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張文宏:“疫情今夏結束已不可能”,當世界突然按下暫停鍵……

清源家學 昨天

以下文章來源於凱叔講故事 ,作者凱叔講故事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凱叔講故事

帶給父母美好希望,讓更多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我們必須記住:這些是人,不是數字。」

作者 | 素衣回中原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幾天,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瘋傳。

28歲的中國小夥子劉威龍,在中國大使館的幫助下,從伊朗首都搭乘包機回國。他記錄下了自己一路上的所見所感。

視頻在網上傳開之後,無數網友為之熱淚盈眶,感嘆中國實在是太牛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看了這個視頻,都不知道我們的國家在背後默默做了這麼多。

一聽說海外華人包機回國,很多人就不免擔心:會不會造成輸入性病例?怎麼預防?

看了視頻,放心了。

整個歸國流程,可以說是全方位、無死角隔離。

全程7小時,光體溫就測了6次。為了保證數據準確性,有時候還會一連測三次,額頭、手腕多處檢測。只要發現有體溫稍高的乘客,立刻安排在特定區域進行隔離。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空間隔離。增派擺渡車,少搭載、多批次運送乘客,避免發生交叉感染。飛機上,座位也是間隔開乘坐。也就是說,寧願空出座位,也要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多次消毒。由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消毒,精確到手心、手背、手指縫和手腕。連護照也要進行正反面消毒。登機前和登機後,各更換口罩1次。

一路上看的最多、聽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歡迎回家。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嚴陣以待。

很多工作人員防護服上都寫了四個字:「接您回家」。

那一刻,真的淚奔了……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最不容易的是,這些工作人員也要一起接受隔離。

這就是為什麼,接連包機從海外接回這麼多華人,疫情仍然控制得當。

究竟需要多少人的付出,才能看上去無微不至?

入駐隔離酒店後,小夥子一直在感慨:天啦,這服務也太細緻了吧!全世界大概只有我們中國可以做到!

有多細緻呢?

單就餐食來說,不僅葷素搭配,還配了餐後水果。甚至還分了清真和非清真!

酒店的牆面和地面進行了覆膜保護。行李由酒店統一消毒後送到房間門口。工作人員來送餐時,放在門口的小桌上,敲敲門就離開,真正做到無接觸服務。

房間裡準備的生活物品,從牙膏牙刷消毒粉,到體溫計紙巾飲用水,應有盡有。真的是把所有你想到的,和沒想到的,全都想到了。

此刻,越發深刻地體會到了,「出門在外,才知道家有多好」這句話的含義。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當遭遇大的災難,我們能夠依賴的,首先是自己的祖國。

英國的「群體免疫」療法,最近引起了廣泛爭議:

「讓4000萬英國人接觸新冠病毒,以便達到60%的人群感染,在全國形成群體免疫效果。」

什麼是「群體免疫」?

就是說,在總人口6700萬的英國,要讓4000萬人感染病毒。如果死亡率是1%,這就意味著將會有40萬人被犧牲掉。

英國呼籲70歲以上老人別出門。然而,不停工不停學,不禁止大型活動。不給輕症患者做檢測,有症狀了自行在家隔離。

也就是說,能不能活下來,得聽天由命。聽起來,像不像是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瑞典的情況也不太樂觀。

這個被稱為全球幸福指數最高、讓無數人心嚮往之的國家,宣佈停止統計確診病例,不再對輕症患者和疑似患者進行檢測,要把有限的資源用於醫護人員、已住院患者等高危人群。

其實,以瑞典的國力,還遠沒有到放棄治療的地步。

網上看到一段話,非常有道理:

我沒有想到,人道主義在一些西方國家竟然經不起一場傳染病的衝擊。

它似乎只能在平日的陽光雨露中生長,風雨一來就被衝倒吹蔫了。

然而世界顯然不能夠允許死那麼多人,尤其不能夠允許把死更多的人作為一個半公開、心領神會的計劃來推行。


時至今日,疫情早已經不是哪一個國家的事,而是成了全人類共同的責任。這種消極做法,不僅犧牲掉了本國人民的生命安全,也是對其他國家的不負責任。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稱:

「中國已經邁過至暗時刻。但按照當前全球的抗疫情況,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基本已經不可能,中國下階段面臨的是管控輸入性的巨大風險。」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也許,當武漢封城的第一天,我們也曾有過恐慌、不解,和埋怨,可如今回過頭去看,才發現我們的國家,為了人民竟然可以這麼拼命!

要向病毒投降嗎?

絕不!

要犧牲武漢嗎?

絕不!

擺在武漢和湖北面前的三大難題:

一缺床位,二缺醫護力量,三缺物資。

沒有床位怎麼辦?

於是,我們看到了13天內騰空而起的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

24小時內出設計方案,60個小時內敲定施工圖紙,260多名電力職工不眠不休,36小時完成5G覆蓋,500名工人3天內完成室內裝修……

每一步,都爭分奪秒,環環相扣。

缺醫護人員怎麼辦?

派!

於是,我們看到了除夕夜出征的幾百名軍醫隊伍。

我們看到了「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東齊魯」四大天團全部就位。

還有從各省調撥過去,志願支援湖北的太多太多的醫護人員。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缺物資怎麼辦?

捐!

舉全國之力,去支援一個省。

只要有我們的設備和物資,絕不讓湖北缺著。

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絕不讓湖北餓著。

有一句話說得好:全村的龍把最硬的鱗給你,哪怕自己也是傷痕累累。

難嗎?

太難了!

可當一個國家選擇用這1%去換取自我利益的時候,被犧牲掉的人別無選擇,只能聽天由命。

每一個被犧牲掉的1%背後,都是無數個生命與家庭。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談到疫情時,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們必須記住:這些是人,不是數字。」

中國,選擇了拼盡全力,讓大家活下來。

譚德塞評價我們說:「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是的,很多人的一生,都從未見過這樣的壯舉。

疫情不退,我們不歸。

你還想要怎樣的國家?

50多天的生死時速,一切都在好轉,而且越來越好。多個省份實現確診病例清零!

就在昨天,還傳來一條好消息:

江蘇所有病例全部治癒!

最後一位出院的患者是73歲的老人。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何等的振奮人心!

生命何其無常,又何其寶貴。而我們,何其有幸,生在中華!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我們這一代人,愛看拯救大兵瑞恩,愛看復仇者聯盟,愛看英雄為了拯救一個普通人的生命,不惜犧牲掉一支隊伍也在所不惜。

可當真正的災難來臨,哪裡有什麼超級英雄?哪裡有什麼天佑神助?

從來只有爭分奪秒的生死時速,和決不放棄的咬牙堅持。

當我們還在埋怨祖國的時候,意大利的人民已經在網上把中國吹爆了。

前幾天,意大利的街頭,突然響起了中國國歌。

無數意大利網友,跑到中國駐意使館主頁下方集體刷屏:Grazie(謝謝)。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他們用這樣的方式,感謝中國對意大利的援助。

還有一個意大利小女孩,畫了這樣一幅畫:

#情感驛站#看完這篇文獻,我還想唱一首:黨啊,親愛的媽媽!


這個國家的人民,和任何國家的人民一樣,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這一刻,內心只有對祖國由衷的熱愛和無比的自豪。她不肯放棄自己的子女,也不吝嗇幫助他人。

山本耀司說過一句話,「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

大概我們看祖國也是一樣。

無論何時,請記住:

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歡迎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