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娜:平凡百姓,也能够不平凡

2019年7月17日,也就是我们三下乡的第6天。我们顺着广播悠扬的歌声,找到了蓝娜小姐一家。

蓝娜小姐是一名茶艺教师,就业于广州。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本科学历,是凤坪畲族村首批大学生。蓝小姐自小品学兼优,在校期间屡受嘉奖,是村子“走出去”的代表之一。在大学实习期间,由于在酒店和学校工作出色,被评为优秀实习生,并通过实习老师的推荐进入到上班公司。

对于我们的采访,蓝娜小姐十分热情,而我们也在欢快的氛围中对她进行了访谈。

当届毕业生中唯一一个从事和茶有关的工作

说起蓝小姐的人生,绕不开茶这个渊源。蓝小姐从小生长在茶山,对茶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她读大学期间,虽然学的是旅游管理系,但旅游管理过程中包括“吃喝玩乐”,茶艺也是其中的一个衔接。在当实习期间,她担任茶艺班的老师,将畲族茶文化带到课堂上,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村里传统建筑独脚门楼已经失传

当我们问及畲族村近几年推旧房盖新楼的现象时,蓝小姐却解释道以前村里的旧房子并非传统建筑独脚门楼,而是一些比较普普通通的瓦房。而目前这座仅存的独脚门楼是几年前修建的,当时是根据史料记载复原出来的。

独脚门楼外形很似汉族传统建筑下山虎,唯一区别是正门的上方两侧不与旁房相连。而在目前仅存的这座独脚门楼重建之前,村里已不存在独脚门楼了。至于通过文献来建设独脚门楼,是否能百分百还原都是不确定的,因此独脚门楼在畲族村已经失传了。

畲语文化保存最为完整

至于哪些畲族文化在凤坪村保留得比较好,蓝小姐毫不犹豫得说是畲族语言。不管是福建那边的畲族村,还是凤凰镇的畲族村,都已经夹杂了一些地方口音,比如凤凰镇那边的畲族村,他们的音调比较偏向于潮汕口音。而凤坪村的畲语还是古代流传下来的音调,也就是最纯正的畲语。不过一些畲语古词在现在运用得比较少,甚至有些词语只有老人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的畲族年轻人习惯运用偏汉化的畲语词汇。

村民对本民族文化重视程度不高

蓝小姐向我们阐述道:“村里中年和老年的大多教育程度比较低,对于文化的建设不够重视,比较偏向于更实际的民生方面建设。毕竟如果他们肚子都填不饱,哪来的力气去搞精神建设”。之后我们得知由于这几年在外生意不好做,很多人就回乡开始种茶,也正是如此茶文化在这几年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目前的畲族村,村子的建设还是取决于中老年人,因此可以先对一些有经济价值的畲文化宣传,比如茶文化、风水文化等。但对于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的问题上,重心应该偏向目前的年轻一代。因为他们教育程度比较高,民族意识会比较强,对于畲族的文化建设会更加重视,他们是畲族村未来的中坚力量。畲族村,该是年轻人扛起保护民族文化大旗的时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