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他卻有遙不可及願望


何以為家|我要控訴我的父母|小小的他卻有遙不可及願望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影片的開頭,我們的主人公小贊恩,便說了這句話,讓人既震驚又心酸。

《迦百農》又名《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納迪·拉巴基執導,納迪·拉巴基、Zain Alrafeea聯合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男孩贊恩,起訴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該片於2018年5月17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小贊恩雖然年紀小,卻承受了這個家庭絕大部分的壓力。他的家破爛不堪,小小的地方到處漏水,小贊恩的母親曾說“這哪裡是個家,簡直和雞窩一樣”,一家人需要擠在一起睡覺,他需要搬煤氣罐、賣飲料、照顧兄弟姐妹。


何以為家|我要控訴我的父母|小小的他卻有遙不可及願望

瘦小的小贊恩,他那麼小,瘦的只剩皮包骨了,但是小小的他,卻不懦弱,他有無窮的勇氣。

這個家也許弱不禁風,他的父母也許從未愛過他,但是小贊恩從未抱怨,一直在忍耐,一直默默的撐著這個家,保護著弟弟妹妹。他覺得至少這個家,還有妹妹能和他依靠在一起,在天台拍著破鐵桶歌唱,祝願著“一切都會好的。”

直到父母因為交不起房租而把11歲的妹妹嫁給房東兒子的那一刻,他真的震怒了。

他大喊“你們這些混蛋,要送她去給那個混蛋當奴隸嗎?”

而他的爸爸卻說“我早就受夠你們了”

小贊恩小小的眼睛望著天花板,家人們都在安睡,他卻神色黯然,心裡又該多麼絕望呢。

沒有愛,何以為家?

生而不養,於是小贊恩決定離家出走,離開這個冰冷的家。

影片放到這裡,已經賺足了眼淚,不得不逼著人們去思考。在生活中是否也有大部分的孩子正在無奈接受這些遭遇呢。

一對沒有感情的父母,一個冰冷的家,即使它在別人看來沒有那麼糟糕,與其他家庭相比是那麼尋常,孩子卻一直在逃避。

對於給孩子生命這件事看來並不偉大,比起給予生命,給孩子的生活環境還有學習教育相比,顯然後者更為重要。

如果孩子在出生前可以依靠生後的環境而做出選擇,有多少孩子會拒絕來到這個世界。


何以為家|我要控訴我的父母|小小的他卻有遙不可及願望

小贊恩給節目的主持人打電話,他說“我想讓那些不能照顧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了,關於童年,我日後能記著的只有暴力、辱罵、毆打。生活簡直就是一坨狗屎,我天天活在監獄裡,命運為什麼要這麼折磨我”

這應該是一個孩子該說的話嗎?12歲的小贊恩,眼睛裡不該有淚水,眼神不該犀利、複雜,不該為了生計發愁,不該顛沛流離,不該在深夜裡思考人生。


何以為家|我要控訴我的父母|小小的他卻有遙不可及願望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收留小贊恩的單親媽媽沒有合法的身份,但是他愛她的兒子,費勁全部的力氣和愛讓兒子覺得他並不是不幸的。

生活也許很難,但是他們能在彼此的眼睛裡看到彼此,能夠相擁感受彼此的溫暖。這也許是存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意義。

在監獄裡歡歌舞蹈的人們,把在角落裡獨自流淚的單親媽媽顯得格外悲涼,她心裡想的都是她的兒子,在擔心他過得好不好,有沒有穿暖,有沒有餓著。

但是她沒有人可以訴說,因為她不能讓別人知道她還有一個沒有身份的兒子。寧願自己一個人在廁所擠著脹痛的乳房,哭著說“兒子,你不要恨媽媽把你一個人留在了家裡”


何以為家|我要控訴我的父母|小小的他卻有遙不可及願望

最後小贊恩在鏡頭前,攝影師告訴小贊恩:“笑一下,這是在拍身份證不是在拍遺照”

小贊恩終於笑了,時長2個小時影片,這是第一次看見小贊恩笑了。

笑的那麼天真,那麼可愛,那麼純粹,好像是失而復得,好像是獲得了天大的禮物。但願真的能像影片中人們說的一樣“真主保佑”,願每一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