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我家族里的老师们(一)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我们的爷爷有四兄弟,爷爷在我大姐出世前就去世了,爷爷的其他两位兄弟都到外地去了,另一位留在家里。根据大家族里的排行算法吧,家里的叔爹我们叫“九爹”。九爹也有四个儿子,最大的儿子大名叫林金生,小名叫“生苟”,所以大人们让我们称呼他“生苟小叔”。

生于1947年的生苟小叔,10岁才上学校读书,不过他从小读书成绩还行,初中毕业时差点被广西地质学校录取,可是村里非常希望他这个“知识分子”早点回村里帮忙,比如当个赤脚医生啊什么的,最终就没去省城读书了。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初中毕业后不能去省城读中专的生苟小叔,回到了家乡,做起了农民,后来当了1年村里的赤脚医生。

四年后,23岁的生苟小叔经人介绍去同一个乡的村庄里相亲。那是酷热的6月份,可是爱搞怪的他却故意穿上两条长裤,且把里面的裤子边露出来一截。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也许他就想知道和他相亲的姑娘是不是只看外表的人吧!没想到,人家居然不嫌弃。相处一段时间后,订婚。

第二年,生苟小叔要结婚了。给女方家里准备好120元的彩礼钱,再做好五六套新衣服,就可以迎娶新娘完婚了。

结婚那一天,按照乡里的风俗当然新郎官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来接新娘,可是生苟小叔却不知道去哪里找了一件露出很多棉絮的破棉袄,在乡亲们的笑声中把新娘子娶回来了。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我们的大婶,当年面对金生叔打扮怪诞去相亲和迎亲也不生气的人


在家里种了五年田后,具有初中学历的生苟小叔,得到一个在村小代课的机会,每月工资是27元。一年后转为民办教师,工资增加到28元一个月。做了2年民办老师后,去县里面的师范学校进修,回来转成公办教师,工资一个月29元。

生苟小叔很爱看书,每年都会把自己相当一部分的工资一部分用来订文学书刊。于是,他的家里就成了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大图书馆。

我从百色小爹家回来后,百色小爹在小学几年里,一直有给我寄《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可是等我上了初中后,我的课外文学读物,几乎都是从生苟小叔家里借来的。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记得,那时候双抢时节,白天里去田里面干活,中午回来吃饭,饭后可以有半个小时左右的休息时候,我就争分夺秒地坐在堂屋后面的小屋里,捧着从生苟小叔家借来的那些大本头如饥似渴地读着,《十月》、《花城》、《收获》、《小说界》、《今古传奇》、《芙蓉》等等文学期刊,让我暂且忘掉了在田里劳作的辛苦。不到姐姐们叫出工,都舍不得放下书。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金生叔(前排戴眼镜者)一家的全家福


双抢的时候,做老师的生苟小叔也放假了,那时候分田到户,家族里都是互相帮忙收割稻谷,有时生苟小叔会来帮我们家收割。我记得生苟小叔在田里一边割稻子一边笑着对我们说:“我不是农民,我只是来体验农村生活的作家。以后我要把这些生活写到书里去的。”我们这些小孩子就笑起来,酷暑中劳作也感觉没那么累了。

当时我总是觉得生苟小叔不是说笑的,我想他看了那么多那么多的书,肯定会成为一个作家的,他现在可能真的是在体验农村生活罢了!

而且,我也悄悄地在心底想:也许,我以后也会是一个作家呢,只不过从小在体验农民的生活罢了。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我读初中的三年里,不知道借了生苟小叔多少书来看。这让我无形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又加上自己有爱写日记的习惯(光是初中三年,就写了十多二十本日记本),所以当时有班上作文就写得算同学中比较好点的了。

也是因为生苟小叔的这些书,师范的时候,我就成了学校诗社里的成员,每天去写点什么自己也看不懂的“朦胧诗”,给几位诗兄诗妹互相评价。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今日拍摄的自己以前部分日记本


读师范的时候,因为比较喜欢文学,得到我们文选老师的大力支持,把他藏有的许多世界名著都借给我看。

而我,坚持每天写日记,那时候,最大的开支就是买上一本自己喜欢的日记本吧。师范毕业时,加上初中的日记本,自己的日记本总共有三十多本呢!

生苟小叔在乡里的几所小学都任教过,先是做老师,后升为教导主任,再升为校长。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金生叔去百色看望小爹一家时在百色起义纪念公园里拍的照片


在学校里上着班的生苟小叔,经常参加村里的各种宴会并帮忙。

家族里平日哪家要办红白喜事的,总会让生苟小叔这位知识分子帮忙收礼金这些。

多少年过去,我还记得大人们说的生苟小叔穿破棉袄迎亲的趣事。现在想来,生苟小叔就是那个年代比较有个性的青年,敢于打破世俗眼光来行事,如果没有读过那么多的书,恐怕是具备不了这样的底气的。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我奶奶2008年办百岁寿诞时,金生叔在帮我们统计嘉宾利是


而当年的大婶,还真是慧眼识英才呀(这是今天叔叔在电话里笑着对我说的)!时间过得真快,明年就是他们金婚的年头啦!

生苟小叔初中时借给我的那些大本头,里面的故事都忘记得七七八八了,可是在双抢时节忙里偷闲读那些大本头的快乐却让我终身难忘。

几十年后回首想想,如果没有生苟小叔当年借的那些文学期刊,可能我就不会喜欢上文学,也不会从事起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工作来。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这些年,有时我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就会想起生苟小叔在我们面前说他不是农民,只是一个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的情景。我于是想,也许,我现在遭遇的种种不如意,也是因为老天想要让我成为一个真正有丰富阅历的作家吧!呵呵,那就让磨难来得更多一些吧!

有时候遇到一些不太友善的人,我就会在心底说:我现在懒得和你计较,等我以后有时间了,就把你写到我的小说或者文章里去,让大家都来看看你的真实模样。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我们的“九爹”,有一年我回家乡时帮他在村里大树下拍的


去年的这个时候,遇到一些让自己颇受触动的事,于是静下心,躲在海边的小屋里,开始拾起久违的笔,写起文章来。把自己南下二十多年来在职场上、创业间、旅途中的故事一口气讲给大家听。讲着讲着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让自己喜欢和感动的人和事值得分享,而那些弄得自己某个时段变得不开心的人,却不怎么顾得上去写他们了。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九爹、奶奶、还有村里的奶奶、婶婶一起合影


在各种微信群里读着我不停更新的推文,好多不太了解我的新朋友或者邻居们,会忍不住很认真地问我一声:

“阿媛,你是一个作家吗?”

“阿媛,邻居这么久,现在才知道,原来你是我们小区里的一个作家呀!”

如果有比较熟悉的邻居,他们微信一打招呼都是:“林大作家,今天又写了什么好文章啊?”

然后他们还真诚地告诉我,他们的心怎样被我朴实的文字、平凡的人物故事打动,我就很感谢他们的鼓励,感谢他们对我分享的故事那么喜欢。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只是,我会认真回复他们:“我不是作家,我只是想体验一下作家的生活而已。”

人生百味,如果都能体会一下,也是蛮有乐趣的一件事吧。

就象我正儿八经花了一年的时间,来体验生苟小叔当年很向往的、小时候的我也有点想要的“作家生活”。

当然,我这样一个侄女都会受到生苟小叔这么大的影响,他自己的子女们当然会得到更多的影响,接下来我将会和大家分享生苟小叔子孙的故事,敬请期待!


故事:我不是农民,我只是在体验农民生活的作家


以上乡村照片多为这些年笔者回老家时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