊從實質上促進了人類不斷在同他人和世界的交往中豐富自我、表達自我和發展自我的內在文化需求。在自媒體時代,文化旅遊者更熱衷於在體驗文化價值的同時分享文化價值,這也使得文旅融合所要實現的文化高效能傳播成為可能。微博、微信,還有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以感性、迅捷和廣泛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促成不同個體間的密切鏈接,成為人們日常交往的新時尚。

特別是剛剛崛起的短視頻平臺,以流動化和碎片化的形式對各地歷史風物與地域印象進行更形象直觀的表達,為地域文化提供了視聽多維符號的綜合運用的呈現形式,融匯成個性清晰、文化形象鮮明的文化記憶場。例如,通過抖音短視頻平臺,杭州宋城、摔碗酒館、粉黛花海等也成為遊客必點的文化新地標。

短視頻短小精煉、傳播速度快、內容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製作門檻相對較低,並通過社交屬性刺激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表達欲和分享訴求,成為時下年輕人日常生活交往的一種新語態、新時尚。在短視頻平臺,既可以藉助他人之眼,從微觀具體的角度進入各種有意味的旅遊文化場景,獲得文化發現;平臺所提供的豐富製作工具也可以讓人們便捷而富有創意地將自己旅行中發現的人物、建築、美食等各種符號,製作成各式節奏感強、“魔性”十足、科技元素與藝術元素雜糅、極具創意和現場感的短視頻,進行創造性的自我表達和體驗分享,並在與視頻粉絲的互動交流中強化一種新鮮獨特的文化感知,建立自己與他人高度參與和互動的文化交往空間,從而衝破現實空間阻礙的冷漠與陌生,在傳播中尋求基於文化趣味與文化價值的互動關係以及對藝術和文化的共性理解,實現文化認同和審美認同,讓文化發現和文化交往更加豐富、廣泛、愉悅。

3 強化民族形象的塑造,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文旅融合在強化民族形象塑造、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常常未被充分認識。利用文化資產來標示民族身份,營造文化歸屬感、認同感,文化旅遊在民族形象塑造中所發揮的作用在許多方面比經濟回報更為重要。民族身份是建立在文化身份認同基礎之上,並通過建築、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各種民族象徵物和話語來建構和表達的。

因此,將民族象徵物、民族文化圖景作為旅遊吸引物在旅遊過程中進行推廣,有助於維護文化認同與民族身份的一致性,從而強化民族形象的塑造。比如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歷史考古遺址、美術館、古籍展示館、非遺傳習所之類的文化場所,逐漸被打造為有故事、有溫度、有體驗、有品位的文化客廳。講解員深入淺出地生動現場講解、傳承人的現場表演以及口口相授、手手相傳等具體表現形式,為旅行者提供了非同凡響、原汁原味的學習體驗和獨立體悟的空間,在新穎、輕鬆愉快、令人興奮而又引人思考的氛圍中向旅遊者呈現民族性的核心要素(民族起源、民族英雄、民族技藝、國家歷史、民族品格、價值追求等),並將富有民族性的精神文化養分融入人心,潤物細無聲地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潛移默化地引發旅遊者去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等一系列問題,從而讓旅遊者在知覺、情感、想象力、記憶等多重思維作用下,構建其文化認知系統,確認文化身份和完成民族身份認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書記參訪過許多國內外知名博物館。他在參觀西安市博物院時強調,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保護好、管理好、研究和利用好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讓歷史說話,讓文物活過來,給當代人以民族自信和歷史啟迪。[7]博物館並非是被歷史塵封的墓碑,而是在文旅融合的助推下由單一的“藏物護物為主”轉型為與“育人化人”相結合,成為守護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滿足現代人獲得文化歸屬感而深度參與的文化實體。

最近幾年,博物館成為文化旅遊的重要目的地。“智慧”理念助力博物館升級成為一種趨勢,諸如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使博物館文物利用更加科學和智能化。AR、VR技術還原了文物在歷史圖景下的鮮活性,帶給旅遊者從感覺、聽覺、觸覺等多層次多角度對文物可觀、可鑑、可觸、可知、可玩的全新體驗。智慧博物館的直觀性、生動性、參與性、趣味性等顯著特徵,寓教於樂,使文物在動態、活態的欣賞中增強感染力和實效性,有效地激發國內遊客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進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認同。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旅深度融合中,煥發出新的活力,為文化旅遊業注入更加優質、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曾在歷史的長河中引領過人們生活中的時尚潮流。如今,文化旅遊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當下審美語境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契合,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當代生活的融合,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深閨”,以文化消費的方式,通過藝術再造、審美體驗、時尚表達等努力,迴歸百姓的生活現場、消費現場、審美現場和時尚現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重回現場,不但讓人們有了更豐富的旅遊內容選擇,提升了文化旅遊的幸福感,而且當人們體驗戲曲的典雅,驚歎於雕漆硃紅的神奇,年輕人穿上現代改良的漢服唐裝,蹬上網紅手繡的龍飛鳳舞圖案的高跟鞋,學做陶藝……對民族身份和文化的認同油然而生,對民族形象的認知更加清晰,進而轉化為流淌於血脈的文化自信。

目前,中國各地旅遊演藝以文化為核心進行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顯著,推出了一批有影響力、主題鮮明、故事精彩、地域文化特色突出、高科技與藝術跨界融合,文化韻味豐厚的演藝精品。在杭州,《宋城千古情》是目前世界上年演出場次最多和觀眾接待量最大的劇場演出,與法國的《紅磨坊》和美國拉斯維加斯的《O秀》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秀”。《宋城千古情》用美輪美奐、大氣磅礴的視聽手段將江南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元素表現得淋漓盡致,帶給旅遊者強烈的視覺衝擊和精神震撼;[8]在西安,大型實景舞劇《長恨歌》婀娜多姿、爛漫而雄渾地展現著傳頌千載的詩篇,讓觀眾穿越千年,夢迴大唐;在敦煌,融入式大型實景演出《又見敦煌》,將敦煌博大精深的東方神韻藝術驚豔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以下簡稱“文化和旅遊部”)發佈的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旅遊演藝節目臺數從187臺增加到268臺,增長43%;旅遊演藝觀眾從2789萬人次增加到6821萬人次,增長145%;票房收入從22.6億元增長到51.5億元,增長128%。[9]

旅遊演藝已經成為文旅融合的典型新業態,發展勢頭迅猛。旅遊演藝不單純是一臺實景演出、一場歌舞表演、一段歷史故事情景,也是具有社會化意義的文化行為,其重要性超越了其作為一種旅遊產品對旅遊目的地所作的經濟貢獻和對當地旅遊發展的貢獻。一臺旅遊演藝精品節目一定是用正確的價值導向、用真善美的情懷、用科技的手段、用精益求精的藝術創作精神打造而成的,兼具觀賞性和思想性,本身就閃現著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氣質,通過藝術創造和舞臺表演讓文化“活”起來,充滿歷史風雲的底蘊、文化血脈的元氣,也強化了民族形象的塑造,對旅遊者產生集聚效應,發揮著重要的文化傳播功能。

觀看演出使旅遊者能夠在遠離居住地的地方多維度展開民族記憶和歷史想象,從演出中具有鮮明標識的文化圖景、故事呈現的民族英雄傳奇、人倫情感中感知中華民族的偉大與中華文明的豐富多元,完成訴諸於內心的文化體驗,從而確認自身的文化身份,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旅遊演藝也能促進旅遊者之間更深層次的跨地域文化理解和知識貫通,成為構建人心相通、文化共同體的橋樑。

人民文旅智库 |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紅色文化資源不但是中國文旅融合發展需要格外珍視的一種獨特文化資源,而且是優質旅遊資源。紅色文化是中華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以及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主義建設而奮鬥的歷程中,培育創造、凝聚而成的精神瑰寶和文化形態。

習近平

書記強調:“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新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激起了中國人濃濃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入瞭解紅色文化的訴求。近年來,在社會風氣、思想觀念、文化消費等方面的推動下,紅色旅遊動力強勁、市場廣闊。文化旅遊的內容選擇中,紅色旅遊成為越來越多的旅遊者的一個必選項。

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旅遊經濟主要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紅色旅遊重點城市的436家紅色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4.84億人次,同比增長4.83%,佔國內旅遊人數的17.13%;旅遊收入達2524.98億元,同比增長5.73%,佔國內旅遊收入的10.32%。紅色旅遊遊客人均遊覽1.05個經典景區,復遊率達到32.44%。[10]紅色旅遊市場熱度不斷攀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愈發顯著。

紅色文化旅遊不僅僅是一項旅遊活動,其獨有的文化特質更是在增進旅遊者對

中國共產黨的深刻認知,強化民族身份認同、國家認同基礎上的愛國主義情感,砥礪民族精神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大多數的紅色旅遊目的地與當地特色文化、美食、娛樂、農業、教育、休閒等旅遊業態融合度越來越高,通過精心整合星羅棋佈的革命遺址,挖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精心組織多種紅色旅遊線路,開發出形式多樣的紅色旅遊產品,滿足旅遊者對紅色旅遊的高期待值和在精神世界的深層體驗以及獲得感。

紅色文化旅遊將旅遊者帶入革命遺址現場,深入歷史的情境,講述革命歷史重大事件中感人肺腑、觸及靈魂、激勵精神的動人故事和禮讚人民英雄,喚起紅色記憶,在想象和共情中有力地形塑旅遊者的文化歸屬感以及個體生命與民族和國家命運的緊密相連、休慼與共,內化為旅遊者的民族歷史記憶和紅色精神基因。

紅色文化旅遊成為傳播和弘揚紅色文化,提振不畏艱難、勵精圖治、百折不撓的民族精氣神,增強國人文化自信的一塊精神場域,讓旅遊者特別是年輕群體在紅色文化體驗和理解中產生深刻的情感價值和文化價值認同。紅色文化旅遊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和追捧。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相關報告顯示,年輕人對紅色文化認同感增強,紅色旅遊景區與文化、創意和科技的融合創新對年輕遊客形成了較強的吸引力。“80後”“90後”“00後”逐漸成為紅色旅遊的中堅力量,“80後”父母攜帶“10後”子女到訪紅色旅遊勝地成為一大亮點。[11]

習近平書記強調: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書記關於“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指示精神,紅色文化旅遊必將成為文旅融合發展中閃耀著中華民族精神力量和獨特文化價值光芒的璀璨明珠。

本文系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習近平書記‘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思想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8CQXJ30;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楊馥華、楊夢昕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 釋

[1]樊繼達:《中國消費呈現四大變化》,《北京日報》,2019年4月8日。

[2]《出門旅遊 忙於“打卡”不如來點文化》,《中國青年報》,2019年3月28日。

[3]《碧螺春茶總量增25%文旅融合助富民增收》,光明網,2019年3月15日。

[4]《〈旅遊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發佈》,中國經濟網,2019年1月10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901/10/t20190110_31227288.shtml。

[5]《精品線路感受最美湘西》,《瀟湘晨報》,2019年4月13日。

[6]《成都各大博物館人氣旺 165萬遊客喜過文博年》,《成都日報》,2019年2月11日。

[7]《學習他——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央視網,2017年5月18日,http://news.cctv.com/2017/05/18/ARTIBknlTrvL6oWP66xCJ6ew170518.shtml。

[8][9]《旅遊演藝 夜間的視聽盛宴》,《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4月12日。

[10]《上半年國內遊人數28.26億人次 紅色遊火熱》,中國經濟網,2018年8月22日,http://travel.ce.cn/gdtj/201808/22/t20180822_6503355.shtml。

[11]《中國人旅遊需求越來越強》,《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4月11日。

參考文獻

楊志純,2019,《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從理念走向行動》,《中國旅遊報》,1月18日。

李媛媛,2019,《讓非遺迴歸現場》,《中國文化報》,4月18日。

張力,2019,《文化賦能 推動紅色旅遊轉型升級》,《中國文化報》,3月27日。

《武大單波:短視頻的創作與傳播有可能賦予城市“有意味的形式” 》,光明網,2019年3月8日,http://it.gmw.cn/2019-03/08/content_32617712.htm。

[澳]希拉里·迪克羅、[加]鮑勃·麥克徹,2017,《文化旅遊》,朱路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第17~32頁。

文章來源:《學術前沿》2019年6月上《關於文旅融合內在價值的審視與思考》

作者: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柴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