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小故事:沆瀣一氣

成語小故事:沆瀣一氣

成語:沆瀣一氣 [hàng xiè yī qì]

這個故事出自於錢易的《南部新書·戊集 》。

經典故事:

崔沆,字內融,唐朝人。有一次,僖宗皇帝(李儼)派他去做主考官,他把一個名叫崔瀣的考生給錄取了。這兩個人都姓崔,兩個人單名連起來就是“沆瀣”,於是,當時就有人說俏皮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當時人們所說的只是說明一種巧合的情況,以後的人借用“沆瀣一氣”這句話來形容臭味相投的人在一起,含有貶義。有時也用來說明同志之間志同道合,不一定含有貶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