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你會成為更好的女子》,一本寫給女子的書。這並不是一本雞湯書,而是有一個個故事、影評、書評串聯起來的美好書籍。

作者的筆觸時而細膩婉約,時而豪邁奔放。細膩之時,宛如涓涓細流,娓娓道來;奔放之際,四字短語與成語的組合,極富節奏與韻律。

文字優美之餘,表述方式也採用接地氣的白話與書面語言相結合,還會適時地引用典故和恰到好處的比喻,足見作者地功底之深。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初讀文字,誤以為作者是個女子,後來才知他是個男性作者。整本書讀下來,不禁覺得作者猶如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對女子有一番憐香惜玉之感。

全書貫穿著一種正能量的價值觀,但又覺不是簡單的喊口號,而是通過故事來發人深思,從而得出深刻的感悟。


1. 黛玉的深情,寶釵的好


黛玉的深情不難理解,本是絳珠仙草與神瑛侍者的前世緣今生情。

賈政辦完差事即將回府,寶玉的作業還未完成,大觀園的姐妹們都參與成為賈寶玉的代筆槍手,應付賈政的檢查。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黛玉當然更為關心,她不顧自己身體虛弱,為寶玉代筆了一卷鐘王蠅頭小楷,字跡且與寶玉十分相似。

原來,寫這種書法字體,是極為勞心勞力的。因為,蠅頭小楷的意思就書是像蒼蠅腦袋那麼小的字。

黛玉也不會掛在嘴巴上唸叨“為你付出這麼多”,她為的是自己的心。

猶如詩歌《見與不見》中:“你念,或者不念,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這是一份偉大的感情,單方面付出就心生歡喜,絲毫不覬覦對方的回報。

偏偏寶玉的心上之人就是黛玉,寶玉自然心知肚明,感念於心。

坐船逛園子時,寶玉看到滿目殘荷,想命人拔去。

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


只要黛玉覺得好,寶玉就覺得好。愛一個人,情到深處,以對方的喜怒哀樂為自己的參考標準,不在乎面子,不顧及身份。


他們的愛,彼此對等,你來我往。


作者是喜歡林黛玉那種女孩的人,不過也想聊聊寶釵的好。

丫鬟金釧在給午睡的王夫人捶腿,寶玉進來明目張膽地和金釧調情。假寐的王夫人扇了金釧一耳光,罵她是勾引自己兒子的狐狸精。而寶玉卻一溜煙逃跑了,金釧羞愧無比,跳井自殺。

薛寶釵來看望王夫人,說理幾句安慰的話:“據我看來她並不是賭氣投井,多半她下去住著,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腳掉下去的……”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這番話語,讀者多半會覺得寶釵冷酷無情。

作者卻有另一番解讀:寶釵對於生活和生死,有一種堅強的慈悲。哭哭啼啼也於事無補,寶釵做了很多實際的事情,比如把自己的衣服拿出來,讓金釧死後體面些;比如她勸王夫人多賞她幾兩銀子……

寶釵所體現出的人性溫暖,是非常人道主義,又非常實用主義的結合。

喜歡黛玉,不一定要討厭寶釵,人人都有閃光點,值得每個人學習。


2. 張無忌並非渣男,中年黃蓉也非黑化


很多人評價金庸筆下的張無忌,是優柔寡斷、見一個愛一個的渣男。

《你會成為更好的女子》的作者沈嘉柯卻有新的理解。

張無忌在書裡出場時,只是個十幾歲的小男孩。他父母雙亡,飽嘗人間冷暖。


張無忌對愛的渴求,令他把憐惜、愛護、感激、同情和敬重攪在一起。所以,他初時對殷離、周芷若、小昭、趙敏四女似乎不分軒輊。


直到20多歲,周芷若和張無忌的對話中,我們能看到張無忌對愛情的真正覺醒。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張無忌道:“到今天,我才直到真正愛的是誰……芷若,我對你一向敬重,對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對小昭是意存憐惜,但對趙姑娘卻是……卻是銘心刻骨的相愛。”

這種覺醒,賈寶玉也經歷過,《紅樓夢》把這叫做“識分定”。

賈寶玉出身在溫柔富貴鄉,身邊盡是溫香暖玉,女孩子都喜歡他、親近他。

賈府的戲班中,有個小戲子齡官,生得聰明婀娜,大有黛玉之態。

有一次,寶玉想聽《牡丹亭》,因為齡官唱得好,便專門去找齡官來唱。哪知齡官卻低眉正色道:“嗓子啞了。前兒娘娘傳我們進去,我還沒唱呢!”

不一會兒,賈薔來了。寶玉就在窗子外面,看著齡官對賈薔笑鬧,使小性子。寶玉見了這景象,不覺痴了。賈薔和齡官的這一段相處模式,簡直與寶玉和黛玉的相處模式如出一轍。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寶玉回到怡紅院,對襲人說:“昨夜說你們的眼淚單葬我,這就錯了。我竟不能全得了。從此後只是各人各得眼淚罷了。”自此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

後來,寶玉妄談禪時對黛玉說:“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這就是寶玉對愛情的覺醒與領悟。

張無忌悟了,賈寶玉也悟了,這一領悟,也是他們從男孩到男人的一大轉變吧。

金庸筆下的《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蓉,也是完美的瑪麗蘇化身:豔絕天下、冰雪聰明、多才多藝、博古通今。

不過,《神鵰俠侶》里人到中年的黃蓉,卻遭到很多人的詬病,說她從由古靈精怪的小魔女變成了嘮嘮叨叨、婆婆媽媽的平庸婦人。


這時的黃蓉:

又要顧家生孩子,照顧草包女兒郭芙。又要打理丐幫,還要協助謀略匱乏的郭靖保衛宋朝,對抗大金。黃蓉還要警惕立場搖擺心性不定的楊過,擔心他想復仇,對郭靖和自己的孩子下毒手。

而對於郭靖:

從年輕的憨厚小子,到成名以後的中年大叔,郭靖仍然是個勞力不勞心的人,他完全沒警惕楊過還會來殺他。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楊絳說過:“我最大的功勞,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痴氣”。

我想黃蓉也是這般吧,郭靖之所以仍然能夠保持頭腦簡單,無非是有黃蓉在負重前進。

世人都讚美黃蓉年少的聰明俏麗,卻很少憐惜她人到中年的心累。

當少女感遠去,黃蓉也在不知不覺間淪為賈寶玉口中的“魚眼珠”,不過這是一個女人從成長到成熟的全過程。

以前的黃蓉在“天上”,現在的黃蓉終於“落地”了。人生的不同階段,就有不同的任務與擔當吧。以前的黃蓉,負責貌美如花;現在的黃蓉,負責全力持家。


3. 巴清、婦好:優秀的人,熠熠生輝,不分性別


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巴清,因居巴蜀之地,名為清,我們叫她巴清。

巴清是秦時人,天生麗質,又習書知禮,18歲嫁於當地一豪門。不料,巴清22歲時,丈夫去世。於是,巴清成了寡婦。

她的家族從事的是採煉丹砂行業,因掌握了獨特的開採和冶煉技術,所以傳及數代而不墜,積聚了數不清的資財。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巴清以女子之身躋身戰國七大富豪之一,足以令人稱奇。

巴清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改嫁,秦始皇還表彰了巴清的貞潔。

不過,就如現在的成功人士一樣,每天忙於繁雜的商業,過著富足的生活,再婚與否對於她們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後來,秦始皇把這些富商大佬都集中到咸陽,便於管理,也便於在財力上支持他。

巴清知道秦始皇的想法,把自己的家族產業,不斷獻給秦始皇。

風雨彩虹,鏗鏘玫瑰,外柔內剛的女子,兼顧男女性別的優勢。

現代女性,從事經商工作或擔任高管職位也越來越多。

衝破時代侷限的藩籬,當代女子,正是大放光彩的時候。

還有一位古代的奇女子,有別於養尊處優的王后,她既主持祭祀,又親自征戰沙場,她就是商王的王后婦好。


從故事中領悟真諦,辨識內心,成為更好的女子


《左傳》裡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劉康公解釋為:“國家的大事情,在於祭祀和戰爭”。

如此重要的兩件事,婦好都有能力參與其中,而且還是武王的王后。婦好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斜槓青年,“她不只是壓倒了其他女子,更超越了無數男子”。

如此驍勇善戰,別以為婦好是個女漢子。

後人在婦好的墓中發現,做工精緻的綠松石首飾,款式之多令人驚歎。看來,婦好也是個喜打扮、愛梳妝的美好女子。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如此完人,可遇不可求。

除了巴清、婦好,還有鍾無豔等等,這些“優秀的人,熠熠生輝,不分性別”。


從《你會成為更好的女子》的故事中,作者表達了很多感悟,也是給讀者的很好禮物。收穫心法,領悟真諦,辨識內心,促靈魂生長,使心靈蛻變,變成更好的女子。


作者: @正能量收穫 用文字參術悟道,穿越荊棘人生,直抵富足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