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下沉社区的“统”与“沉”

当前,随疫情防控实际需要,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挑精兵强将,纷纷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下沉社区街道、下沉乡村一线,与基层同志并肩携手共筑抗疫屏障,确是“急基层之所急”、令基层拍手称快的实事好事。然如何真正将下沉服务的实事办好办实,确是眼下疫情防控不容忽视的问题。

也谈下沉社区的“统”与“沉”

全民抗疫以来,以武汉为代表的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后方无论城镇社区,还是偏远乡村的基层同志,从春节至今,或组织调度、或政策宣传、或检查督导、或道口值守,日夜严防死守在“疫战”大后方,为疫情可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节后复工的陆续到来,随着大量人员的复出,基层疫线人员力量薄弱显得尤为吃紧。“想基层之所想”、集中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已是上级“统帅”机关当务之急的首选,于基层而言犹如春风、“及时雨”。可不难发现下沉社区、下沉乡村大有学问,是特殊时期“疫战”综合素质的考验,考量着基层,更考量着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兄弟单位,共同见证着责任担当。

学问一,如何“统”?从前期各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争先恐后派出骨干力量驰援基层来看,确实缓解了基层压力,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从个别基层单位反馈中发现,来自各机关、各部门、各兄弟友邻单位志愿人员的“蜂拥”而来,常常呈现1至2人“搞定”的点位多达外来6至7人的支援,“人多力量大”的团结互助令人欣喜,可无形中造成基层抗疫物资和人员的浪费。由此可见,这支庞杂的志愿服务队伍必须有一个“统帅”机关的统筹掌握,必须统一整合资源力量调配,必须搞好与基层实际需要的对接,切不可各自为政、信息闭塞。

对基层而言,由于下沉服务队伍来自机关和兄弟友邻单位,甚至有不少单位的领导亦亲临一线,至于任务分配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多方援助关心注入强大力量源泉,忧的是恐任务量大小、“风险点”高低等分配不当遭怨言非议,更担心疫情过后“秋后算账”。对此,必须摒弃顾虑、轻装上阵,要坚信知道,这支疫战志愿服务队伍都是各单位觉悟高的精英,都是普通“一兵”,你只管摆兵布阵,心无旁骛一门心思把这支队伍带好,必须“好钢用在刀刃上”。

学问二,怎么“沉”?下沉社区、下沉乡村的同志,不管来自机关来自何处,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其一言一行代表着单位的形象与作风,必须给基层做好表率。这之中有不少同志整整一个春节都扑在疫线上,有的刚从道口24小时值守又转入新战场,有的是全脱产参与志愿服务,有的是双休日或业余时间间断增援,尽管参与的方式各一,但融入是关键,虚心向基层一线同志学习,尽快掌握工作流程、方法与套路,做疫线工作“明白人”。

也许基层一线同志心存感激、礼节性敬若“座上宾”,但千万不可趾高气扬做“甩手掌柜”,在熟练掌握业务的基础上“反客为主”,靠前站位,做疫线工作“大忙人”。

阶段性的疫线志愿服务占用了时间与精力,尽管有的同志还肩负着单位工作重任,但既来之、则安之,特别是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来看,疫线志愿服务终结短时间还不可预测,必须身心“俱沉”,做疫线工作“安心人”。

对每一个下沉社区、下沉乡村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志来说,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是难得基层历练,多向基层同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发现问题时,切不可睁只眼闭只眼,保持“一团和气”,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失误,必须用心思考、用眼观察,做疫线工作“明白人”。

下沉社区、下沉乡村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黎民百姓不关心下沉了多少人,下沉了多少批次,更多关心的则是,你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日夜坚守尽早春暖花开。

也谈下沉社区的“统”与“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