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髮話:天氣再熱,也不能對寶寶做這3事,否則溼疹常在

這幾天我們已經明顯能夠感受到氣溫開始慢慢升高,春天已經來了,光照時間變長夏天也不遠了。不過現在天氣比較乾燥,病毒也比較多,小寶寶們都很容易生病。最近陪表姐帶小寶寶去醫院打疫苗的時候,就看到了兒科門診那邊排著長長的隊伍,有咳嗽的、發燒的、感冒的,其中比較多的寶寶,都是因為溼疹而來的。

醫生髮話:天氣再熱,也不能對寶寶做這3事,否則溼疹常在

有一位50多歲的阿姨懷裡抱著一個小寶寶,只露了個小腦袋,臉上、頭上都有成片的小疙瘩紅疹子,這個小寶寶正在熟睡著,不時要伸出小手抓撓自己的臉,阿姨就抓住寶寶的小手重新塞回去襁褓裡。這個天氣許多人都穿著薄衣了,阿姨自己也只穿了一件,但是懷裡的小寶寶裹了裡三層外三層的,頭髮有有點被汗水打溼了。旁邊有好心的人提醒她寶寶捂得太嚴實了,那位阿姨還在強詞奪理,說孩子都感冒了不能著涼,要裹著才行。

表姐說那個阿姨是跟她一個小區的,上個月那個寶寶就被捂出來溼疹去過醫院了,醫生也勸了讓孩子少穿幾件衣服,似乎也不管用。小外甥打完預防針後我們就回去了。過幾天和表姐視頻聊天的時候,她提到了那個阿姨,說那個後來小寶寶高熱驚厥了,還有嚴重的過敏症狀,差點耽誤治療丟了性命,好不容易搶救回來了,卻落了一身的病,三天兩頭的就溼疹、腹瀉、感冒發燒。因為表姐也認識那個主治醫生,說那個醫生都無奈了,現在反過來勸告其他的帶娃的家長。

醫生髮話:天氣再熱,也不能對寶寶做這3事,否則溼疹常在

醫生髮話:天氣再熱,也不能對寶寶做這3事,否則溼疹常在

1、 不可穿太多:保暖過度及捂悶是嬰兒捂熱綜合徵的致病因素,與嬰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中樞神經調節功能差、體表汗腺功能不成熟及不能掙脫捂熱有關。一旦嬰兒被捂熱,體溫就會上升,甚至高達40℃以上,全身大汗淋漓,開始時臉蛋通紅,後來因水分的大量丟失,出現煩躁不安、口乾、尿少、前囟及眼眶凹陷、皮膚彈性降低、溼疹等脫水症狀,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可能伴有嚴重的併發症,處理不當或者救治不及時,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醫生髮話:天氣再熱,也不能對寶寶做這3事,否則溼疹常在

2、 喂得太"好":過早喂富有"營養"的食物,不僅會加重腸胃負擔,甚至還會引發過敏。據研究,在過去十年,食物過敏患兒數量增加一倍,堅果類食品過敏兒童增加了2倍。由於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以及嬰幼兒時胃腸道黏膜的保護功能不夠完善,1歲以下的孩子多對雞蛋、牛奶和大豆等高蛋白食物發生過敏。

3、 洗得太熱:有的家長會擔心寶寶洗澡過程中著涼,實際上過熱的洗澡水容易迅速洗去皮膚上的皮脂,影響皮膚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加劇皮膚水分的流失,從而引起皮膚瘙癢的症狀,導致寶寶患乾燥型溼疹。要注意用溫水給寶寶洗澡,長溼疹期間要換弱酸性的沐浴露清潔,可擦一些含桃油果脂的潤膚劑,給寶寶皮膚進行保溼,減少乾燥和瘙癢的問題,還能保持皮膚的水分,讓寶寶的皮膚保持水嫩。

醫生髮話:天氣再熱,也不能對寶寶做這3事,否則溼疹常在

春天來了氣溫回升,除了大人怕熱,其實寶寶也怕熱,尤其是寶寶新陳代謝快,更加容易被"熱"出毛病。一般情況下,寶寶的穿衣保持比大人多一件就可以了。如果寶寶出汗了,適當給寶寶擦汗後敞開一件外衣,避免汗液瀦留出現淹脖子、痱子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