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我》寻人工作有多难?寻人团团长李七月告诉你

《等着我》是央视一套推出的一档大型公益寻人节目,主要帮助有寻人需求的求助人寻找他们要找的人。自2014年4月开播至今,《等着我》已经帮助约2万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在近6年的时间里,有几百个求助人走上了《等着我》的舞台,讲述他们的寻人故事,在许许多多观众的见证下和期盼已久的亲人、战友、恩人等久别重逢。当然,有一部分求助人没能在《等着我》的舞台上圆梦,主要是因为被寻人依然杳无音信。

《等着我》寻人工作有多难?寻人团团长李七月告诉你

看过《等着我》的电视观众一定知道,走上《等着我》舞台的求助人大部分是寻亲者,他们要寻找的是失散多年的亲人。尽管《等着我》的每一个寻亲案例都有寻人行动的简单重现,但绝大多数观众对寻人行动的复杂性鲜有了解,不清楚《等着我》的爱心寻人团在寻找过程中要经历怎样的艰难。这种艰难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稀少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被寻人在面对原生家庭时表现出来的抵触和抗拒心理。

《等着我》寻人工作有多难?寻人团团长李七月告诉你

如果您看过前一段时间热播的《主持人大赛》,应该对《等着我》寻人团团长李七月在“3分钟自我展示”中讲述的寻人故事记忆犹新。在那段讲述中,李七月提到了她第一次寻人的经历,这次寻人经历差一点让她“挂彩”。原来,她们遭到了被寻人家人的极力阻挠,那家人甚至试图将一只巨大的花盆超她们扔过去。但她们并没有放弃,仍然尽力和被寻人沟通。最终,那位早年被拐的30岁的被寻人只答应见他的亲生母亲一面,依然拒绝回家。

《等着我》寻人工作有多难?寻人团团长李七月告诉你

就像李七月在讲述中说的那样,很多被寻人的心里都像上了一把锁,而她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开锁的钥匙。但是,许多被寻人的心门锁得死死的,他们对原生家庭没有任何的向往和感情,更不愿如今的平静生活被打破。面对突然出现的原生家庭,这些被寻人通常表现出很强的抗拒心理。另一方面,那些收买孩子的养家,也会从中阻拦,不愿意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因此,即便《等着我》的爱心寻人团帮助寻亲者找到了他们的亲人,也不意味着一家人可以团圆,因为在他们中间横亘着一座山,这座山阻挡着他们认亲的路,也割裂着本应真挚而浓烈的血缘亲情

《等着我》寻人工作有多难?寻人团团长李七月告诉你

对于不愿和亲生父母相认的那些被寻人,我们无意苛责,毕竟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对他的影响非常巨大。而被寻人在一天天的成长中所累积起来的与养家的那种情感,也不会因拐卖、非亲生这样的事实而被抹杀。所以,养家的“恩情”往往会成为他们回归原生家庭的羁绊,让他们在面对亲生父母时表现出冷漠和无情的一面。但我想说的是,被寻人顾虑养家的“恩情”而排斥与亲生父母相认的行为,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合。这样的行为看似对养家“有情有义”,实际上是对养家的违法收买行为的无原则纵容,也是对原生家庭的二次伤害。

《等着我》寻人工作有多难?寻人团团长李七月告诉你

如果说《等着我》爱心寻人团经过多番努力仍找不到被寻人,让人感觉十分遗憾,那么被寻人找到了却拒绝与父母相认,就让人五味杂陈、唏嘘不已。劝解被寻人和父母相认,打开被寻人的心结,考验着爱心寻人团的智慧,也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因此,这项工作的意义不可谓不大。然而,被寻人面对原生家庭的表现千差万别,给认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爱心寻人团付出很大的努力,做好多方面的沟通工作。这其中的辛苦,恐怕多数人很难体会

《等着我》寻人工作有多难?寻人团团长李七月告诉你

我们能在《等着我》的舞台上见证一幕幕亲人团聚的场景,主要得益于爱心寻人团的付出和努力。为这支默默付出的队伍点赞!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助力更多的家庭实现团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