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印象|唐山民間的滿族遺風

唐山地區留有的滿族遺風幾乎無所不在,僅就房屋建築、飲食習慣、服飾式樣、生活習慣和民間活動

等方面便可見一斑。


房屋建築


唐山印象|唐山民間的滿族遺風

(李大釗故居)


1976年大地震以前,唐山農村的房屋建築與其他省區有明顯區別。房屋以草房和瓦房為主,建築方位坐北朝南,三間或五間一座,中間的房屋南向開門,稱堂屋,作為廚房。一般是西屋住長輩,東屋住晚輩。住屋南向開窗,分上下兩檔,上檔可開啟,下檔固定。炕上多放一張長方形炕桌,吃飯、待客,都在炕桌兩側盤腿而坐。以火炕取暖,其煙囪不砌在山牆內,而是建在房山前約一米的地方。與屋內火炕相連接的部位有櫥櫃大小,俗稱“煙筒櫃子”。煙筒一般有一米多高,用磚、坯砌成,便於排煙通暢,也利於防火。

當年的民間住房不像現在這樣一家一戶的“北京平”,而是以家族為核心的一種“串糖葫蘆”式的民居。其結構形式是每個院落為三進或四進,堂屋的前後門相對,可以穿堂而過,從前街到后街。較有實力的家庭,院落設計十分講究,在庭院的南門內設立影壁,北部的最後一層房屋後面有垂花門(俗稱二門),垂花門外是場院、庫房,然後是雕有“神荼”“鬱壘”等大幅門貼的大車門。這些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生活習慣都承襲了滿族遺風,遺憾的是,唐山大地震之後,這種民居幾乎消失了,現存的樂亭李大釗故居便大體體現了這種建築風格。


飲食習慣

唐山印象|唐山民間的滿族遺風

(豆包)


本地百姓喜歡吃的食品,如牛舌餅、豆糕、油炸糕、涼糕、“驢打滾”、切糕、豆餡包等原本都是滿族食品。特別是一些粘食,不容易消化,民間稱“抗餓”,是與滿族的遊牧生活相適應,後來為冀東人民所接受。每年到農曆臘月初八吃“臘八粥”,逢年過節吃火鍋、酸菜汆白肉、豬肉燉粉條,都是滿族的食俗。


服飾式樣

唐山印象|唐山民間的滿族遺風

(長袍)


在服飾上,唐山民間老輩人喜歡穿的服飾,好多都是從滿族服飾演變而來的。譬如長袍、馬褂、坎肩、棉套褲、瓜皮帽、涼帽、氈帽、風帽、幼兒虎頭帽、兜肚、雙脊臉靸鞋、千層底布鞋等。本來,漢族的衣服在古代是上為衣,下為裳,除了官吏沒有穿長袍的。滿族與漢族不同,為適應他們的騎獵生活,都是“衣皆連裳”的“騎袍”。在1940年代以前這種滿族服飾,基本上是唐山百姓的日常服裝。時至今天,除了坎肩、幼兒虎頭帽、雙脊臉靸鞋、千層底布鞋、涼帽外,大多都成了歷史的遺蹟或拍電影的道具了。


民間活動

唐山印象|唐山民間的滿族遺風

(冀東大秧歌)


在民間活動方面,本地流行的秧歌受到滿族大秧歌的影響。在滿族聚居的白山黑水間流行的地秧歌傳入本地後,被稱之為“韃子秧歌”。“韃子秧歌”的領隊者叫“韃子官”,手持“花棍”搖晃著引導秧歌隊伍邊走邊演;還有個俗稱“外韃子”的角色,滿語叫“克里吐”,造型怪異,抹黑臉,頭戴氈帽,反穿老羊皮襖,斜挎串鈴,手揮長鞭打場,維持秩序。他們的秧歌是由一出出戲劇故事組合而成的。唐山地帶的秧歌也有“韃子官”和“克里吐”的角色,與滿族秧歌十分相似,也按戲劇故事組合演出,如《王小二趕腳》《拾玉鐲》《打漁殺家》等。表演中,演員把舞蹈動作、手勢、道具、啞劇等表現手法融於一身,塑造出各種各樣的形象。尤其是“老公式”的表演最突出,其“抖肩”很有遊牧民族舞蹈的韻味。這說明唐山的秧歌是汲取了滿族秧歌的表演特色,與關內其他各省的漢族秧歌有所不同。


民間遊戲

唐山印象|唐山民間的滿族遺風

(撞拐)


冀東民間的一些遊戲方式也受到滿族的影響,譬如兒童們玩的“老鷹叼小雞”“撞拐”等,原本都是滿族兒童的遊戲項目,後被冀東人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