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飛人”幾近絕跡,疫情衝擊溫哥華樓市


“空中飛人”幾近絕跡,疫情衝擊溫哥華樓市

Photo by Max Ostrozhinskiy on Unsplash


1.


42歲的Bonnie Ye四年前離開中國,嫁給了一個在相親網站上認識的溫哥華男人。

沒過多久,這個“空中飛人”式的男人就開始頻繁穿梭於中國和溫哥華的兩處房產之間,留下她獨自照顧年幼的女兒。

兩人後來離婚了。

Valerie Ng今年19歲,她還記得小時候最不喜歡父親離開溫哥華跑去香港,她會咬住父親的耳朵,咬得血跡斑斑。

但後來,她和母親開始害怕父親,印象中的他變成了一個“喜歡大喊大叫的人”。

如今,母親已經回到香港,她還留在加拿大。

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只是眾多“空中飛人”家庭中的冰山一角。

這些家庭中的“空中飛人”,指的是一位家長,通常是父親,在空中花費大量時間,頻繁往返於溫哥華和中國之間。

他們捨不得加拿大的生活,更放不下中國的經濟來源。只好把本該陪孩子的時間,用在了無數的航班上。


2.


這批無奈的“空中飛人”,是溫哥華樓市的堅定捍衛者,長期以來從未放棄過這座城市,無論自己有著怎樣的不便。

對於溫哥華來說,一批又一批的“空中飛人”,有望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房地產繁榮。儘管本地人並不喜歡這種所謂的繁榮,但他們無能為力。

如今,一切都被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作為加拿大的華人財富聚集區,大溫哥華地區剛剛報告了最新的“空中飛人”動向——近乎絕跡。

據大溫哥華地區房地產經紀人的普遍反饋,現在基本看不到來自中國的買家了。

這意味著,“空中飛人”梯隊的後備力量出現了不足。

加拿大RE/MAX地產經紀公司甚至在網上發佈文章,專門探討“溫哥華房產市場正在發生什麼”,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業界與媒體一道,希望描繪出一幅未來幾個月的市場走勢圖。他們也想知道,新的“空中飛人”還會來嗎?

“空中飛人”幾近絕跡,疫情衝擊溫哥華樓市

Photo by Samson Creative. on Unsplash


3.


“隨著邊境的關閉,作為對疫情的回應,溫哥華的房地產商已經注意到,中國遊客和買家的數量明顯減少。”RE/MAX公司指出。

“中國國內為應對疫情而實施的限制,對他們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許多限制已經蔓延到了其他地區,這些地區是溫哥華房地產的主要投資者來源。”

在這些有關溫哥華樓市的最新分析中,“外國買家”和“非居民”這兩個詞被廣泛地交替使用。

儘管“空中飛人”未必都是外國人,但外國人基本都是“空中飛人”。

“溫哥華房價高企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於‘外國買家’和‘非居民’。”有分析稱,這兩個詞對於溫哥華樓市的意義,要顯著高於世界絕大多數城市。

根據加拿大房貸與住房公司(CMHC)的調查,溫哥華市區11%的公寓由非居民業主擁有。考慮到公寓市場是溫哥華樓市供需最不平衡的部分,很明顯,“空中飛人”的動向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RE/MAX的分析師稱,溫哥華房價昂貴的程度,直接掛鉤外國買家購買的程度。所以任何有關溫哥華的研究,都離不開這個主題。

如果“空中飛人”絕跡,這些研究都將被改寫。

“空中飛人”幾近絕跡,疫情衝擊溫哥華樓市

Photo by Cristofer Jeschke on Unsplash


4.


RE/MAX分析師表示,外來買家的需求下行壓力 ,是否足以 “軟化”溫哥華的房價,目前仍是一個未知數。

但很多人還是樂觀地認為,儘管公寓市場出現波動,但任何整體影響可能都是暫時的。

“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已經把自己從封鎖中解放了出來。”RE/MAX分析師表示,由於中國的情況好轉,未來仍舊值得期待。

“如果他們的經濟復甦沿著同樣的軌跡持續下去,外國投資者的興趣很可能會在2020年結束前重回溫哥華。”分析師稱,目前中國的恢復情況領先北美,這是一大利好。

與此同時,一些新老負面因素,目前正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在亞洲的父親們會變得孤獨,婚姻受到威脅;妻子們獨自面對管理家庭的壓力;金錢和汽車用來彌補父母的缺席,孩子們也被寵壞。”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David Ley說。

與此同時,許多民權組織警告稱,疫情可能助長溫哥華歧視華人的氛圍。

儘管存在這些負面因素,但對“空中飛人”來說,既然已經走上了這條路,就只能堅持下去。況且,加拿大的社會氛圍、教育體系、身份護照仍頗具吸引力,至少孩子長大都願意留下。

業界相信,一旦疫情好轉,新一批“空中飛人”還會來的。


《華人家族財富》所刊發的文章及觀點,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閱讀者請根據獨立判斷做出投資決策,《華人家族財富》不對投資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 The End -


撰文 A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