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習慣於信賴,你就離真實的世界越來越遠!

在中國有一個字叫做義,很多人知道其有個詞叫做義氣,這是這個詞現代釋義的“情誼”,但往往忽略還有一個古代釋義“道理”,如微言大義。這個大義不是說要求你多麼多麼為了正義做啥事,而是說要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條件、瞭解並循著客觀規律做事,不可盲目,而義氣從事往往靠著一腔熱血,往往比較盲目,兩個詞的意思相差甚遠,所以現在的人往往記得住“義氣”,而“大義”往往被遺忘。而現在的人有太多喜歡講究古代的“義”,卻是拋棄古代釋義的根,記住了現代的釋義,還沾沾自喜。

當你習慣於信賴,你就離真實的世界越來越遠!


在中國有個詞叫做“信賴”,這個詞指的是信任並依靠,這裡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將信任給到別人,第二步是完全依靠別人,將主動權給到了別人。那麼完全信賴別人這個狀態是否有客觀生存環境呢?

可以說幾乎沒有,先從文化屬性看起,中國古代文化基因中有很多和信任相關的詞語:兼聽則明、偏聽偏信、偏信則闇、將信將疑、深信不疑、信而有徵,說明了完全信任別人是很難做到的,即使要做到,那麼一定要有可靠的證據,所以現代企業中上級交代任務之後,才會講究要讓下屬及時彙報事情進展,所以在中國上下級關係中及時反饋進展才能更容易獲得信任,在管理者眼中沒有完全信任的人和事,只有可控的人和事;再從西方的文化屬性看,西方哲學很多來自於猶太人的舊約聖經,西方猶太人對小孩教育有一項,他們會用糖果引誘小孩撲向自己,然後躲開,讓孩子摔倒來進行教育,這種從小培養孩子對即使是父母也不能完全信賴的理念,也一樣源於不可對人完全信任的認知。

而猶太人的這種教育又和中國的教育理念有所偏差,中國父母更多的是言必信,給孩子樹立誠信的榜樣。那麼這兩種方式培育孩子的角度是有什麼差別的呢?

中國這種教育方式培養的是一個誠信的人,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培養理念呢,這是源於儒家培養人才的理念,刻在了中國父母的骨子裡,這樣培養出來的人,在小時候會很信任父母,也會很信賴老師,工作後也會很信賴上司,這種信賴源於一種互信的潛意識,即我信任你,我相信你也信任我,這個時候現實往往會給你一巴掌,這種培養出來的人比較容易被別人控制而不自知,認知被自己的長期潛意識矇蔽,對客觀環境認知能力欠缺,靠著感覺和直覺或者,培養出來的是感性思維為主的人,但也是中國管理者喜歡的一線員工。

而西方的從小培養孩子即使是父母也不能完全信任的理念,其實培養的是一種質疑思維,也是一種審問、慎思、明辨的思維,這種思維有利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時刻保持清醒的思維,也是培養的是理性思維。

所以,歸根結底這兩者不同的教育理念會帶來不同的理念,中方培育出來的是感性思維為主的人,更多的是藝術發展較好;西方培育出來的是理性思維為主的人,更多的是在自然科學發展更好。

其實,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是儒家對君子的要求,也是為了培養管理者而設置的,是為了培養上位者的理念,而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契合這個教育理念的,所以培育孩子的質疑思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見真實的世界。同樣西方的合作更多的是相信契約,而不是個人之間的信任。

所謂的學貫中西、道釋儒相通,其實指的是人類不分國家,不分學說,最終通向的都是真理,都是智慧。所以西方的博士學位都叫哲學博士,哲學學的就是如何認知這個真實的世界。

如果你習慣於完全信賴別人,那麼你很難成為一個管理者,因為這反人性也反規律,同時習慣於完全信賴別人的人會懶惰于思考、明辨,會習慣於感受,從而習慣於被支配被管理,這種潛意識帶來的遷移帶來的傷害對於想成為管理者的人來說就是一個重重的枷鎖。

所以,讓我們走出信賴的舒適圈,走進明辨的思考圈,讓我們更好的看見更真實的世界。

當你習慣於信賴,你就離真實的世界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