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門斜道在這裡不是貶義,到了荊州古城才知道關公不僅僅是個武將

遊覽荊州古城本不在行程計劃中,途中臨近天黑,正好經過荊州市,於是在這裡落腳住宿。查看到荊州古城也在市內,距我們住宿的地方只有數公里,第二天一早便先到荊州古城一遊。把車停在了停車場,遠遠的就可以看到一座屈原的塑像立在古城外的湖形公園的中央,有遊客棧道可以到達湖心。詩人屈原在楚國的郢都,也就是現在荊州紀南城生活了近20年。郢城是當時的楚都,位於荊州古城東北約3公里處,傳說屈原的詩歌天問就在郢都時寫成。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城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歪門斜道在這裡不是貶義,到了荊州古城才知道關公不僅僅是個武將

在古城外可以看到荊州古城的城牆。荊州古城位於今荊州市城區西部,其城名因地處荊山之南而得。荊州古城和荊州並不是一回事,古人將全國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荊州為天下九州之一。

歪門斜道在這裡不是貶義,到了荊州古城才知道關公不僅僅是個武將

三國時的荊州由南陽郡、江夏郡、南郡、零陵郡、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七個郡組成,而由關羽較長時間把守著的有桂陽郡、零陵郡、武陵郡、長沙郡、南郡五個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在荊州留關羽駐守,關羽成為荊州最高的行政長官。大意失荊州,即指三國時期關羽失去荊州南郡、武陵、零陵三郡的典故。傳說,東吳呂蒙用計,任命書生陸遜為水軍都督,麻痺關羽。關羽獲悉後大喜,認為東吳用人不當,不足為慮,於是撤走了大部守軍以對付曹軍,導致呂蒙奇襲荊州,拿下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郡。

歪門斜道在這裡不是貶義,到了荊州古城才知道關公不僅僅是個武將

荊州古城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但現存的古城牆主要建於明末清初。沿著城牆繞行了一段,城牆外有行人小道環繞,有一些當地人在這裡行走鍛鍊。看到城牆高聳和厚實,這裡的水資源豐富,空氣溼潤,城牆上也佈滿苔痕。

歪門斜道在這裡不是貶義,到了荊州古城才知道關公不僅僅是個武將

步入城門,發現裡面還有一道城牆,兩道城牆之間是一塊不大的空地。雙重城門之間的空地稱為甕城,因四壁環立如一個甕而得名,甕城通過雙重城牆的機制使城牆的防護得到提升。甕城可以實施積極防禦,必要時敞開甕城,誘敵深入,然後從城牆上四面圍攻,形成包圍之勢,即成為"甕中捉鱉”。甕城還有雙重驗關作用,戰時兵馬進出在甕城裡驗證,辯明真偽。

歪門斜道在這裡不是貶義,到了荊州古城才知道關公不僅僅是個武將

荊州古城城門的外牆的城門和內牆的城門並不正對著,而是用一條斜道的方式相連,由此被稱為“歪門斜道”,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在冷兵器時代實戰的考慮,敵軍一旦攻破了外城牆的城門,古時的車隊馬隊的前輪設計時轉彎不方便,歪門的佈置使得攻城不能順勢直衝,繞彎需要消耗額外的時間,從而延緩了敵軍的進攻,給守軍從甕城城牆上組織進攻創造了條件。

歪門斜道在這裡不是貶義,到了荊州古城才知道關公不僅僅是個武將

遊覽荊州古城的時間不長,我們出了古城,繼續下一段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