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赈灾掺沙子值得表扬?


01

公元1050年(皇祐二年)的大宋,遭遇几乎是全国性的旱灾,最严重的灾区是范仲淹管辖的吴中地区(今吴县)。

范市长一方面启动传统官办套路——开仓放粮,发动土豪捐献物。另一方面则运用市场机制:

一、鼓励民间消费,带头下馆子喝酒划船出游。

二、大兴基础建设,要求政府机关翻新公务员宿舍和库房,要求寺院修缮扩建。因为灾年劳动力最便宜,几乎不用付工钱,提供三餐便有大批饥民来干活。

三、向全国商人宣传吴中缺粮、政府出高价采购粮食,诱惑各地商人组织大量粮食运往吴中。同时也放手让市场自我调节,因为很快粮食就供过于求,所以粮价又迅速回归正常。

至此,饥荒横扫全国之际,带头吃喝玩乐的范市长所辖区域没有再因饥饿而死的百姓。


02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大宋越州(今绍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越州市长

赵抃其应急处理能力也不亚于范市长。

一、饥荒还没有形成气候时,赵市长就敏锐察觉,提前进行粮食储备。

二、制定合理有效的分发策略,保证官吏无法贪污、百姓难于冒领、社会秩序不会混乱。

三、部署实施基础建设,雇难民去修补城墙,利用闲置人力。

四、政府担保人从土豪手里借钱贷给有地的灾民,第一时间恢复生产。

五、提前预防灾后瘟疫,增设医院备灾。

六、有担当。大宋规定赈灾最多发三个月。赵市长随机应变敢于拍板发五个月。

在赵市长的指挥下,越州饥荒时没有大面积死亡,也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并在灾后快速的恢复了元气。


03

公元1076(熙宁九年),曾巩刚刚当上洪州(今南昌)市长就爆发了瘟疫。面对突发的疫情,曾市长学以致用,恰好把他前一年在赵市长那里赈灾的经验派上用场。(曾巩的文章《越州赵公救灾记》就是全面记录赵抃赈灾历程的)

一、缜密调研,发现疫情苗头后立刻下令各级政府机关马上储备药物,组织医生待命。工作细致到连宾馆酒店里面都预备了药物。

二、直接封城,人员只进不出。

三、即刻要求无论大小公务员坚守岗位不得擅自行动,否则就地法办。

四、空出市政府的办公和生活场地作为方舱医院,免费治病和提供饮食。

五、调拨政府资金,按原来的统计调研数据将病患分出轻重缓急,有序分发救济款。

曾市长一番雷霆手段,迅速控制了疫情,保障了洪州百姓的生命安全。


04

公元2020年,新冠疫情横扫神州时网上有流传对话:

“我要是再不去上班,公司就会发现有我没我都一样啦!”

“你不去上班,公司会发现没有你只会更好!”

对不少人而言,这不是则笑话。有空详细记录一下自己的日常工作,会发现看似忙碌的你其实未必在工作上投入多少精力。大多数人的状态,其实主要是在混。

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混日子,在危机关头没人会去关注,即便受伤也最多影响一家几口人。有权有势的混日子,平常时节最舒坦,到危机袭来时,则会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到底有没有两把刷子在数十亿的火眼金睛下立刻现出原形。

很多经济学专家推崇和珅赈灾掺沙子的故事。说的是和珅赈灾时,

往粥里面扔一把沙子,这样可以区分出来真正的饥民和过来蹭吃的。

这故事即便是真的,也只是说明和珅有抖机灵的小聪明,却完全没有范仲淹、赵抃、曾巩们的大智慧和大担当。




疫情中,有尸位素餐的大混子、有抖机灵的和珅,但也不缺范、赵、曾这种有能力的担当者。

我们不应该放着为百姓鞠躬尽瘁的贤臣良将不去称赞,而津津乐道于那些有些许小聪明的朝堂大混子。

只希望,疫情后我们能看到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气象。

只希望,这次疫情是我中华腾飞前的一次——

大浪淘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