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的錢包,警惕那些跟你套近乎、隨口叫你老鄉的人

“老鄉”這個詞,有據可考,大約成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本義是指農民。經過近一百年的變遷,時代賦予了“老鄉”這個詞新的含義,它現在泛指來自同一個地區的人。鄉里鄉親,是和睦溫馨的代名詞。一句“老鄉”,呼應了人們的求同訴求,一下拉近了彼此的關係,特別是在物慾橫流、自私冷漠的現代社會。但旅客一定要小心,因為亂認老鄉的背後,可能是對你錢財的覬覦。

小心火車站出站口叫你老鄉的中年婦女

這些中年婦女們大多衣著簡樸,態度熱情,目的明確,邀請旅客到她家店裡打尖或者住宿。這類型餐館或者旅店招牌上一般都綴著旅客所在縣或者市的名稱,讓旅客頓感親切。但親切過後旅客會發現,一是飯菜或者住宿質量確實堪憂,二是價格奇高,不由得讓旅客生出被宰的感覺。更有甚者,吃飯的時候故意給旅客多上菜,假意打折,實則強賣的套路也是屢見不鮮。至於特殊服務和仙人跳之間的關係,早被專家學者所指出,也被無數像你我一樣的打工者所證實。說多了都是淚啊。總而言之一句話,火車站儘量不留宿、用餐;實在不行,選擇大連鎖品牌;再不濟,售票大廳或者候車大廳里老老實實待著吧。

管好自己的錢包,警惕那些跟你套近乎、隨口叫你老鄉的人

拉客大姐

小心火車站站臺和出站口叫你老鄉的中年男人

和大媽們一樣,這些中年男人也都和藹可親,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樂於助人。每當旅客帶的行李太多,不方便拿的時候,他們都會上前,口裡稱呼著老鄉,乾淨利索地提起旅客的行李。旅客一定心存感激,內心感嘆還是家鄉好,還是故鄉的人親。但感謝的話還沒有說出口,一回首,旅客卻發現,好心人和自己的行李都不見了。他們就是這樣,深藏功與名,留旅客一人在人潮人海中凌亂。不過,隨著鐵路管理的規範化、銀行卡的普及和電子支付的擴展,羈旅的行人已不將現金放在行李裡了,這類“好心”的老鄉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現在已基本消失殆盡了。

管好自己的錢包,警惕那些跟你套近乎、隨口叫你老鄉的人

小紅帽取代了曾經的“老鄉”

小心火車站那些穿鐵路制服的叫你老鄉的人

下面要介紹的管旅客叫老鄉的這一類人與上述兩種有明顯區別,他們都穿著制服。簡而言之,他們隱蔽性更強,更容易取得旅客的信任。他們其實並非鐵路工作人員,但通過特別途徑搞到了鐵路制服或者高仿鐵路制服,李鬼冒充李逵。這種人主要幹幾件事。一是在火車上賣東西,一般採用先送後賣的模式。當然,送的都是便宜的東西,但最後賣的東西卻很貴。送東西是為了激發旅客的貪慾,引人上鉤,造成拿人手短的事實,為最後高價賣東西作鋪墊,讓旅客不得不買。如果不買,旅客自己都會覺得沒臉沒皮。

管好自己的錢包,警惕那些跟你套近乎、隨口叫你老鄉的人

先送後賣的“列車員”

二是在火車站為黑車拉皮條,往往以下班開車回家順帶的名義,以極低的價格,承諾送旅客到目的地;但只要旅客一上車,就會發現車上多了一人,如果此時不借故下車,等到達目的地,旅客會發現,談好的10塊錢要麼是起步價要麼是單價,車費總價比正規出租車高多了,兩個彪形大漢虎視眈眈,高昂的車費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

管好自己的錢包,警惕那些跟你套近乎、隨口叫你老鄉的人

火車站出租車旁的彪形大漢

小心同鄉會上跟你套近乎的老鄉

中國是個關係型社會,絕大部分人都根深蒂固地認為,認識的人多,資源就多,幹事創業就更加順利。因此,大大小小的聚會,總是應接不暇。這其中就有同鄉會。但同鄉會是各種聚會中最沒有意義、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因為同鄉劃分的標準不明確,究竟是同一個鎮、同一個縣,還是同一個市、同一個省?最重要的一點,同鄉是個地域概念,跟人的素質毫不沾邊。有道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同鄉會裡,人的素質參差不齊,甚至天差地別,一不小心就能碰到垃圾。相反,同學會、戰友會等就好得多,畢竟有共同的生活經歷,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打起交道來更讓人放心,也更節省成本。

管好自己的錢包,警惕那些跟你套近乎、隨口叫你老鄉的人

層出不窮的同鄉會

總之,出門在外,防人之心不可無,那些輕易對你笑臉相向的人,並非沒有笑裡藏刀的可能,遠離那些所謂的“老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