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為內向而自責了!內向也是有優勢的

內向長時間以來被人們誤解。人們覺得內向就是心理不健康,這是一種非常荒謬的觀點。那麼內向是什麼?內向說白了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從生物學的角度講,這是從基因裡邊帶來的。同時,內向只是一個人不想處於過於嘈雜的環境的性格表徵。

別再為內向而自責了!內向也是有優勢的

內向之於外向並無優劣之分,只是思考方式不一樣。並不是說一個內向的人就沒有外向的表現,只是傾向於某一方面表現的內向。比如,有人說:自己在熟人面前很開朗、放的開。但是面對不熟悉的時候,會顯得特別的慫,甚至都不敢直麵人家。”內向外向於我們是表現出天生傾向於那一方 。如果我們天生傾向於內向便是內向。

別再為內向而自責了!內向也是有優勢的

如何判定自己內向還是外向的?內向的表現又如何?且聽我娓娓道來。如果您有一下表現,便傾向於內向。參加社交活動後感覺疲憊,需要時間恢復精力;大多數情況下享受個人獨處;融入新的環境較慢;說話時不看人,傾聽是與對方有很好的眼神交流;寧願宅在家看書也不要參加過多的社交。

別再為內向而自責了!內向也是有優勢的

內向性格的成因有很多,從生理學的角度講,基因決定了你的大腦受哪些神經遞質影響。外向的人神經系統主要是由多巴胺主導,大腦主要由交感神經支配。多巴胺就是神經遞質的一種,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些藥物能夠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促使人體達到興奮的狀態。而內向者的神經系統主要由乙酰膽鹼主導,主要由副交感神經支配。這就是內向的人為什麼看上沒啥精神的原因。因為主要內向者大腦中乙酰膽鹼才是主場。

別再為內向而自責了!內向也是有優勢的

大家都瞭解到了內向外向不是自己的問題了吧,是我們腦子的問題。我們是不是負罪感降低了些。

外向的人主要通過外接的交流而獲取能量,內向的人傾向通過獨處,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下慢慢恢復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參加各種活動,都依然生龍活虎。而有些人參加外部世界的活動,感覺上氣接上下氣。參與外部世界的交流對,對於內向者是一種能量消耗。

別再為內向而自責了!內向也是有優勢的

說道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問,是不是這意味著外向比內向好啊?並不是。內向也有自己的優勢。內向的性格的情商高,容易考慮別人的感受,是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內向性格的人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心世界,即使在外部世界受了委屈,依然可以在內心世界得到安慰。大多數內向者都很謙虛。很多內向者雖然不善於向外人表達自我,但是他們有著很強的文字表達能力。

別再為內向而自責了!內向也是有優勢的

不多說這些了,再說就變成毒雞湯了。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主要是想讓內向的朋友能夠放下一直以來對自責。在獨處的時間安安靜靜的看書不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嗎。培養一下自己的小興趣。不需要過於激烈戶外運動,只需閒暇時光看看書,嘗試寫作、樂器都是可以的。畢竟內向的人藝術天賦都挺高的。當然不要太宅了,適當的與外部交流還是要有的。

別再為內向而自責了!內向也是有優勢的

建議大家可以看看一本書,《內向者優勢》這是由一個國外的作家馬蒂.奧爾森.蘭尼寫的。這本書相對來講更加詳細的講了關於內向這方面。如果你是為人父母者,更應該讀。這本書對於教育孩子有著很大的助力。坦白講,本文的一些觀點引用於此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