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鼓励更多格力举报奥克斯的这样行为出现

这二天,格力的“钢铁女侠”董小姐,董明珠再次上了头条。成了热门话题。

一封《关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举报信》,搅动了社会的舆情。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格力举报奥克斯的这样行为出现

关于此件事的外界角度不少,相关话题也很多,各从各的角度出发,各谈各的观点。但是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像格力这样的企业或是像董明珠这样的人出现。

奥克斯也对格力的举报进行了回应。

但是奥克斯的回应却让身为消费者的我感到极度的失望。其主体思想是,你格力即非消费者又非国家监管部门。凭什么举报我奥克斯,有什么资格来举报。然后把问题引向不正常竞争的角度。甚至在今天竟然打起了民族主义的旗号,这简直是是可忍熟不可忍。民族主义的旗号下就可以藏污纳垢吗?就可以忽悠消费者吗?就可以以次充好的欺骗吗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格力举报奥克斯的这样行为出现

这是什么逻辑?没太搞明白,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同行不能相互举报监督呢?事实上只有同行才会更好了解同行,也只有同行的相互监督才能更有效的避免以次充好的低劣的市场行为出现。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格力举报奥克斯的这样行为出现

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普通消费者是很难对产品作出专业的判断的。这对市场销售而言是存在极大的漏洞的。

这个问题还一个关键是,格力举报选择的时间点有点敏感。6.18之前。这无疑会影响奥克斯的销售量。也必然会引发人们对空调市场竞争烈度的关注。

关于市场竞争:

个人恰好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家电行业的销售。也对现在市场的竞争情况大略有所了解。

从网上到线下,竞争是无处不在,营销的方式与方法,层出不穷。总体而言各个行业的竞争已经越来越偏离竞争的本质与竞争的有序性。恶性竞争,恶性营销只要能占有市场且能想到的无所不用其极。而这一切的源头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与不透明化。

一方面消费者其实面对众多的营销信息其实是很难理性取舍选择的,另一方面普通消费者是很难从表面的信息中得到专业性产品质量差异性的。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创新才是竞争取胜的核心因素。但是市场的营销却又同时面临着低质低价产品的冲击。同时更可恶的是还要面对自己培养出的人才被别家企业挖走的困境。

这种现象不仅是格力,华为同样如此。这是行业内的常态。早先就听朋友说过,只要到华为去转一圈出来身价就能翻翻。这不在前不久,华为事件后,雷军就公开说华为危难时刻不从华为挖一个员工。

事实上只要是在行业里领先的企业都会面临被挖墙脚的局面。

而在挖人才方面格力与奥克斯可谓是老冤家了,格力的董明珠是很在意创新与产品质量的,销售出身的她当然会更关心产品本身。而董明珠能怼美的,怼奥克斯就在于格力产品自身是有底气的。

从行业良性发展层面来看,这样的举报是应该鼓励的,当然无中生有的恶性举报当然是要受到处罚的。这样的行业内的相互监督只会更利于行业内的行为规范与行业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