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汽修工,凭什么你月入30000,我3000?

很多从事汽车维修行业的人,起初都是对汽车感兴趣,出于想学一门技术的愿望,才找师傅拜师学艺,并且踏入这一行的。然而工作了几年,不仅自己没赚到什么钱,本领也没学到几分,连去4S店应聘也处处碰壁。

同样都是汽修工,凭什么你月入30000,我3000?

根据调研数据,在中国,工龄小于两年的学徒、小工平均薪资不超过2000元,而工龄大于10年的汽修技师,平均薪资也难过万,对比一下国外汽修工的基本薪资:某在日本读汽修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选了日产4s店就职,一个月工资加奖金20万日币(约12854元人民币)——简直不要太惨。

同样都是汽修工,凭什么你月入30000,我3000?

同样是汽修工,为何薪资差别会如此大?

教育有差别

国内汽修市场一般新人都是直接跟师傅学技术,对于一些汽修学校,很多人的态度是“汽车维修是吃经验的职业,没必要还去报个学校”。整个行业对于系统、专业的知识体系的学习并不看中。

反观国外,汽修其实是一个相对高端和专业的工种,职业学院与专科甚至大学是没有等级区分的。以那位毕业于日本汽修学校的同学为例,他在日本学费一年7万多人民币,读了两年花了十几万,而毕业后作为“蓝领”阶层,除了工作性质之外,待遇和“白领”阶层并没有相差太多。

从业门槛难度不同

国外修理工学习进修的过程需要很久,人才相对紧缺,而毕业后根据考证获取的证书工资等级也不同,但在国内,很多时候是没进行过系统培训的,甚至会换个油就叫师傅了。

根据一份调研报告可知,中国目前一线维修工人群大概在500W左右,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以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比例为30.4%/43.1%/26.6%(发达国家为15%/50%/35%);而一、二类企业中,尚有22.4%的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三类企业中技术等级的比例更远远低于上述数据。

国内和国外汽修工收入上有着巨大差距,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国民素质综合决定的,但我们没必要每天怨天尤人,为什么别人工资这么高?我们期待变得更好,为此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这才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