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有一天,兒子眼淚汪汪地跑回家,他的小臉上有一道指甲印,很明顯是用手狠狠地抓出來的。兒子哭著說,他的小皮球被一個同齡的小孩搶了,兩人在爭搶的過程中,兒子的臉被狠狠地捏出了指甲印,老天,這麼深的印痕滲著血跡,不知道會不會留疤。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我心疼得真想教他勇敢地去跟對方“打一架”,可理智告訴我不能這樣,只能是帶著兒子找那個小男孩講理去,因為都有家長在場,大家只是和和氣氣地說了一些大道理。表面上問題解決了,可我還是很擔心,兒子以後再被欺負該怎麼辦?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相信這樣的情況是很多父母都會遇到的,也是很難去解決的。現代的獨生子女家庭,恐怕孩子在每一位家長的心目中都是“至高無上”的,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受氣包”,可是,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那又該怎麼辦呢?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極大多數家長都不知道,其實霸凌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雖然沒有數據和相關資料,但我親眼所見具有明顯霸凌性質的事件,就發生在米粒的身上。其中一則,就是一名女同學看見米粒有新的玩具,走過去說:我們一起玩吧。

米粒說,我不想和你一起玩。

女同學說:你要是不給我們玩,我們就不和你玩了。

這就是霸凌關係中常見的一種:關係霸凌(孤立、排擠),也是幼兒園主要的霸凌表現形式。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是不是很震驚?

我一個同學曾經和我說,自己在幼兒園就是扛把子,對幼兒園的小朋友說“你們不和我玩,我就不給你們蘋果吃!”於是,她成了“山大王”,大家都聽她的,誰不聽話,就不和他玩。

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就懂得呼籲周圍的力量孤立和排擠其他同學?

採訪了n多曾經身為霸凌者的朋友、同學,我試圖總結出一個結論:

幼兒3歲的大腦已經足夠智慧,運用群體的力量維護自身利益,爭取權利、彰顯地位。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他們長大後可能會說,那時候小根本不知道那就是霸凌,就覺得好玩,想要他的東西,看他不爽等等,但實際上這就是社會生活的雛形。

只不過,孩子們發展出的智慧用錯了地方。

而且,家長、老師沒有及時發現、沒有意識到、更沒有正確引導。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著名的育兒學家,也是中國人民大學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就對校園暴力和霸凌事件發聲,她在專題演講裡向廣大家長呼籲:面對校園暴力不縱容,打回去!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李教授接著解釋說:“孩子在學校或者是家庭裡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問題先讓孩子自我反省,這反而縱容了一些不良行為,最終導致校園暴力事件不斷髮生。”

其實,“打回去”不是在縱容暴力,或者讓孩子用暴力解決問題,而是在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只有讓別的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好欺負的,才可能避免被再次欺負。

這也是用另外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所以,要防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負比你弱的;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第二個是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別人欺負,可以讓孩子從小進行體育鍛煉,有運動就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別人欺負。”

李玫瑾教授的孫女就曾在幼兒園被同班男孩欺負,因為男女力量懸殊,自己孫女被同班男同學抱起來又摔下去,磕到了頭。

於是她教會自己孫女,女孩要掌握的防身術——當被力量懸殊的人欺負時,拽對方的耳朵,兩邊一拽,他一疼,就鬆開了。

我們要做的是,教會孩子變得勇敢,不敢被人欺負。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但是很多孩子性格比較膽小懦弱,作為家長,我們除了擔心和保護他之外,還應該做些什麼?

1. 讓孩子知道權利的界限

想要識別侵犯,首先得讓孩子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權利,哪些是別人的權利。規則意識很重要。

你的東西別人不能碰,但同樣的東西未經允許你也不能隨便拿。

你不能打別人,但別人也不能打你。尊重是相互的。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2. 向欺負者大聲說不

告訴欺負者“你這樣的行為,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行為”,不要容忍順從。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你們打我是不對的”,“搶我的東西也是不對的”

堅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慌張,施暴者很多內心很“慫”,你足夠堅強,他們會產生動搖,“這個人並不好惹”,不再來打擾你。

3. 出現情況要及時跟他人求助

讓他們學會表達,學會自信,學會面對,學會對自己負責,要勇敢地對家長老師說出來,而不是用逃避、縱容那些壞孩子惡勢力的助長。

最忌諱的就是告訴孩子:為什麼別人都沒被欺負就你被欺負了?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因為孩子年齡小,根本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只有老師和家長才有。

所以我們要做孩子堅強的後盾,告訴孩子“幼兒園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及時和爸媽說清楚。

平時也要多留意孩子的行為是否有異常,做個有心人,加強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家長要做一個有遠見的人,並讓孩子做到多方面發展,也莫要以最終的結果作為孩子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讓孩子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取得成功,也是關鍵。

李玫瑾教授指出:3-6歲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對於這個時期,無論家長有多忙,都不可缺席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教育是一門大學問,很多父母家長會說,自己不會教育和引導孩子孩子,李教授推薦家長一套關於科學育兒的精美系列圖書《成長路上沒煩惱》,一共有10冊,每冊80頁,繪本中包含:《面對困難我不怕》、《遇見更好的自己》、《我要為自己喝彩》、《做個受歡迎的人》、《再見了,壞習慣》、《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把父母當傭人》、《我要努力當學霸》、《我能管好我自己》、《挫折面前不退縮》。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繪本中的圖畫色彩豐富很能吸引孩子的眼球,還會讓孩子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未來決定孩子的不只是學習成績,要想孩子“贏在未來”,父母要重視孩子性格的培養。並且要能夠在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性格。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本系列針對習慣養成、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學習方法、情商培養、逆商培養、愛心培養等方面問題。選取了簡潔、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勵志故事,加以一針見血的評點剖析,讓孩子可以從故事裡獲得成長的其實,得到沒的薰陶、愛的潤澤、智慧之光的照耀,給孩子送去溫暖和信息,從而調整自己的情緒與心理狀態。

兒子被大孩子欺負,父母該如何去做,不要再教孩子說“沒關係”了

專家告誡家長,如果你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科學的早教方法,那麼請你把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孩子人格,性格,情緒,獨立意識,責任心,意志力,控制力,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養成上,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品德好,受人歡迎的孩子,這一點就足夠了。

人性化的彩色注音版,更好的幫助孩子去理解和閱讀,10冊僅僅70多元,平均一本7塊多錢,每本有80頁,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查看就可以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