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在十年前收編了果敢同盟軍,為何卻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緬甸在十年前收編了果敢同盟軍,為何卻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緬甸收編果敢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一是果敢實力太過弱小,軍中派系林立;二是果敢內部無休止的爭鬥,給了緬甸收編它的絕佳機會。

果敢,歷史上曾是中國領土。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界,簽訂條約將果敢劃為中國領土。三年後,雙方在條約附款中將果敢劃入英屬緬甸。果敢人口約為25萬,絕大部分都是果敢族,面積約為2700平方公里。

果敢大約保有3000人左右的武裝勢力,其實力與緬甸政府軍無法相提並論。1989年,彭家聲宣佈果敢脫離緬共的領導。三年後,果敢同盟軍爆發首次內訌,楊茂良兄弟打敗彭家聲,彭家聲率殘部投奔林明賢勢力。

緬甸在十年前收編了果敢同盟軍,為何卻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又三年後,果敢同盟軍的一個師發動反楊兵變,彭家聲趁機再次入主果敢。楊茂良所佔轄區交給緬政府,政府軍保證其人身安全。2009年,緬甸政府軍以製毒為由將彭家聲等人列為通緝犯,彭家聲與兒子逃亡。

彭家聲逃亡當天,果敢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部譁變,彭家聲勢力被排除。隨後緬甸政府軍果敢首府,將白所成任命為果敢地區領導人。在清繳行動中,彭家聲向緬甸政府軍投降,緬甸政府全面控制果敢自治區。

果敢同盟軍內部無休止的爭鬥,再加上實力太過懸殊,導致其輕鬆的被緬甸政府瓦解控制。果敢一直未有和平發展的機會,先是楊、彭兩家的內戰,緬甸政府軍先幫楊家趕走彭家,後又以楊家制毒將其趕走。

緬甸在十年前收編了果敢同盟軍,為何卻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隨後又是白家的崛起,使得果敢地區一片混亂。緬甸政府趁機強硬政變北部各自治區武裝,但與果敢情況極為相似的佤邦卻公開表示拒絕政府軍的整編。緬甸政府軍為何不動佤邦同盟軍,佤邦又為何如此強硬?

佤邦,與果敢類似,在歷史上也是中國的領土。唐代屬南詔國,宋代屬大理國,明代屬孟定府和孟璉司。1941年,班老、班洪地區劃給緬甸。六年後,佤邦地區成為緬甸的撣邦。之後被退至緬北的國軍所控制。

佤邦人口是果敢的兩倍,面積是果敢的十倍。佤邦聯合軍兵力約有10萬人,是果敢軍力的三十倍。從對比可以看出,果敢與佤邦實質上沒有可比性。緬甸政府軍之所以不敢輕易動佤邦,自然是其實力不可小覷。

緬甸在十年前收編了果敢同盟軍,為何卻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佤邦聯合軍除了裝備有通用的輕武器外,還配備了包括迫擊炮、榴彈炮、重型運兵裝甲車在內的重型裝備,且有一定的武器生產和維修能力。其內部政權非常穩定,軍隊也是制度化管理,這些都算果敢不具備的。

緬甸政府雖然對外宣稱要強行整編緬北武裝,但面對實力強大的佤邦時,自然不會採取對付果敢的手法。2009年,佤邦聯合軍其它八支民族武裝成立和平發展陣線,緬甸政府隨即推出改編計劃,雙方矛盾升級。

緬甸政府派代表前往邦康與佤邦聯合軍談判,但未形成結論。第二年,佤邦與緬甸政府再次就改組聯合軍進行談判,同樣是沒有結果。緬甸新政府組閣後,雙方達成和平初步協議。兩年後展開清除毒品的合作。

緬甸在十年前收編了果敢同盟軍,為何卻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相較於果敢,佤邦具有先天的一些優勢。首先是佤邦實行三位一體的管理制度,其組織體系和法律法規較完備,政治理念和政權基礎也比較牢固。其次是佤邦的佤族族群認同感強,佤族佔佤邦總人口的三分之二。

再次就是內部非常團結,有著明確的政治追求。最後就是佤邦的軍事實力強悍,這也是緬甸政府軍所畏懼的一點。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其它的一切因素都將失去實際意義。佤邦對此認識要比果敢深刻的多。

對緬甸聯邦的認同感上,果敢與佤邦一樣,都是缺乏的。但佤邦各民族有明確的政治信念,在面對緬甸政府軍的威脅時,有一致對外的的態度。因此,佤邦在整編行動中存活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