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讓川普下台?

釘頭七箭書一量子詛咒


讓特朗普下臺有三種方式:一、特朗普本人辭職;二、被彈劾;三、2020年敗選。從特朗普目前的雄心勃勃來看,第一種方式基本不存在,第二、三種方式都有可能迫使特朗普下臺。
決定彈劾總統的權力在國會;


彈劾總統的必要條件是共民兩黨在參眾兩院所佔的席位;總統是否被彈劾的重要因素是總統的政策和行為是否違備民意和法律。從目前國會參眾兩院的席位來看,眾議院435個席位共和黨佔241席,民主黨佔193席;參議院100個席位共和黨佔51席,民主黨佔47席。在參眾兩院中共和黨佔多數席位,而在今年的中期選舉,眾議院435個席位將全部更換,參議院100個席位將更換三分之一。

在近期中期選舉的前期選舉中,民主黨比共和黨高出7個百分點。如果在中期選舉民主黨戰勝共和黨,獲得參眾兩院更多席位,特朗普就有可能被彈劾下臺。因為特朗普的政策和行為已經遭至參眾兩院的強烈反對。例如:特朗普的加徵關稅政策,參議院以88:11的票數要求眾議院進行阻止。然而特朗普卻仍然固執己見。再如:特朗普在赫爾辛基“普特會”中的行為,遭到了參眾兩院以及美國各界的猛烈抨擊,有的媒體甚至稱特朗普為“叛徒”。另外,特朗普的“骨肉分離”移民政策,也同樣遭到了美國民眾的反對,前期就出現數十萬美國民眾上街示威遊行的局面,抗議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再者由於特朗普的“去奧巴馬化”和時時攻擊奧巴馬和希拉里,己使共和黨和民主黨處於嚴重分割狀態。


即便特朗普所在

共和黨能夠在中期選舉中取勝,那就要看特朗普能不能到2020年兌現自己的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特朗普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採取的政策是:1、吸引制裁業回國,增加再就業,使美國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2、加徵關稅減少貿易逆差;3、挑起全球貿易戰,讓世界陷入經濟危機中,使資本再次迴流,達到薅世界羊毛的目的。採取的理念是美國優先,奉行的是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從實踐看,特朗普的政策雖然使美國的經濟近期增長4.1%,不過卻使美國陷入了信用危機,這做為依賴信譽支撐著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來講,其後果是十分可怕的。現在美國債務己經上長到21萬億美元,特朗普競選時口口聲聲要縮減美國外債,可是執政不到兩年卻增加了1萬多億美元外債。特朗普盲目增加軍費,醫改又陷入擱淺,再加上貿易戰被反制用於支出的農業補貼,美國的外債很可能還會持續增長。特朗普的貿易戰並沒有使製造業回國,反而使美國部分企業為了減少成本遷至海外。而且由於美國信用的喪失,世界各國對美元也逐漸失去信心,現在部分國家已經開始廢棄美元結算貿易。如果世界各國都拋售美元,特朗普別說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因此會轟然倒塌。

特朗普2020年的競選口號是“讓美國保持偉大”,既然特朗普在任期內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就沒有理由再去競選總統。儘管特朗普如何去“忽悠”美國民眾,也不會把票投給特朗普,特朗普就會黯然走下總統的寶座。


適情雅趣


這幾天美國國內爆發的大新聞就在挑戰特朗普的總統寶座。

不久前,特朗普背後的兩個重要人物:競選團隊主席馬納福特與私人律師邁克爾·科恩被美國爆出兩人在特朗普競選階段曾經出現賄選等醜聞。現在二人都已經認罪,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情。這兩個人的倒掉使得美國媒體、民主黨力量將炮火轉移給了特朗普。畢竟二人都是為特朗普“打工”,特別是邁克爾·科恩,坊間一直傳聞其擁有特朗普通俄的關鍵政局,原來沒有機會控制他,現在機會來了。據美國媒體報道,邁克爾·科恩為了脫罪等理由,已經表示願意成為調查特朗普通俄門的證人。這些消息無疑最終都在針對特朗普。

現在美國的民主黨已經在計劃啟動彈劾程序,將特朗普趕下臺。一旦落實通俄罪名,並被趕下臺。那麼特朗普很可能被司法調查,未來不排除鋃鐺入獄的可能。


琺大庶吉士


先吐槽下,提問的人,得有多不喜歡特朗普啊,O(∩_∩)O哈哈~

接下來進入正題,聊一下特朗普怎麼樣才能卸任總統。


特朗普


第一個方法,當然是

最正常的方法,就是任期屆滿,由當選總統與其交接工作後,卸任後,他就不是總統了,這樣也算是下臺了不是。當然,這是最正常的下臺方式,也是能夠確定具體時間的下臺方式。特朗普如果以這種方式卸任總統,那麼他要麼是在2021年1月20日正午12點,要麼是在2025年1月20日正午12點,與候任總統交接,正式卸任。具體是2021年還是2025年,這要看2020年大選,特朗普能否順利連任。


特朗普宣誓就職


接下來的方法,就基本上都是非正常的下臺了。

首先,也就是第二種方法,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特朗普被美國國會眾議院提起彈劾,參議院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主持下,認定眾議院提起彈劾罪名成立,在這種情況下,彈劾成立,被彈劾的總統,當然,按照問題中所說的,就是特朗普因為被彈劾定罪而去職,這也算是一種下臺方式吧。但這種下臺方式,可不是僅僅就是去職而已,被彈劾定罪的總統,接下來要進入正式的司法程序,根據通過的被彈劾的罪名而確定刑罰。當然,美國曆史上,有兩位被彈劾的總統,即安德魯·約翰遜總統和克林頓總統,不過都沒有被定罪。因此,如果特朗普被彈劾定罪而去職的話,那將會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被彈劾定罪並去職的總統。但是,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彈劾,尤其是彈劾總統是極為慎重的,能不使用就不會使用的,指望通過彈劾的方式,讓特朗普去職,雖然特朗普面對“通俄門”的麻煩,但真正進入到彈劾程序,尤其是還能夠最後被定罪,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小的。



克林頓彈劾案


第三種方式,就是在任總統是可以辭職的。總統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辭職,比如說總統可以以自己不相干了,覺得自己不適合,甚至可以“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等等各種靠譜不靠譜的理由辭職,畢竟美國憲法和任何一個法律都沒有禁止總統辭職。當然,沒有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坐上了這個位置,還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呢,就主動選擇辭職不幹了。辭職下臺的總統,應該也是被迫無奈才做此選擇的,最有代表性的,也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辭職的總統,就是尼克松總統。事實上,尼克松總統辭職也是心不甘情不願,他是在面對美國國會眾議院要正式進入彈劾程序,被彈劾定罪的可能性非常大的情況下,而選擇辭職,目的是由繼任的福特總統以赦免的方式赦免他

已經犯下的和可能將要犯下的一切罪行。

不然尼克松很可能因為“水門事件”而被彈劾定罪,不僅丟了總統的職務,還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特朗普可能因為各種理由而選擇辭職,但不論是從他的性格,還是從常理來推斷,特朗普肯定不會主動辭職,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才可能無奈的選擇辭職。


尼克松宣佈辭職後離開白宮


第四種方式,不能視事。美國憲法事實上,是規定了如果某位總統,在不能視事的情況下,將由副總統繼任總統,在這種情況下,不能視事的總統也相當於去職了。當然,不能視事包括很多種,比如說植物人、精神問題等等疾病,也可能比如說被綁架,畢竟好萊塢電影總這麼演,等等種種情況的出現,使得在任總統無法履行其總統職務,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按照1947年《總統繼任法案》規定的順序,由其他人代替已經不能視事的總統,履行總統職務,這時,除非在任總統被證實可以繼續履行其職責,否則就相當於被去職,下臺了。而特朗普總統,如果要是以這種方式下臺,個人以為,最有可能的是因為疾病導致,畢竟歲月不饒人,特朗普已經是七十多的老人了。


威廉·亨利·哈里森總統在白宮去世


第五種方式,在任上去世,由其他人繼任,當然,這同樣是由美國憲法所規定的。當然,這種方式算作下臺可能有點爭議,但畢竟問題中所問的是怎麼樣下臺,我們不能排除在任上去世,由其他人繼任不是下臺。一般,在任上去世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因病去世,二是非正常死亡。因病去世很好理解,而因非正常死亡同樣也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在任總統因意外狀況情況,比如說車禍,而去世,二是在任職總統被刺殺身亡。在美國曆史上,因病去世和被刺殺身亡的總統都有不少,但因意外去世的總統卻沒有。而同樣的,特朗普由於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處理繁重的國務,很可能導致其健康狀況惡化,而因病去世。在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在任上去世,也是任職最短的總統威廉·亨利·哈里森就是因為年齡太大,就任後由於繁重的國務活動而感染肺炎去世。而在職總統被刺殺,在美國曆史上同樣而言不少,林肯、加菲爾德、肯尼迪……都是被刺殺身亡。而特朗普面對的是一個兩黨對立情緒嚴重,美國社會政治分裂的國家,遇刺的可能性並不小。因此特朗普也可能因病,也可能因為遇刺身亡導致總統更迭,在這種情況下,個人以為,應該也算作特朗普下臺,也是可能導致特朗普下臺的可能性之一。


以上,就是可能導致特朗普下臺的幾種情況,希望能夠回答這一問題。


hording


這個問題真是常答常新,在中期選舉前夕,又有了不一樣的答案!這次中期選舉,民主黨已經說了,只要在眾議院佔上風,就會彈劾特朗普。

我們來看看彈劾特朗普的可行性。現在特朗普的支持率是41%,低於半數,民主黨有很大可能在眾議院拿下多數席位。這樣民主黨就能夠掌握眾議院控制權,提出彈劾案。也有人說,還有參議院呢?確實,目前看共和黨在參議院有很大優勢,要佔多數,共和黨只要拿到9席,而民主黨需要拿到16席。但只要民主黨在多拉攏一些共和黨人,彈劾案就非常有望通過。尤其是在共和黨分裂的情況下。

特朗普也已經意識到有被彈劾的危險,放話說如果被彈劾,他就是受害者,被彈劾更有利於他參加2020年大選。

現在,中期選舉已經成為兩種極端思想的對抗,一個是特朗普派,一個是反特朗普派。到底是特朗普派佔大多數還是反特朗普派佔大多數,眾議院的選舉結果能夠說明一二。

究竟特朗普這次會不會下臺呢,期待後續呀


小溪解局


能使美國總統特朗普下臺的可能性有以下幾種。

一,被敵刺殺。不過懾於美國的強大,沒有哪個國家有這個膽。一旦被美國政府確認刺殺行動與該國政府有關,那就有被滅國身死的可能。歷史上被刺客刺殺身亡的美國總統有以下四位總統。

林肯,1865年

加菲爾德,1881

麥金萊,1901

肯尼迪,1965

另外還有五位總統被刺重傷,其中有羅斯福和里根總統。



現在美國總統的保衛措施非常嚴密,總統出現的場合早己被清理過,而且保衛裡三層外三層,另外還有狙擊手暗裡布控等。當然,百密也有一疏,被刺的危險還是存在的。如果特朗普得罪重大利益集團,或者實施極不恰當的政策,被刺的係數就會升高。目前這種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但非常小。

二,不經國會授權,發動對外大規模戰爭,而美國受到了重大損失。

特朗普是個眼睛柔不得沙子的總統。目前美國與伊朗劍撥弩張,假設特朗普在未經國會授權,私自下令攻擊伊朗,而伊朗發射導彈擊沉一艘或多艘航母,亦或伊朗發射洲際導彈攻擊美國本土大城市,並且命中日標,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一定會被彈劾下臺。但是,特朗普發動對大國戰爭的可能性非常小。



無視言論自由,限制言論自由罪名成立。特朗普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排除阻力,經常批評媒體是“人民的敵人”,“騙子”等,並且鼓動自己的支持者用詆譭圍攻媒體。總統成了實際上干涉言論自由。干涉言論自由屬於違憲行為,是要下臺的。7月16日,全美媒體為了維護言論自由的權力共同發表社論討伐特朗普。但由於參眾兩院都是共和黨多數,所以暫時躲開了彈駭的危險。如果在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失去多數席位,特朗普由於曾經涉嫌干涉過言論自由,可能被民主黨舊事重提,動案彈劾下臺。這種可能性非常大。我們拭目以待吧。



四,由於特朗普對他國抬高貿易門檻,大幅增加關稅導致他國聯合反制使美國經濟幾個月內嚴重下滑,造成大量人員失業。如果這種情況成真,特朗普就可能被迫引咎辭職。在支持率只剩下百分之幾的情況下,特朗普不辭職也會被彈劾下臺。這種可能性如果有歐盟加入,再加上一些主要市場國家共同反制美國,就會成為現實。不過歐盟己與美國合解,但也可能反覆。

其他的如連任失敗,重病或病故,不可抗事故,叛國等正常或基本不存在的因素就不再討論。

點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與您共享!


神碼人生


提這個問題的網友得有多恨特朗普啊哈哈!人家才剛上臺1年多,你就問怎麼樣讓他下臺。要是美國駐華使館看見,轉給特朗普,他還不氣死。

簡單而言,彈劾當然是個最好的辦法,而且是最現實的辦法。條件嘛,要看運氣。

第一步,只要在11月初的中期選舉中,民主黨人拿下眾議院,彈劾程序可以啟動。

第二步,啟動彈劾程序後,就到參議院審理,由於共和黨控制參議院,能讓共和黨人倒戈支持彈劾程序的話,就要挖出特朗普可能叛國、腐敗、醜聞等各種“猛料”。

第三步,投票通過就行了。

所以如今民主黨是兩手準備。一是加大選舉宣傳造勢,希望在中期選舉拿下眾議院。二是對特朗普不依不饒地進行打擊,比如通俄門調查,比如之前的性醜聞渲染,再比如對他任命的大法官以各種手段加以指責和延期批准等。本質上都是給特朗普製造困難甚至危險,讓他做出更缺乏理性的行為,民主黨好發現更多破綻可以攻擊。

但是木叔最近注意到一份民調,可能和民主黨的想法有出入。

就在一週前,美國具有公信力的調查機構作出了一項民調。木叔認為,這可能會是美國選民的真實意願,因此願意和各位分享。從中能看出,目前喧囂的“彈劾特朗普”的呼籲中,選民似乎比政治家更理性。

這份在最新民調是昆尼皮亞克大學進行的,有兩個點最值得關注:

第一,絕大多數美國選民認為國會應該更多地對特朗普的施政進行檢查,這一比例達到58%。其中包括91%的民主黨人,60%的獨立人士和11%的共和黨人。可見民主黨和共和黨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有多麼巨大。

只有27%的人認為,國會對政府工作的檢查是足夠的,同時72%的受訪者認為他們不贊成國會對其工作的處理方式。

目前美國參眾兩院都是共和黨佔多數希望,這個民調毫無疑問顯示出,選民認為共和對特朗普的監督不夠,應該加強。

第二,絕大多數選民不認為應該對總統進行彈劾。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6%的比例)表示,他們不希望國會對特朗普啟動彈劾程序,其中包括95%的共和黨人,61%的獨立人士和21%的民主黨人。

這個數字同樣能看出民主黨和共和黨在這個問題上的巨大立場差異。而支持彈劾特朗普的選民只佔36%。

兩個民調結果的對比發現,不是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獨立人士,他們對待特朗普的態度和國會的態度,相對比較中性。兩個民調結果中,他們的比例很近似。

因此美國媒體認為,未來哪個政黨能在中期選舉獲勝,最大的變數是獨立人士的立場傾向。而獨立選民最近似乎對特朗普的態度也在下跌,這對他而言,不是一個好兆頭。

昆尼皮亞克大學民意調查助理主任蒂姆•馬洛伊表示,調查結果顯示“美國選民不希望國會告訴唐納德特朗普:你被解僱了!”

這項調查還發現,在眾議院選舉中,選民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及支持共和黨人的比率為52%對38%。

這是中期選舉前多項民調中,很少出現民主黨領先共和黨“兩位數”的情況,因此被認為是特朗普民意支持率直線下滑的重要例證。畢竟國會選舉很大程度上與政府施政的關係很密切。最近特朗普的一系列舉動,顯然影響了選民對共和黨的態度。

所以,昆尼皮亞克大學這個民調顯示民主黨可能會在眾議院取得優勢地位,對特朗普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而應該是讓他和共和黨最為憂心忡忡的一面。

不過特朗普也不用特別擔心,因為光有眾議院發起彈劾還不行,審理彈劾的其實要在參議院。按照法律規定:參議員超過三分之二投票支持彈劾案的話,此案才能通過,之後總統就要下臺。

在此背景下,只要共和黨內部不出現對特朗普的大批“反水議員”,即使民主黨發動彈劾案,特朗普也不會被彈劾下臺。

況且,如今昆尼皮亞克大學的民調還顯示多數受訪者並不願意讓總統以這種方式下臺,特朗普正好可以利用“民意”來表達自己的態度。

所以木叔的判斷是,在中期選舉後,彈劾案可能會對特朗普有一定的風險,不過風險可控。只要沒有叛國等確鑿證據,他應該可以涉險過關。只是民意支持率下降太多,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言行。


你怎麼看待特朗普下臺與否?


木春山談天下


我認為讓特朗普下臺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或者是編制出“通俄門”的真相來,這樣就能夠輕鬆的讓特朗普下臺了。

政治家們什麼都幹得出來的,不要把美國人看得那麼的清高,為了目的,同樣的不擇手段。看看特朗普和普京的關係吧?是多麼的親密啊!如果在證據來證明特朗普通俄,眾在一百張嘴,特朗普也是無法擺脫的。


特朗普的狂妄自大立即就會傻了眼,因為那個國家的人,願意在賣國賊的領導之下生活呢?對於美國人民來說,更是如此。

有人會說沒有證據?在政治家們的眼中,什麼叫做證據確鑿?策劃就是證據。美國人策劃了槍殺肯尼迪,試問,現在還有人要求事實真相嗎?布什策劃發動伊拉克戰爭,現在什麼時候有人論要追糾其責任呢?假的,什麼都是假的。

對於其他的事情,都不構成要數,只有“通俄門”可以做到,讓特朗普最快的下臺。


幸福地帶2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個古訓,在特朗普的身上會靈驗嗎?他在美國內外的不受歡迎程度登峰造極,無人能出其右,即使小布什也得甘拜下風。因此,怎麼樣才能讓特朗普下臺,離開象徵著世界第一大權力的白宮,世界人民操碎了心,美國人民抓瞎了眼睛,都不得要緊。其實,讓特朗普下臺這種意外發生的概率,比特朗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的概率更小,因為他不會放棄世界上最大的權力,因為他的支持率比較穩定,基本盤穩固,誰都拿他無可奈何。

1、想讓特朗普下臺,跟總統寶座說再見,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讓他辭職,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如果他“聽話”,吃去總統職務,肯定是舉世歡騰,而美國則是半國歡呼,大快人心。咳,做人這麼失敗,也沒有人比特朗普更卓越了吧。但讓反對特朗普的半數美國人、反感特朗普的世界人民痛心疾首的是他們都是特朗普不在乎的人,因為他們不會在選擇中投票給特朗普。

即使特朗普的支持者“造反”,在11月舉行的中期選舉中不再投票給共和黨,甚至投票給民主黨,使共和黨喪失國會的控制權,使他成為跛腳鴨總統,權力與政策都受到極大的制約,剩餘的兩年多的總統任期無比難熬,特朗普也不會辭職,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那時候,他的名言可能會改為“我的存在,就是逗你玩!氣死你!”

2、

特朗普不肯辭去總統職務,想讓他下臺,只能採用另一種辦法,那就是在國會彈劾他,並且彈劾成功,才能把他趕出白宮。在近代美國曆史中,遭到國會彈劾的美國總統有共和黨的尼克松、民主黨的克林頓。

尼克松因為“水門事件”遭到彈劾,他自己盤算後覺得過不了彈劾這一關,便在重重壓力下辭去了美國總統的職務,讓事件劃上句號;克林頓因為沒有把好拉鍊這個重要的關口,跟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做了成年人都想做卻又不該做的事情,美國國會彈劾他,想要奪回他的總統大位與權力,他不服,負隅頑抗,竟然涉險過關,保住了總統大位。

當前,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掌控著國會的參議院、眾議院,民主黨即使彈劾特朗普也不會成功。在11月份的中期選舉中,民主黨若贏得了選舉,奪取可眾議院的控制權,仍然無法成功彈劾特朗普;民主黨若大獲全勝,奪取參議院、眾議院的控制權,去彈劾特朗普,成功的概率就比較高了,這也是民主黨30%的支持者希望民主黨完全控制國會後彈劾特朗普,讓他早點滾蛋,不再禍害人間。至於民主動能不能打敗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大獲全勝,完全控制國會,目前還很難說,畢竟民主動跟共和黨相比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優勢。

3、讓特朗普下臺的第三個辦法只能指望美國大兵了,那就是美軍發動軍事政變,把特朗普趕下臺,但美國是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軍隊嚴守政治中立的原則,而不像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泰國等經常發動軍事政變的偽民主國家,歷史上從未發生過軍事政變推翻政府的先例,目前也不會發生,這個辦法基本上行不通。


飛狼


首先要分析一下,美國國內到底有哪些力量想讓特朗普下臺,再評估其難度。

最明顯的一股力量就是民主黨人士。說實話,這些人還沒有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的失敗中走出來,無論特朗普做什麼說什麼都是錯。比如,2017年特朗普推動的稅改,民主黨認為是給富人減稅,對窮人的意義不大;特朗普任內美國經濟表現還行,民主黨認為不是特朗普的功勞,而是奧巴馬的政策紅利。

然而,民主黨想讓特朗普下臺並非易事。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發起彈劾。但發起彈劾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特朗普有“通俄”或者干涉司法公正的鐵證;第二,中期選舉民主黨能夠奪回國會兩院多數。這兩個條件目前都沒有。

美國不少主流媒體也希望特朗普下臺。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華盛頓郵報》等。這些媒體大多傾向民主黨,認為特朗普的政策偏離了美國傳統主流價值觀,而且它們普遍認為特朗普的上臺與俄羅斯“干涉選舉”有關。

不過,媒體雖然能夠不斷造勢,卻無法真正讓特朗普下臺。除非媒體能夠協助特別檢察官或者國會找到特朗普“通俄”或干涉司法公正的證據,再次上演一出“水門事件”。

另一種可能就是特朗普自己辭職不幹了。目前看,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特朗普執政至今已經膨脹,自我感覺非常好,同時有一種天下捨我其誰的傲嬌感。不遇到重大挫折,我想他也不會輕言放棄的吧。


臨冬大俠客


1.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將特朗普選下去。事實上,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特朗普也是險勝。在2016年總統大選,特朗普贏了希拉里77張選舉人票,卻輸了近300萬張選民票。即使成為美國總統以後,特朗普的最高支持率也不過是45%,遠遠低於同期其他美國前總統。當然,美國在2018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4.2%,失業率為3.8%。特朗普也算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經濟答卷,所以才能在醜聞纏身的情況下,依舊有一大批支持者。不過,一旦美國經濟在接下來沒有較大的起色,特朗普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必輸無疑。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將特朗普選下去,是能夠讓特朗普下臺的最合法手段。

2.美國國會將特朗普彈劾下臺。特朗普的前競選團隊負責人馬納福特與前私人律師科恩都已經與“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達成了認罪協議,一旦有了特朗普“通俄”的證據,特朗普也就離被彈劾不遠了。根據《美國憲法》中的規定,特朗普如果因“通俄”被彈劾,就屬於叛國罪,不僅會被彈劾下臺,更有可能有牢獄之災。

3.特朗普見勢不妙,主動下臺。1974年,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因為“水門”事件,主動將總統職位讓給了副總統福特,換取了總統特赦令,避免了牢獄之災。如果“通俄門”屬實,以特朗普的狡詐,極有可能學習尼克松主動下臺。

4.特朗普因身體狀況下臺。特朗普出生於1946年,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也已經是70歲高齡,2018年已經是72歲高齡。人生七十古來稀,何況作為美國總統,工作非常繁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2018年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年僅47歲,卻因在8年總統任期內長滿了白髮。更何況是72歲的特朗普,身體極有可能出現問題,進而主動下臺。

5.特朗普有可能遭遇暗殺。林肯、加菲爾德、麥金萊、林肯等四位美國總統都因為暗殺身亡,羅斯福、里根、克林頓等也都遭遇過刺殺。特朗普得罪的利益集團,一點也不比林肯、肯尼迪等人少。有可能某一天,就會出現特朗普遇刺的新聞。

歡迎大家討論,特朗普還有哪種可能性下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