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己誇自己的是明白人---學《道德經》心得

第四十課 抱 一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不自己誇自己的是明白人---學《道德經》心得

不自見故明:不自己誇自己的是明白人,你做了好事,別人自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你就不要自己再到處誇耀了。

自誇,自認為不錯這是不明智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喜歡邀功,一有點成績就誇耀,到處去說,愛表現自己,這都是私心、慾望在作怪。

《老子道德經新譯》第八課“上德”中講,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少德的人,遇事爭著去做,想出風頭,表現自己。修道修德的人不要這樣做。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唯有慾望不多,才不會去表現自己,不會吹噓、誇耀自己,所以才能隱蔽自己不突出。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出了名麻煩,你有名,人家會跟你爭,還容易遭到攻擊。

所以修道修德的人,要看淡名利,減少慾望,不要為名利去爭去鬥,隱修道,暗積德,這樣做符合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