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女神”博士: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网友:现实版“神仙姐姐”!

她将科研视为毕生热爱的事业,专注于医学科研领域,入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三批国家级后备人才攀登人才计划,入选2020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她就是高颜值与高才华并存的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副研究员杨琪。本期推送,一起走进这位"双高"才女的科研与成长经历吧。

陕西“女神”博士: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网友:现实版“神仙姐姐”!

深深着迷科研,体验苦中作乐

与普通医生不同,杨琪的工作没有临床抢救的惊心动魄,没有疑难杂症的反复推敲,她从事的工作可能显得平淡无奇,但正是这份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让她一直享受着因为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2002年的那个夏天,杨琪如愿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作为一名医学生,杨琪的外科学和解剖学成绩尤为突出,也曾代表班级拿过一附院实习医生儿科学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家人、朋友都认为她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医生,然而她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在暗室的显微镜里,杨琪看到单细胞凝胶电泳玻片上,荧光绿色的DNA拖着长长的尾巴,仿佛彗星投入静静的浩宇,这让她蓦然想起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静夜起舞的水母,如梦缤纷,奇幻莫测。这次,杨琪发现科研是如此有意思的事情,能观人之未观之世界,解人之未解之谜。

在杨琪家中,许多长辈多从事艺术类相关工作,比如音乐、舞蹈、话剧等,相比之下,科研工作更像是一场"苦行修炼",而杨琪对严谨科学的喜爱与轻松的家风几乎格格不入。母亲多次和她谈过"搞科研"可能并没有想象得那么轻松有趣,也许这条路很辛苦、很难走,但

杨琪却认为它富有挑战,令人着迷。

陕西“女神”博士: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网友:现实版“神仙姐姐”!

2011年读博的时候,杨琪和师妹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工厂里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将近500个克隆里筛选目标蛋白高表达酵母克隆。工作的繁琐和劳累并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她们获得的蛋白无论怎么做,电泳都是个拖尾条带,在当时的条件下,杨琪遍询周围有经验的人,都认为是纯度或克隆的问题。然而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纯化,她坚定拿到的是单峰。就在她们灰心丧气准备从头再来的时候,杨琪突然看到有篇文献里的蛋白也拖着尾巴,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激动地看完文献,大胆猜测是酵母对蛋白会进行高度糖基化造成的。随即杨琪颤抖着双手,给文章的通讯作者写去一封邮件,向他介绍遇到的问题,希望凭他的经验能解答"我的蛋白是不是糖基化在作祟"。在两天焦急的等待后,杨琪却收到了仅仅三个单词的回复"It might be"。尽管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回答,杨琪却感觉其中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最终她们自己设计了实验,证实蛋白骨架序列没有任何问题,那条"讨厌"的尾巴正是大量的甘露糖拖了电泳的后腿。

陕西“女神”博士: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网友:现实版“神仙姐姐”!

在科研之路上永远学习,永远热血沸腾

2013年博士毕业后,杨琪留在一附院内分泌科科研平台工作,科室在施秉银院长的带领下开展甲状腺疾病的基础研究。目前以恒河猴甲亢动物模型为代表的科研成果为相关研究领域做出非凡贡献,侯鹏教授领导的甲状腺癌发病分子机制研究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伴随着团队的飞速发展,杨琪也逐渐成长起来。博士毕业时她发表了科里第一篇JCEM期刊论文,也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甲状腺肿瘤表观遗传学机制及缺氧应激等方向潜心研究。当自己的论文、标书每一次被引用、被关注时,杨琪都感觉自己在小小地影响着这个世界。有一次,杨琪突然收到漂洋过海寄来的一本纸刊,拆开质地厚实的信封,看到那极具未来感的期刊封面和鲜艳的期刊名"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她心脏激动地狂跳,小心翼翼地翻开,发现一颗小小的曲别针在印有杨琪名字的那一页轻轻夹着一张小卡片,主编先生用红笔写着"Thank you!",那一刻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过往所有的困难被这清秀的字迹四两拨千斤。地球另一端,一位从未谋面而举足轻重的前辈感谢了杨琪为他期刊做出的贡献,这让她为从事的科研工作自豪不已!

杨琪很幸运选择了科研这份工作,其中的奥妙无穷和成就感让她总是充满无穷动力。对于杨琪来说,终身学习是她激励自己不断努力的人生信条,而科学,也绝不会辜负每一个向它努力靠近的人!希望杨琪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上能够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沸腾!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