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摘要

海外疫情持续恶化不仅降低了外需,也从供应链和物流方面影响到中国的进出口。根据我们调研,中国进出口企业不仅春节以来订单大幅下降,并且4月环比3月依然大幅下滑。除需求和上下游企业延迟交付或接收订单外,境外物流受阻也降低了进出口增速。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均预期订单到下半年甚至明年后才能恢复,并且对出口的预期比进口更差。企业主要通过贷款和现有股东补充资金来缓解现金流压力,并通过拓展新获客渠道、拓展新产品或业务转型等方式来减少损失。目前企业已经获得的政府支持主要是缓解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税费、社保和租金减免。企业对行业前景和自身营收的预期整体较为悲观。

2020年3月后,国内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而国外疫情则快速扩散,对全球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并通过最终需求、产业链供给、物流等多个方面对我国进出口造成影响。根据海关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出口金额4776亿美元,同比下降13.4%,进口金额4648亿美元,同比下降2.9%,净出口金额1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01亿美元。为了解外贸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困难,帮助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于4月9日发起了中国进出口企业调查,并在此调查数据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1. 样本企业概况

截至4月14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5份,其中广东最多,有50家(67%),其次为山东,有6家(8%)。企业员工人数大多在100人以下,其中50人以下占43%,51-100人占20%。企业2019年销售收入前三大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仪器仪表”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鞋帽、伞、箱包” 和“食品饮料、烟酒”。2019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即统计中的规模以上企业)的样本占81%,销售收入在1亿以上的也有45%,因此,本文得到的结论可能更多反映了规模以上进出口企业的情形。


图1 样本企业2019年员工人数与销售额分布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在样本企业中,只有出口的企业占27%,只有进口的企业占11%,既有进口又有出口的企业占62%。进口最多的来源国为美国、日本和德国。出口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德国、香港。

2. 企业进口情况

受疫情影响,内外需均大幅下降,叠加物流受阻和供给方供货问题等因素,企业进口大幅下降。在样本企业中,约有37%的企业进口依赖程度较小(进口比例20%以下),但也有近17%的企业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进口比例在80%以上)。自春节以来,85%的企业进口减少,43%的企业减少50%以上。其中,在仅有的5家“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设备制造”企业中,有4家均减少50%以上。为考察最新的进口变动情况,我们咨询了4月进口比3月变动的情况,回答继续减少的企业仍有70%,继续减少50%以上的企业近30%。但利好的情形也在出现,由于生产的恢复,4月计划进口比3月增加的企业也在增多,有两家“医疗用品及药物制造”企业进口增长50%以上。


图2 春节以来进口变动幅度和企业比例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图3 4月比3月进口变动幅度和企业比例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对于进口订单何时恢复,33%的企业无法判断,39%的企业认为要到下半年或明年。


图4 企业预计进口何时恢复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对于进口下降原因,排名前三的选择分别是:需求下降,公司减少进口(63%)、疫情导致出口方无法按时供货(44%)、境外物流受阻(31%)。


图5 进口下降原因选择比例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3. 企业出口情况

由于国内复工复产延迟、物流受阻,以及外需大幅下降,企业出口大幅下跌。在样本企业中,约有45%的企业产品几乎全部用于出口(2019年出口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在80%以上),这类企业受疫情影响非常大。

调研数据显示,自春节以来,80%的企业出口均减少,其中近50%企业减少一半以上。为了解最新的出口情形,我们同样也询问了4月出口订单比3月的变动情况,回答继续减少的企业占76%,当月40%的企业订单继续减少了50%以上。以上数据均显示出口形势比进口形势更为严峻,与海关统计数据的结论一致。

与进口企业一样,同样也有企业自春节以来出口订单增加的情形,主要集中在“医疗用品及药物制造”、“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塑料、橡胶及制品”行业。无论是看从春节以来的订单还是4月比3月订单变动,增长50%以上的大多为“医疗用品及药物制造”企业


图6 春节以来出口变动幅度和企业比例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图7 4月出口变动幅度和企业比例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对于出口订单何时恢复,39%的企业无法判断,45%的企业认为要到下半年或明年。对出口恢复的预期同样低于对进口恢复的预期。


图8 企业预计出口何时恢复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对于出口下滑原因,前三选择分别是:1、外贸订单取消(69%),2、客户推迟收货(48%),3、国外物流受阻(48%)


图9 出口下降原因选择比例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我们还询问了企业出口转内销的障碍,前三选择分别是:缺乏销售渠道(46%)、竞争太激烈(35%)、国内外产品标准体系不同(33%)。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通常是按照出口目的国的标准来进行生产,因此产品的质量、尺寸,以及生产的设备、人员配置等都和内销厂商不同。除此以外,此类厂商往往是先接到订单和订金,然后再进行生产,在市场的了解和销售渠道上,不需要再额外投入资源和精力。受疫情冲击外需突然大幅下降后,产品标准不同和销售渠道的匮乏使得企业难以转向内销。


图10 出口转内销障碍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由于疫情不仅降低了国外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国外的供给,我们也设置了相关问题,以了解这是否可能增加对国内的某些企业的需求。问卷结果显示,国外疫情导致供给下降,有18.5%的企业认为对自己的需求有提升,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医疗用品及药物制造”;“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塑料、橡胶及制品”行业。大部分企业认为需求没有提升或无法判断。


图11 国外疫情是否提升了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4. 企业经营困难和应对措施

为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困难,我们询问了企业的现金状况和经营压力。目前,企业产能大多恢复至为40-60%区间(占比29%),产能恢复超过60%的企业占39%,有8%的企业产能超过100%。对样本的所有进出口企业,账上现金有44%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29%可以维持3个月,仅可以维持2个月以内的占17%。对进口为主或出口为主的企业,现金可维持时间并无显著差别。


图12 企业产能恢复比例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图13 账上现金可维持时间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对于企业自身感受到的经营压力,最大的三项分别为:订单取消和延迟交货(73%)、员工工资、社保、五险一金(58%)、房屋租金(42%)。


图14 经营压力来源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企业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应对现金流短期,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贷款(53%)和依靠现有股东提供资金(37%),延迟支付货款(21%)和减员降薪(21%)也有较多的运用。


图15 企业应对现金流短缺的措施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为减少损失,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的有:拓展新获客渠道(如线上)(48%)、拓展新产品或业务转型(44%)、积极申请政府扶持(33%)。由此可见,在“开源”和“节流”上,企业更加积极的在寻求“开源”。


图16 公司为减少损失采用的措施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对于企业雇工和员工薪资状况,目前雇工情况和薪资无变化的居多,大幅裁员和大幅降薪的企业比例较小。在所有样本中,有裁员或打算裁员的企业占33%,但大幅裁员的企业较少,超过20%以上的企业占比不足10%。薪资无变化的占67%,有25%的企业有降薪情况,大幅降薪的企业也不多,降薪40%以上和仅发放最低工资的企业也不足10%。


图17 企业裁员情况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图18 企业员工薪资变动情况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在企业享受政府政策方面,前三项分别是:缓缴社保、住房公积金(52%)、贷款利率下调(15%)、降低/减免税费(15%)。但仍有27%的企业并未享受到所列的政府政策。


图19 企业享受政府政策情形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在企业最希望政府提供的政策方面,前三项分别是:降低/减免税费(58%)、成本补贴:社保支出(53%)、成本补贴:租金支出(47%)

。此外,有的企业希望可以尽早确定相关补助政策,以便制定相应的经营决策。


图20 企业希望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5. 企业对未来的预期

为了解企业对整体经营环境的看法,我们询问了企业对同类企业今年经营情况的看法,总体而言,企业预期无论是同行业还是自身全年的经营情况都将严重恶化。认为全年同类企业会减少的样本比例占89%,认为倒闭比例在20%以上的占45%。在对本企业的全年营收预期上,认为今年全年营收会减少的企业占74%,有23%的企业认为会减少50%以上。


图21 预期同行业企业倒闭比例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图22 预期本公司全年营收变动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6. 总结

根据本次调研的情况,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在今年春节以来进出口业务量均大幅下滑,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外部需求大幅降低,此外,上游企业供给受影响和下游客户推迟收货,以及国外的物流受阻,也是进出口下跌的重要原因。

由于国外疫情仍在恶化,大部分企业预计进出口恢复将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以后,并且对于出口的预期比进口更差。企业出口转内销面临诸多困难,最主要的是销售渠道问题,竞争过于激烈以及国内外产品标准不一样,也是阻碍出口转内销的主要因素。

对于企业的经营的现状,大部分企业账上现金还比较充裕,但有17%的企业可维持时间不足两个月。企业自身感受到的经营压力主要是订单取消和延迟交货,其次是员工的社保和房屋的租金。企业主要还是通过贷款和股东注资来解决现金流短缺情形,大量解雇工人和大幅降薪的企业比例不多。但需要指出的是,本调查的样本企业大部分为规模以上企业,可能结果偏乐观。

在应对损失方面,企业自身在积极寻求“开源”,试图拓宽新的销售渠道或转型,而对政府的政策需求则是“节流”,希望政府可以减免税费、社保、租金等支出。部分企业提出希望按人头发放补贴,以及尽早确定补贴政策,以便企业制定相关的经营决策。

对于整体经营预期方面,绝大多数企业预期今年同行业企业会减少,近一半认为会减少40%以上。约3/4的企业预计自身全年营收会减少,近1/4的企业认为会减少一半以上。

总体而言,虽然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恢复,但进出口企业的订单仍在继续下降。目前调研的状况显示企业尚未出现大面积解雇和降薪情形,但由于订单的下降和转型的困难,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较为悲观。在政策上,希望政府可以尽早出台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CMF报告 | 北大汇丰进出口企业调查研究

北大汇丰宏观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和平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研究机构,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兼任中心主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教授担任首席顾问,并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相关领域教授联合平安科技的资深研究人员共同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