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機構最近“虧損”嚴重, 接下來會進行“報復性”收費嗎?

公辦學校現在已經陸續開學,但開學後人們自然就想到了輔導機構的問題,有人認為輔導機構接下來會報復性收費,因為這一段時間虧損太嚴重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培訓行業收費現在還低嗎?我不認為有資本能夠進一步提高收費標準,反而帶給機構的是生存的挑戰和服務要求的提高,適者生存,否則就意味著出局。

輔導機構最近“虧損”嚴重, 接下來會進行“報復性”收費嗎?

1、一直以來,教培行業的費用高居不下,我就曾經見過天價培訓班,一個培訓協議價格高達5萬元,承諾孩子成績提高到全班多少名,如果達不到目標就會退款多少百分比。在我看來,這完全是在忽悠。一個學期三門課高達5萬元費用,即便最終無法達標,退還50%的費用,也還有25000元的學費,這個利潤都已經非常可觀了。可見當前培訓機構的費用並不低。

2、疫情發生以來,培訓機構已經面臨著很多的困境,比如師資流失,生源流失,開業遙遙無期,房租壓力等,那麼接下來開學後也同樣面臨困境,學生的學業壓力都很大,再加上週六和暑假前半程都要在學校補課,這樣一來培訓機構能獲取的生源和授課時間段就非常有限,競爭會更加激烈,如果再漲價,豈不是就直接宣佈結束嗎?

3、現在輔導機構遍佈大街小巷,如果都是以相同的服務標準和模式,是很難突出重圍的,再加上此次疫情期間已經培養了學生在線的學習能力,不排除很多平時在輔導班的學生會轉向線上機構的學習。所以線下機構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服務優勢,進行差異化競爭,否則生存並不容易。

4、疫情過後,很多線下培訓機構會啟動線上培訓業務,不管是大範圍的還是小範圍的,為了獲取更多生源,他們勢必會繼續下調價格,吸引更多生源。將線下和線上服務進行整合,只有這樣才能獲取生存空間,但代價就是下調價格,提升服務。

總的來說,教培行業想在疫情之後高額收費的可能性比較小,不具備現實需要的基礎,更不符合市場規律,他們只有不斷提升服務,改變經營策略,才能在競爭者突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