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

在古代歷史上,為何會有人說"山東不造反中國則不亂"的說法呢?

在我國古代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的古人會將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加以總結,通過各種俗語的方式流傳下來,或者安排專門的史官專門記錄這些事件,把他在編輯成一本書,並且在當時這種職業的地位還很高。

目的主要是為了給後人相應的警示作用,其中很多的俗語對於大家來說都是耳熟能詳的存在,然而近來不經意間看見有人說,在我國古代歷史進程中,有著這樣的一種說法"山東不造反中國則不亂"

為什麼有“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

事實上,即便是做為地地道道的山東人,對於這種說法也是很少聽到過,那麼這種所謂的"山東不造反中國則不亂"的說法是否有相應的合理性呢?

為什麼有“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

至於這種說法的來歷,通過歷史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在山東地界上流傳最為著名的就是水泊梁山(今濟寧梁山縣),然而很多山東人都不知道的卻是田橫起義、赤眉軍起義、義和團等等都是發生在山東地界,可能根據這些相關的起義事件,才有了這種"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

為什麼有“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

至於這種說法的合理性,首先從地理位置上看,山東的位置有著異常便利的交通,南北之間有著一條京杭大運河的貫通,德州一帶更是平原地區,可以說非常符合當時的造反條件了。

說山東隸屬於華東地區也可以,說山東隸屬於華北地區也沒有問題,這種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之便利的交通存在,使得山東對於華夏大地南北之間的聯繫有著巨大的影響。

為什麼有“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

其次都知道在我國封建歷史的進程中,皇權統治下的主流思想就是儒家思想文化,然而山東則是孔孟思想文化的發源地,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強烈影響下,古代人們一直信奉的是忠君愛國的思想。

為什麼有“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

作為孔孟文化的發源地,在古代山東人忠君愛國的觀念,也早已是深入人心的存在,有著這種思想的影響,使得山東人相應的忍受力也是高於其他省,並且縱觀整個歷史,我們還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沒有一個是出生于山東的,倒是良將忠臣很多。

為什麼有“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

而歷史上一眾的起義事件,山東人大都是最後在響應的,一旦山東亂了同時也就是意味著這個王朝徹底失去了民心。

每每說道山東人,大家下意識的印象就是山東大漢嫉惡如仇,性格豪爽,隨便拿起酒罈就能噸噸噸的暢飲。

為什麼有“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

在古代的歷史中,山東人有著由來已久習武傳統,並且憨厚淳樸的山東一旦亂了,受不了相應王朝的統治,那麼整個天下其他地方自然也是不用多說,為此通過這幾個方面可能才有了"山東不反中國不亂"的說法,對此大家怎麼認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