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成龍與蔡瀾

文|科夫


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影視圈有所謂“兩週一成”,只要有他們主演的電影,都能賣座。“一成”指的就是專拍功夫喜劇的成龍,拍一部戲片酬上千萬。而在成功打入好萊塢之後,成龍的片酬更是水漲船高,其主演的電影全球總票房已經超過200億元,是中國影視圈不折不扣的“大哥”。

成龍的人生之路足可以用“傳奇”二字來形容。

成龍身上還有一個不大為外人所熟知的身份:收藏家。

成龍當紅的時候,有三大愛好:工作,買跑車,玩名錶。大才子蔡瀾說,你不能這樣,應該找點特殊的愛好,免得被搞的心浮氣躁。於是蔡瀾開始教成龍學英文,玩收藏。

剛接觸收藏,成龍什麼都要。

古舊的蛐蛐罐、老年間的手鐲、難得一見的服飾,外加國外的杯子、碟子、手銬等等等等,一律來者不拒。

這時候,嘉禾的創始人何冠昌也樂於教他收藏,“可以修身養性”。

他讓成龍從玉器入手,講了一大番理論,如何如何。

於是,成龍按圖索驥,幾天就買回來一堆,何冠昌一看,全是假的。

成龍灰心喪氣,才明白原來要玩好玉器,還是要學很多年,於是也就放棄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去蔡瀾的辦公室,看到坐的木頭椅子,書桌上的黃花梨筆筒、紫檀的鎮紙、清代的水丞,一下就愛上了。

但蔡瀾打擊他,木器很難學,要玩就要玩大件的,從紫檀傢俱開始。

蔡瀾教他怎麼去看,怎麼去收。沒想到入門後,成龍深深迷上了。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十棟老宅子

這時,成龍的父親陳志平說年紀大了,要落葉歸根,回內地居住。

“很多年前,我爸爸終於要回內地了,我說回內地後你住四合院就最好了,就讓我的助理去找四合院,找了一個地方又一個地方,要麼就是巷子太窄,沒有停車位,要麼就是沒有室內廁所,沒有冷氣、暖氣等,總之就是覺得不夠好。那時候四合院還很便宜,大概50萬到100萬元。我的朋友就說,不如這樣子,買一些現成的舊房子你自己去蓋怎麼樣?我說也好啊。他們說我們去幫你找找看。”

1998年,一位朋友找來一棟徽州古建築,成龍只看了一眼,就被這棟古建築的簡潔、精美打動了。這棟房子有數百年的歷史,木頭上雕刻著“二龍戲珠”,栩栩如生。讓成龍認識到了中國古建之美,也讓他意識到很多精美的建築如果再不加以保護恐怕很快就會隨著城鎮化建設的迅猛推進而消逝在歷史的煙塵中了,因此,他也加快了古建的收藏速度。他後來又分別買了十幾棟房子,買了之後就在上海建了一個倉庫,請相關工人來負責維修。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成龍發現,他買回來的根本不是一棟老屋,要把它重新修建起來並不是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拆下的木頭全部都要清洗乾淨,消毒、維修、保養。“這等於我洗頭髮洗溼了,你不做也不行了。”

成龍說,“那些房子很大一部分是這樣,主體的大梁框架等還是原來老的,但是我要為此投資新做很多東西。比如哪裡的頭不見了,我就把頭補上去,如果這個是樟木的,我還是要用樟木的舊木補上去。先把它拆下來,拆下來之後運到上海,一根一根拿出來洗、泡、修,再擺在那邊,整棟修好之後,再晾起來給我看。光是每一根木頭都要泡15分鐘的藥水,而且需要有工人戴著手套,再伸到藥水裡面去,一直滾動那根木頭,連續滾動15分鐘,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麼費時費力的大工程。”

這些構件剛買時,基本上遭到了嚴重的損壞。看著這些傷痕累累的構件,成龍心痛不已。他下決心要好好維修它們,讓它們恢復往日的風華與秀美。於是,成龍找來了在古建築維修方面的專家,請他們為自己維修這些徽州古建築構件。這些構件因為經歷了歲月風霜的侵襲,早已變得破舊不堪,有的木料腐爛,有的甚至出現殘缺。如果在拆下的時候出現了任何差錯,都會給這些構件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傷。於是,在成龍收房時,這些專家就被請到現場親自指導拆解房屋。

有的古董房子位於山區,交通不便,只能用拖拉機將那些構件先拖出來,再裝載到卡車上,運到上海。古建築修復,是一項極其艱難的工程,每幢古建築,至少要花費半年左右時間才能修好。找到相同材質的構件“補位”,是修復這些古建築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必須要採用同種材質、同一年代、同一生長地、同一造型的構件,才能成功“補位”。而成龍收藏的這些徽州古建築,需要修補的構件比例竟然高達30%—50%。為此,不得不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各地尋找。

到2005年,成龍的幾棟古建築終於全部交付完畢。他原本打算找一塊地,把這些老房子重新建好,讓父母住進去。但是,世事難料,子欲孝而親不待,父母相繼離開了人世。於是,這十棟包括廳堂、戲臺、涼亭的徽派木結構建築,就一直靜靜地躺在倉庫裡。因為管理不善,漸漸成為白蟻的糧食。因為沒有地方擺放,每次搬遷均工程浩大,成龍也只能無奈地看著它們一點點腐爛,再進行新一輪的維修。這些精美卻日益腐敗的古建築,成為了成龍的一個巨大的心病。這心病始終盤桓在他的心頭,讓他無法消解。他感慨:這是中國建築藝術的精髓,如今卻淪落到這種地步!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成龍收藏的古宅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一寸紫檀一寸金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2009年9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2009芭莎明星慈善夜上,成龍捐出的一尊紫檀宮殿模型,以388萬元的高價被京城四少之一的王爍拍下轉贈給了女星周迅。

2013年4月,成龍將收藏的4座老房子捐給新加坡科技大學,建立了一個成龍古建築群及電影道具收藏館,成龍還把一棟古建築捐給龍巖長汀縣。

2014年4月7日,成龍在北京JW萬豪酒店舉辦六十歲生日宴,圈內好友係數前來祝賀,包括知名導演、影星及商圈大佬等眾多嘉賓好友均傾情現身,曾志偉從劇組趕到現場,擔任整場晚宴的特邀嘉賓主持,最後拍賣的小葉紫檀雕龍寶座壓由英皇娛樂楊受成以650萬人民幣拍走。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成龍坐擁數億的紫檀木,如今小葉紫檀原料稀缺,他所擁有的百年紫檀老料價值更是難以估量。

徐悲鴻奔馬圖

但最有故事的,還是樓梯拐彎處的徐悲鴻奔馬圖。

九幾年,他北京找杜琪峰,當時杜正好參加一個慈善晚宴。

因為去的較晚,怕別人看到,就悄悄舉手跟杜琪峰打招呼,結果就聽到臺上說了一句,謝謝成龍大哥50萬元拍下徐悲鴻的這張“奔馬圖”。

就這樣,一直掛到現在。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豈能盡如人意

事實上,成龍家裡的擺設只是他收藏中很小的一部分。

在別處,他的藏品堆了8個倉庫。

別人給他算了一下,“起碼值好幾億”。

為了給這些古建找一個安身之所,成龍費盡心機,最初他想將這些寶藏留在香港,成龍曾經謁見過兩任香港特首,表示願意將收藏的古建捐贈香港,終因古建佔地面積太大而香港的地太少而作罷。他也跟內地的機構談過,有的只是想借用成龍的名字開發別墅區,有的想借這些古建之名去盈利,“被糊弄的多了,我自己也慢慢學會判斷,很多人希望我把房子放在他們那裡,那首先我會去看他們有沒有把他們本地的文物保護好,這是很重要的一條衡量原則。總之我要看他們是利用我去謀利的成分多,還是真心希望保護文物的成分多。”

沒辦法,朋友介紹了新加坡,那邊特別重視,沒幾天就發來了具體方案。

“選擇新加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的誠意。新加坡可以政府擔保,又把古屋落在學校裡(新加坡科技大學)作為文化交流,這讓我很放心,”成龍說,當得知他有捐贈的意願時,新加坡政府隨即派了旅遊部長和文化部長帶著專業團隊過來,“給我拿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他們的團隊中學習古建築的那些人學問都很好,他們實地考察之後就能說出我的這個地方缺什麼,那個地方少什麼。這樣老房子的復原,,需要學習中國的工藝,他們願意跟中國的工匠一起合作,就在中國招標,找最好的人來恢復。”

成龍挺感動的,當晚就發了微博,沒想到引來網友一通亂罵,“敗類”、“讓國寶流失”。

他也挺委屈。

有次他跟香港某要人喝咖啡,那要人叫他“別拿走”。

60多歲的成龍笑了,“我把宅子放這,找你們要地,我會被人罵;我把東西送走吧,還是會被人罵?我怎麼就那麼慘啊?”

成龍擬捐四座徽派建築給新加坡一所高校,引發了網友巨大吐槽。

事情到此應該我們有一些基本的判斷了。就是人家找你要地方捐,你沒誠意、不作為;現在找到好地方、好去處了,你又在那裡說三到四。不明就裡的人跟著瞎起鬨,強烈要求留在我們這個毀壞文物當做家常便飯的國家。不少人甚至拿愛不愛國說事,舉出成龍在電影《十二生肖》中飾演的俠盜傑克的一句臺詞:沒人可以從別人的國家搶走人家的文物,擺在自己國家的博物館!

花落蚌埠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2018年1月19日,成龍收藏的四棟徽派古民居,運抵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覽園。

當天,該市“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覽園與成龍國際集團在蚌埠簽約戰略合作協議,四棟被成龍收藏的徽派古民居被正式移交給該博覽園。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20億藏品:塞滿8個倉庫,明星裡真正堪稱收藏大家的,只有他

這四棟徽派古民居中,一棟是明代末期建築,兩棟是清早期建築,還有一棟是清末建築。

這些建築的材料多為紫檀木等名貴木材,有兩百年到四百年的歷史,市值上億元。

這四棟古民居小的近百平方米,大的有400 多平方米。雖然形制不一,但雕樑畫棟,十分精美,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2017 年9 月3 日,成龍應邀到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覽園察看正在修建的“成龍環保藝術展示館”。

成龍對展示館的創意設計非常滿意,同時對古民居博覽園大規模搶救古民居的做法十分讚賞,欣然決定將他收藏的古民居也安放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