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境拓路鑄利劍——大型革命歷史題材劇《絕境鑄劍》觀後

□範曉蓮

“這部革命劇不一般!”“想知道劇情如何發展,期待下集”……大型革命歷史題材劇《絕境鑄劍》,是古田會議90週年的獻禮劇。甫一播出,即獲點贊無數,在觀眾中引發了強烈反響。

該劇講述了一支以農民為主、成分複雜的紅軍隊伍,在古田會議精神的引領下,歷經艱苦卓絕的戰鬥,在絕境中淬鍊成鋼,鑄造成為一支信仰堅定、英勇頑強的紅色鐵軍的故事。

20世紀30年代初,閩西大地風起雲湧。我黨領導的紅色政權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鎮壓與“圍剿”。以李化成、陳天佑為代表的無數普通革命者高舉旗幟,與敵人抗爭到底。主人公李化成和陳天佑並非教科書式的偉人,隊伍成員也良莠不齊。他們有優點,也有缺點,有血有肉,有情有義。他們平凡,因為他們只是革命洪流中的滄海一粟;他們不凡,因為他們和萬千革命者一樣,為革命甘灑熱血。儘管他們的出身和成長經歷各不相同,儘管他們在戰場中屢屢“犯錯”,但在戰爭的洗禮中、在血與火的淬鍊中,他們逐步成長為成熟的革命戰士。面對虎狼環伺的危局,他們突出重圍,屢建奇功,隊伍不斷髮展壯大。

信仰之劍,熱血鑄就。這些革命先輩,為了追尋正義與真理,或是扔下手中的鋤頭,或是擲下案頭的書卷和紙筆,扛起鋼槍,握緊刺刀,走上革命的道路。他們捨棄青春和生命,只是為了心中的理想與信念。他們在槍林彈雨間勇往直前,即便是在革命的低谷仍矢志不移,在絕境中鑄造出信仰之劍。“信仰照亮了黑暗之路,讓勇者無畏以赴,黑暗中摸索,苦難中負重,絕境中拓路,會有誰沉默退出?淬火成鋼征程,我們慨然以赴,哪怕犧牲一切,我挺身而出。這是必由之路,我們前仆後繼,只為了那一天走向光明……”這樣一種精神,這樣一種擔當,怎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該劇以“古田會議”精神為核心內容,立意高遠,氣勢宏大。然而,在敘事中卻選擇了低角度,以真實的小人物和細節入手,以小繪大,劇情不落窠臼。古田會議是我黨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重要會議,會上創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等原則。即便在90年後的今天,“古田會議”精神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絕境鑄劍》以故事詮釋精神,有溫度、有高度,使歷史更加深入人心。

《絕境鑄劍》全程在龍巖取景,輾轉杭、汀、連等地拍攝,如上杭的古田會議會址,長汀的店頭街、曲凹哩,連城的培田古村落等,盡最大可能還原、呈現了閩西的歷史風貌。同時,劇中還展示了豐富的閩西民俗風情文化、建築特色等。作為土生土長的閩西人,看到這些熟悉的場景,自然感覺分外親切,情感上產生極大的共鳴。同時,也為閩西子弟勇敢堅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而深深震撼!這部電視劇,把我們帶回波瀾壯闊的戰爭年代,讓我們感受到“古田會議決議”綱領性文獻的巨大魅力,深切體會到閩西老區人民不畏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今天,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是為了緬懷無數為中國革命勝利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輩,是為了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習總書記說,長征永遠在路上。作為老區人,我們一定要繼承先烈的遺志,弘揚蘇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實現“兩個一百年”的新長征之路,在這片紅土地上譜寫嶄新的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