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Hi, 大家好,我是C猫。今天想与大家聊一聊, 人类进化后遗留的老毛病:

习惯性防卫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最近大火的电视剧《全职高手》? C猫本来是不追剧的,奈何这部剧实在太火,昨天周末,也忍不住看了一集。

第一集其中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队长叶修带领的嘉世队,本来可以相对轻松地拿下比赛。但过程中,其中一名队员不听指挥,犯了严重的失误,导致比赛的节奏失控。

不过幸好,叶修凭着过人的技术,与其他队员配合及时止损,惊险地抢到最后一秒,才取得比赛胜利。

赛后,叶修与全队开会检讨,质问那名队员:“ 为什么犯这样的错误?”

队员却反驳道:'' 我想替我们队拿首杀。''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叶修 V.S. 难搞对队

而叶修一针见血地指出:'' 你不是替我们,而是替你自己。因为当晚谁先拿到首杀,无疑会成为最闪亮的明星。''

该队员显然不服气,反驳道:'' 队长什么意思?'' 言下之意,你是不是针对我?他还想争辩,叶修却不想再理会,果断地走了。

职场中你是不是发现,身边有很多像这名队员的人?

比如说同事明明自己做错了,当别人质疑他时,却下意识地一味反驳 : “ 你根本不了解情况!你听我说!” 有些强势的老板也是如此,员工提点意见,第一反应就是:“ 你懂啥?我时间紧张,哪有时间听你说!”

其实这些人,就是C猫开头所说,犯了人类进化后遗留的老毛病:习惯性防卫。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什么是习惯性防卫?

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中指出:

习惯性防卫:这是一种非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

比如刚刚那个队员,其实他明明意识到自已错了,可当队长指出他的问题时,他的第一反应,却不是思考队长的质疑是否合理,而是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

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窘境,他的大脑会说:“警报,警报,准备战斗!”

于是,下意识地就开始了反驳。

如果我们一直陷入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就很难客观地看待问题,以及学到新的知识和方法。

可是,为什么我们会有习惯性防卫呢?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1 人类进化遗留产物:自我保护机制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准备!防御!

美国芭芭拉·奥克利在《学习之道》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脊椎动物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并繁衍后代,要处理两个问题。

让我们用一只鸟来举例,一方面,它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从地面上啄取谷粒,获得食物;

与此同时,它也必须警惕视野中是否有老鹰之类的天敌出现。

如果你观察鸟类,就会发现,它们先啄一下,然后停下来四处张望。

而当它遇到危险时,它会第一时间飞走逃跑或是准备战斗。

其实,人类也是如此。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对危险有天生的敏感。当受到威胁时,就会很自然地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即习惯性防卫。

要么逃避,要么迎接挑战!

所以,习惯性防卫,起初是为了保护我们安全的机制。但是,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现代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不知不觉地阻碍我们的成长。

而习惯性防卫形成的原因,从另一方面心理学的角度,也可以作进一步补充。

2 心理学分析结果 :"基本归因偏差''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偏差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基本归因偏差'',可以从侧面,更好地解释我们会有习惯性防卫的原因。

归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

所谓归因偏差,指的是认知者系统地

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有的源于人类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有的则是由于人们不同的动机造成的。由于主观上的原因而造成的归因偏向和差别,是不当归因的主要形成原因。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

比如说你的同事负责一个项目,你看到他进展缓慢,处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你会觉得是同事的能力不行,才会手忙脚乱。但是,同样的项目换成你去负责,当进展缓慢,也遇到很多问题时,你却会为自己找各种客观原因,比如说是这个项目本身难度太大,客户太难搞,老板交代得不清楚等外部因素。

就这是典型的"基本归因偏差'',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心理,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会无意识地受其影响,把问题归因于别人,从而做出习惯性防卫的抵抗。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你为什么看起来不一样?

了解习惯性防卫的两种成因,我们可以从本质上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其实,习惯性防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自知,就会陷入无法自我提升的境地。

那么,我们需要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对我们的不利影响呢?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1 建立绿灯思维,积极地思考新观点里有价值之处

绿灯思维,是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出的理论,其实是相对红灯思维的概念。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红灯思维 V.S. 绿灯思维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红灯 V.S. 绿灯

比如说一个习惯粗暴沟通的老板,听到咨询顾问的建议:"你和员工沟通的时候,要先倾听,理解员工意见之后再发表你的观点,不要没听完就做判断。"

如果是红灯思维,老板第一反应便是:"你根本不了解我们公司的情况!我时间宝贵,哪有那么时间听他们废话!"

而如果是绿灯思维,老板听完顾问的意见后,他会想:” 嗯,这个观点虽然与我过去的做法不一样,但一定有可取之处。如果我能先倾听,可以让员工充分表达意见,可能会产生新的创意,而不是每次好像我一人在思考一样。”

所以说多用绿灯思维,理解新观点的用途及价值之后,再去分析这个观点的可能不足,我们才可以避免武断。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曾说:职场的第一习惯,就是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不是根据情绪和外在环境来下决定。

我们只有拥有绿灯思维,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客观地分析问题,而不是让习惯性防卫的红灯思维自动驾驶,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拥有更多的选择。

可是说着容易做着难,要真正做到绿灯思维,我们还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知,即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2 区分 " 我 " " 我的观点 / 行为 ''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 我 ‘’ 不等于 ‘’我的观点/行为 ''

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防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已的否定。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 “ 我 ” 和 “ 我的观点 / 行为 ”捆绑在一起。

比如说开会讨论时,同事说:” C猫,你的想法有问题,你应该这么看这个问题....... " 此时,我的第一反应,不会认真听同事说的意见,而是会想他是不是针对我?他是在说我有问题吗? 于是我会马上回击:“ 胡说,你的想法才有问题!”

因为,我们常常会把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别人对我这个人的质疑,进而激起习惯性防卫。

破解方法:区分 " 我 " ≠ " 我的观点 / 行为 ''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区分 " 我 " ≠ " 我的观点 / 行为 ''

回到刚刚那个例子,当同事提出:”C猫,你的想法有问题。”

如果这时我能提醒自己:我的观点≠我,我就会换个心态对待同事的意见。

我会想:'' 首先, 同事并不是认为我有问题,他是对事不对人。

其次,大家一起讨论问题,观点不一致很正常嘛!观点有碰撞,才可能出新知或想出新的创意呢! 我先听下他的意见,说不定他的意见中就有我认知上的盲点,那我可以更全面地看问题。”

当我们把思想转换为绿灯思维态度切换为对事不对人,我们可以减少习惯性防卫的影响。

但有一种习惯性防卫,它隐藏得很深,不易察觉,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不受其影响呢?

3 强化 '' 根本解决法 '',探寻新知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什么是问题的根本?探寻中...

前面提过,人类遇到危险一般有两种防卫反应,要么跑,要么战

直接反驳,是 '' 战 '' 的模式,是很容易被我们察觉的一种自我防卫。

而另一种逃跑模式的自我防卫,却容易被我们忽略。

比如说在职场中,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逃避或拖延着不去解决,就是一种习惯性防卫的表现。只是因为表现不激烈,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在做防卫。

可是,逃避、拖延不去解决问题,那个问题也不会自动消失,反而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变得越来越严重。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逃避问题

想要阻止这种隐性习惯性防卫的影响,我们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要强化“根本解决法”,探寻新知,建立新的行为习惯。

美国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道:“根本解决法”就是反思和探寻的技能,反思探寻的方法就是暴露你自己的假设和推理,公开接受他人影响。

当我们感觉想要回避某个问题时,就这是明确的防卫信号。我们需要把这个问题摊开,与自己信任的团队分享自己的假设及推理,从而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

比如说你老板给你布置一个任务,需要策划下个月的新品展示活动。

有些问题是你擅长的,只需要足够的时间就可以解决。

而有些问题是你之前未接触过,比如场地选择及客户名单选择的方案。

面对不熟悉的事务,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想着逃避,或是想着先拖着,最后再处理。其实这种想法,就是大脑给你的防卫信号。

如果我们用'' 根本解决法'',在接到防卫信号后:-

首先,我们需要把问题摊开,尝试用自己的假设及推理,完完整整把方案做出来。

然后,我们可以向做过此类工作的同事取金,让他们对我们的方案提意见。在与别人的交流中,你会发现之前很多没考虑到的要素,也会探寻到许多新识,我们可以结合别人的意见修改方案。

最后,在真正实施方案之前,再给老板看看,得到更多指导性的意见。

整个过程,最难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假设及推理摊出来给别人看。但只有战胜心理的强大防卫习惯,我们才有机会探寻新知,解决问题。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C猫总结 : -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习惯性防卫,它是人类进化遗留的老毛病,不可能消失。而我们心理的基本归因偏差,促使这习惯不断加固。

既然不能避免,我们只有减少它的不利影响。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去解决:-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在追寻新知的路上,为防止我们被大脑的习惯性防卫给坑了,和C猫一起学起来吧。

《全职高手》叶修VS难搞队员,面对质疑,你是否也在习惯性防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